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首特别推荐:各类咽喉病的中医治疗

 niuniusaner 2017-02-05

导语:本文为好友王东海先生继咳论后所作咽论专文。当前亦是咽喉病的多发季节,东海先生急患者之所急,连新春佳节都没有休息,反复查阅典籍,写就这篇集前贤及自己治疗经验之大成的文章,以供医者、患者参考。如此大爱,小编代表广大读者表示衷心感谢!



版权所有,可转载不可剽窃


各类咽喉病的中医治疗

王东海

 

总述

 

咽喉痒痛,是很常见的一种病情;严重的出现咽喉红肿,妨碍甚至堵塞饮食与呼吸;又或者出现溃烂腐白的症状,这就险恶异常了。自明清以来,不少中医名家著述医书,专论咽喉病的治疗,畅述前人未畅的旨意。其中影响较大、能为后世效仿的大致有《重楼玉匙》、《重楼玉匙续篇》、《喉科指掌》、《喉舌备要秘旨》、《白喉条辩》、《喉痧正的》、《喉科秘诀》等。

 

前贤之述备矣!然而各著中常常强调己见,驳斥异议,让读者不知道如何取舍。今特摘录圣贤妙义中简而可行的治疗思路,附以己见,汇为一篇。盼望能给学者、患者示一明灯。精求喉科的学者,由此篇再深入研究前贤专著,应能起到帮助理解的作用。

 

古贤讲:喉通于天以纳气,咽通于地以纳食。喉位于颈脖的前部,是呼吸的通道;咽位于喉的后面,是饮食的通道。咽喉一旦有恙,关系到呼吸和饮食二件大事,不能不详细察看症状的虚实寒热,斟酌药味去处方。

 

咽喉病有的缘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有的缘于内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淫中风寒火燥皆易致咽喉病,暑与湿也能致人出现咽喉肿胀疼痛、痰涎多而粘的情况;内伤诸种不同情况,临症时详细询问病人的生活嗜好、起居习惯,不难了解到有用的信息,详见后面各条。实际上,大多数疾病的发作,都是外因(环境因素)与内因(人的身体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大概来说:咽喉疼痛忽然而起,疼痛难忍,是寒症的可能性较大;咽喉之痛悠缓而起的是热症。《内经》说:骤起非火,缓起非寒。咽喉痛伴头痛不止者属外感,需要先服发散药一二剂再酌情清热;乍痛乍止者属内伤,宜用药补虚。内伤又有二者之不同:一是阴虚火上炎致咽喉疼痛,一是阳虚不潜降,飞腾于上致咽喉疼痛。头痛也有分别:偏头痛在左者,是风邪与血虚为患;在右者,是痰热与气虚为患。

 


咽喉症治条辨

 

1、《内经》言: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指手少阴心经(君火),一阳指手少阳三焦经(相火)。火的性质自然炎上,上冲于狭隘的关口——咽喉。古贤以生甘草、桔梗为方主治之。这是治疗咽喉的通用方,药力平和,对火邪清之散之,既遵从了《内经》结者开之,火郁发之之旨,又避免了早用寒凉冰伏泥滞邪气之弊病(黄连、黄芩、生地、元参、阿胶等若过早使用,有此弊端)。酌情佐以荆芥、防风、薄荷祛初起之风;牛蒡、紫荆皮、夏枯球利咽消肿。

 

2 、辨症之阴阳

症属于阳者:面色红、眼内红、口唇色红浓、咽喉肿处有红丝线、呼吸气热、潮热、气急而臭、舌强硬、痰涎壅甚、言语雄壮、声带怒色、胸紧、大便坚、小便涩数等,宜用清心(栀子、黄连、麦冬、犀角等)平肝(柴胡、白芍、龙胆草、青黛等)泻脾(白芍、栀子、生石膏、生甘草等)的寒凉药。

 

症属于阴者:面色多带青、白、黄,气凉、痰涎少、声温和、舌软卷缩、胸宽、大小便自利等,慎不可多用寒凉之药,必须用凉药时,宜重用元参去代替。若确实是阳虚阴寒之症,必须用干姜、附子、人参等,见后面第12条。

 

3、辨邪之性质、邪由哪一脏器发出来的

漫肿而痰多者,风邪为患,宜荆芥、防风、天花粉、竹沥,僵蚕、瓜蒌等;唇舌淡白而牙紧者,风寒为患,宜防风、羌活为主,或服麻杏甘石汤一二剂;咽喉红肿而脉浮,风火为患,宜薄荷、连翘,牛蒡子、金银花等;咽喉紫色不肿而烂者,是有伏寒,宜桂枝、半夏、细辛、甘草等。

 

症状显现在咽喉,邪气的根会联系到内在脏腑,邪气沿着系脏腑的经络循行发于咽喉。毒气盛而攻心则见言语狂乱,或心经邪热上攻表现出口烂舌干舌生疮,酌选黄连、麦冬、元参、犀角、竹叶心等;平时嗜食肥甘辛辣煎炸炒食物者,患咽喉疼痛表现出口咽干燥欲多饮水,此为胃经实热,宜:生石膏、天花粉、芦根、石斛、知母等(若口中流涎而唇色紫,则是胃虚,宜补。);若其人平时素多郁怒,咽喉疼痛时眼多直视而带怒色,宜大量白芍佐少量茵陈、柴胡等。


