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以为瑞——悼念周有光先生

 wangyqzy 2017-02-01

周有光接受记者采访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儒学是不会消亡的,对国家有用”……年近110岁超高龄的著名语言学家、新中国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制定者周有光老先生这样评价山东和源自山东的儒学。2014年初冬,我们自济南赴北京,专程探访了这位老寿星。

长寿是人生诸多优势的交集。对一个人而言,许多东西都可“短平快”获取,如暴富,而年寿久长却非易事一桩,这与心态、学识、涵养、家庭、基因等都有关系。人活七十古来稀,年寿过百更属罕见,而周有光老先生则再超十载,且总体康健,学思不殆。加之他在学界的突出贡献,学高、寿高集于一身,冠之曰“人瑞之瑞”就不为过了。

四年前,老先生106岁时,曾第一次踏进他家,彼时他身体尚且硬朗,畅聊将近两个小时。据老先生的儿子周晓平先生介绍,今年,由于呼吸道感染,他对老先生的看护变得严谨起来。尽管如此,蒙周晓平先生垂青,原定10分钟的探访被延续至半小时。

若按照佛家理论,周老先生可谓享尽大福报之人,如果从因果角度来论,他的福报,实乃自修而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表之。

冷静理性

陈寅恪先生乃20世纪杰出的国学大师,其声望历久弥新,被诸多学人奉做偶像。论及陈先生学术专长,或许鲜有人晓,但他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足以令整个中国学界为之警醒,为之震撼。

读书的理想境界,是知识越多越灵动,知识越多越理性。一辈子读书的周老先生,始终以冷眼观社会,观天下。当被问及知识分子的最大道德时,老先生坚定地说出四个字:“独立思考”。这与陈寅恪先生一脉相承。

近几年,党中央的反腐势头强劲,力度之强,决心之大,空前未有,广受好评。周晓平先生说,父亲对反腐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反腐不能救国”。如果从“道术之辨”的角度看,毫无疑问,反腐属于“术”的层面,的确不能从根本上保证肃清吏治,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才是政治清明的根本举措。

思想有盈余的人,才会有幽默感。除了学术成就,老先生最为众人称颂的,要数他的长寿了。对此,他却总是开玩笑说,“大概上帝太忙了,把我给忘掉了”。

已年过八旬的周晓平先生对我们讲:“父亲总会说,自己活这么久,可把我给累坏了。”——与众不同,老先生会从儿子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高寿,他永远都是这么地爱着自己的孩子。

眼界开阔

上世纪50年代,在转向语言文字工作之前,周有光老先生是经济学教授。因此,晚年他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相对比较深入,思维比较开阔,这与他的学术背景有很大关系。

他常对人说的一句话是,“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这便是老先生的开阔眼界。

他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和敏感。退休后,便开始尝试使用打字机、电脑写作,至今已用坏了六台打字机。

尽管他不信仰宗教,却对宗教有着高度评价。我曾问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来宗教的影响力会不会变小变弱?”他说:“宗教不会消亡,影响也不会变小,因为科学面对有知世界,宗教面对无知世界,而无知世界永远都要大于有知世界。”

自然真实

人的衰老其实是从心开始的。相由心生,心态年轻、乐观,外表自然就会显得青少。

周有光老先生自上世纪80年代退休后,既没有安享清福的洒脱,也没有放下看淡的刻意,依旧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把生活和在家工作打理的有条不紊,一切都那么自然而然。

学问是人的高级补品。周老先生活到老,学到老,年过百岁后依然坚持读书写作,又出版了几部著作。2015年,十五卷本的《周有光文集》出版。他一颗不曾落在这个时代的后面,每天都要看新闻,关注国家和社会,遇到不懂的问题,有时还会打电话问周晓平先生。

记得第一次采访他,他引用苏东坡《留侯论》中的话,说人要做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待人待事要秉持一颗平常心境。

上世纪40年代,周老先生曾在美国结识天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但直到几十年以后,他才向小辈提及此事。

当时,他的朋友何廉在爱因斯坦所在高校普林斯顿大学做客座教授,由于“二战”刚结束,设备尚不齐备,爱因斯坦比较清闲,何廉便介绍周有光先生去找爱因斯坦聊天。他们一共聊过两次,在周有光眼里,爱因斯坦平易近人,是一位单纯真实的学人。

“他的专业我不懂,我的专业他也不懂,我们的交谈只是普通聊天,不是学术聊天,所以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对话内容不重要,哪怕对方是位重要的人,也不会特别渲染这段经历!这便是不做作、以学术质量论经历分量的老先生。

子曰:“智者乐,仁者寿。”周有光老先生可谓智仁共有,乐寿兼备,所以,我们送他一尊名为“智者行仁”的创意孔子像,也愿他能继续安享“有光”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