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 | 从神荼、郁垒到桃符,你知道春联的前身什么样吗?

 Purefact 2017-02-01

总把新桃换旧符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是古已有之的传统,王安石在《元日》诗中所写的“新桃”“旧符”,其实都是春联。


《山海经》记载过“神荼”和“郁垒”将作祟的恶鬼捆绑后拿去喂虎的故事,人们便想,何不将此二神请进家门,用来驱邪?于是,神荼和郁垒便成了最早的“门神”。至少在战国时,人们在年初祈福禳灾之时,就已将神荼、郁垒的形象刻画于桃木板上,悬之门楹,形成了“桃符”的雏形。目前,已知存世最早的桃符,出土于甘肃的“居延汉简”之中,将几寸长的桃木削成锥形,上端画有大眼睛的人像。广为认可的神荼、郁垒造型,则是汉代画像砖上出现的一对魁梧勇士,衣带飘举,不失威严。



关于桃符,《左传》《战国策》《淮南子》《论衡》等著作中皆有描述,均不忘强调其“刺鬼”“御凶”的功用。宋元以降,许多场合又将桃符与春联混为一谈,却只强调春联与桃符共有的祈福禳灾功能,而未说明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结合古代文学发展脉络,可以大体推测出这样一个春联诞生的“路线图”:先民认可桃符祈福禳灾的功用后,逢年过节,桃符便频频登场。起初是刻画二神图像,可毕竟有美术功底的人不多,后来为简便起见,就索性只写神荼、郁垒几个字。但是,年年只写这几个字过于单调,便有人开始尝试写两句吉祥话。至少在唐代,从敦煌藏经卷上便可见到“立春之日,书门左右”的吉祥话。近体诗成熟以后,调节平仄在诗文创作中渐成习惯,考虑到大门形状,加之自古受到“对称统一”思想的影响,自然会有人想到将吉祥语变为相互对称、讲究文采的对偶句。约在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写出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春联。



从桃符到春联,也衍生出许多春节用于粘贴悬挂的祈福用品,可以大体分为“桃”“画”“文”三个类别。“桃”即桃木,桃木具有避邪功用,自古便有在门窗上悬挂桃符、桃人等习俗;“画”即画门神,由神荼、郁垒到秦琼、尉迟恭,再到绚丽多彩的年画、春胜;“文”即文字,由只写神荼、郁垒演变为写吉祥话,再后来详细分为春联、春词、春帖等。宋人《岁时广纪》记载:“桃符……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此时,“桃”“画”“文”都被发挥并加以利用。


如今,“春帖”“春胜”等许多概念已渐行渐远,只有那两行红红的春联成为续接传统文化、古老民俗的载体,成为春节的重要符号。甚至有人统计,每年华人贴出的春联连在一起,竟能将地球绕成一个“红线团儿”,故而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说:“春联是举世罕有伦比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由于当代人未能同古人一样,受到格律文学的基本训练,许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春联应该如何区分上下联以及如何张贴,于是闹了不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联挂错门”的笑话。


一副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组成,区分上下联的关键在于最后一个字。根据格律规定,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则是平声。按照普通话标准,将一声、二声归为平声,三声、四声归为仄声。比如,“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第一句结尾的“绿”字是四声,为仄声字,这句便是上联。但也有不好区分的:一些春联是用“古声”创作,其中多数字读音与普通话一样,但也有个别字,现代读平声,古代读仄声,区分起来有些困难。因此,还需要再掌握一些常见的古仄声字,比如福、蝶、发、得、德、吉、石、竹等,如果遇到这些字结尾的春联,就要稍加留意了。


根据习俗,春联的上联要贴在上方位,也就是面对家门时,上联要贴在右手方向,下联反之。至于横批,最好是从右往左书写,不过现在大量横批都是从左往右书写,也就没必要再苛求了。有的人家还喜欢贴“福”字,一般而言,房门上的福字不提倡倒着贴,要端端正正地贴,才会有“出门见福”“福入家门”的彩头。


那么,什么时候贴春联合适呢?这并没有成文的约定,只能从古人习俗中摸索总结。清人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写道,“紫禁城中各宫殿门屏槅扇皆有春联,每年于腊月下旬悬挂”,这是清代皇室的贴法;稍晚出版的《燕京岁时记》记载,“祭灶之后,则渐次贴挂”,这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以后算起;还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二十三,祭灶神,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九,贴倒酉,三十夜,守一宿”,这是在祭灶之后,准备好春联,等到除夕前一日张贴。

总结前人经验,贴春联最好的时间应该是除夕下午到傍晚。过了除夕,万象更新,赶在除夕临近贴春联寓意最好。但除夕当晚,许多人家都忙着做年夜饭、看春晚,有的还要祭祀、游乐,事情较多。因此,趁着下午饭前这段空闲时间贴春联,应是目前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较为可取的时间了。


春联的习俗一直在变,“新桃换旧符”,换下的是形式,亘古不换的是精神,是凝神于春联这两行文字之间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祝福、新春愿景。


     (作者系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文章来源 | 中国教师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