分享

肚子疼?想找到解决办法请看下文

 培训班背包 2017-02-01

腹痛,俗称“肚子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等多种疾病都可以出现腹痛。

肚子疼?想找到解决办法请看下文

腹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腹痛包括上腹部的疼痛如胃脘痛,狭义的腹痛则不包含胃脘痛在内。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器官受到某种强烈刺激或损伤所致,也可由胸部疾病及全身性疾病所致。此外,腹痛又是一种主观感觉,腹痛的性质和强度,不仅受病变情况和刺激程度影响,而且受神经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谈到脏腑病,特别是居于腹中的六腑病,多以募穴为中心出现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同,所取的穴位也有异。根据多次的诊治与观察发信啊,对于常见的慢性腹痛,这一辩证方法是可行的。下面详细讲解穴位:

足三里或中脘

主要治疗以上腹部为中脘穴为中心的疼痛,即胃脘痛,在我的上一篇胃脘痛中描述的比较多。

中脘是腑之会穴,从理论上来讲,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腑病都可以取中脘,但对于治疗某些个六腑病,中脘疗效不算最好。

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治疗恶心、治疗烧心、嗳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等。

肚子疼?想找到解决办法请看下文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肚子疼?想找到解决办法请看下文

上巨虚

脐周疼痛,即以双侧天枢穴为中心的疼痛,属大肠病,应取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这种肚子痛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多见于各种急慢性肠炎。只针上巨虚即刻,也可配合天枢穴一起应用。

上巨虚是足阳明胃经穴,在足三里下三寸。

肚子疼?想找到解决办法请看下文

下巨虚

脐下疼痛,特别是以关元穴为中心的腹痛,属小肠病,应刺小肠的下合穴下巨虚。因为脐下是人体元气所聚的地方,所以临床所见的脐下小腹疼痛,几乎都是隐痛,喜按,按之虚软,属肾元亏虚。还有一些并列在下午5-7点加重。

脐下腹痛一般只针下巨虚就有效,在临床中多配合关元,太溪穴,用补法,效果最好。

下巨虚是足阳明胃经穴,在上巨虚下三寸,足三里下6寸。

肚子疼?想找到解决办法请看下文

曲泉

肚脐下腹部两侧叫少腹,是肝经所过的地方,如果两侧或一侧少腹疼痛,多与肝经有关。都可以针刺肝经的合穴曲泉。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左下腹胀痛,甚至有时起包块,疼痛则欲大便,便后疼痛缓解,多见于慢性结肠炎患者。此病常用的中药方是白术芍药散。针灸也是治疗肝经,可配合阿是穴一起用。

曲泉是膝关节内侧,屈膝,在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

肚子疼?想找到解决办法请看下文

对于此类病人应该调畅情志,勿恼怒,否则病因很难除尽,还会反复。

本文中如有错别字请在评论中指出,谢谢。传播中医治疗之法,改善我们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