咽喉病若兼见口唇焦干红肿、或上腭肿如紫色李子、或颈上浮肿结核,这都是脾热引起的,宜生地、白芍、栀子、生石膏、生甘草等;咽喉病若兼见声音嘶哑咳嗽气响,此有肺热,宜黄芩、桑白皮、天花粉等;若见声音沉缓而哑,则是肾阴虚而伤邪热,宜元参、生地等。

 

4 、辨寒热

热症:有白点在小舌旁边,点呈现干的状态,白点之外皆现深红色,或起红丝,多为热症;热症肿痛剧烈无止息,痛微者病轻,痛甚者病重;热症易渴,喜喝水,喝水时咽喉不甚痛;喜温水者病轻,喜冷水者病重;需水较少病轻,需水较多病重;热症不思食,口不知味;咽饭则痛甚;有痰涎;实热小便必赤热短数,小便赤而不热且量多尿长,是假热;大便干燥,或腹有坚满感,是实热;夏秋多热症,住平阳之地多热,好酒者多热;热症舌苔黄黑而且有燥粗感。

 

寒症有白点在小舌内,点呈现润的状态,白点之外皆是淡红色,或起红丝,多为寒症;寒症多不肿,咽喉内反而有大而空的感觉,偶尔也有见到虚肿者,其形必润;咽喉不甚痛,或时痛时止;寒症不渴,或虽渴而不欲喝水不多喝水,喜温水病轻,喜热烫之水病重;喝水痛咽饭不甚痛;能吃饭进食但也不甚思食;无痰涎,若风寒相兼则有痰涎;寒症小便清长,或大便稀溏,宜用温热药,若大便滑泄,宜用温补药,滑泄久必须用堵塞药;春冬寒症多,住深山冷湿之地多寒症,好色者多寒(阴阳皆虚);寒症舌苔多白滑白润,偶也有见黑黄色的,为重症。

 

5、六气太过(邪气盛实)与不及(此虚彼实,所不胜实,如风木之气不及,燥金之气盛实)皆能使人生病。六气致人生病,诸邪气常常有二三种相互兼杂为患的情况。如冬有三气:风、寒、火;春有四气:风、寒、湿、火;夏有五气:风、寒、暑、湿、火;秋有四气:风、寒、燥、火。若风火致人咽喉肿痛,畏寒壮热,牙关强闭,耳前后肿或头面亦肿,酌情选用:当归尾、黄芩、黄连、僵蚕、赤芍、桔梗、甘草、天花粉、金银花、菊花、生石膏、枳壳、山豆根、龙胆草、荆芥、防风、丹皮、赤芍、桑叶、生地、紫地丁、栀子、大黄、芒硝、白矾等。若染病稍久,风火之邪上攻咽喉,致满喉发细红点,根带淡白,宜黄芩、栀子、元参、天花粉等。


若初起有寒邪在表,畏寒发热后再现咽喉不适(畏寒较明显,畏寒发热类伤寒而略轻,内热亦较轻),宜用羌活、防风、荆芥、麻黄(伍以生石膏,寒披于外,束内有热或内郁有热)一二剂,慎不可用桂枝,桂枝不同于麻黄,麻黄伍以生石膏,有表里两解之妙,而桂枝绝对不可用于上焦有热之咽喉症。

若咽喉病以燥邪为主,或兼有燥邪,或病人素有阴液亏虚,咽喉处易起白腐之膜,必重用:元参、生地、麦冬、石斛、梨汁等加虫蜕,不可误用辛温表散的药如荆芥、防风、羌活等。

 

6、《内经》明言六气(客气)致人咽喉病

寅申之岁,如2010年庚寅、2016年丙申等,少阳相火司天,使得大多数这样的年份(特别是入夏到仲夏)相火之气盛隆,民易病喉痹,主以仲圣《伤寒论》甘草桔梗汤,参考第1条。

 

辰戍之岁,如2012年壬辰、2018年戊戌等,太阴湿土在泉,使得大多数这样的年份(特别是冬季)湿土之气盛隆,民易病嗌肿喉痹,主以《活人书》半夏桂枝甘草汤。

 

丑未之岁,如2015年乙未、2021年辛丑等,太阳寒水之气在泉,使得大多数这样的年份(特别是冬季)寒水之气盛隆,民易病咽痛颌肿。严重的情况会伤肾,出现蒂中(又名小舌)肿的现象,应该效仿《伤寒论》,初起用辛温表散的方法,药宜:荆芥、防风、麻黄、葱白等,严重的情况下宜温里扶阳,仲圣的理中汤、四逆汤、八味地黄丸,倚仗的药主要是:干姜、附子、人参、肉桂等。

 

卯酉之岁,如2011年辛卯、2017年丁酉等,阳明之气司天,使得大多数这样的年份(特别是初夏仲夏)燥金之气盛隆,民易病咽干喉痛,或能见到咽喉出现白膜、鼻孔流血的情况,必须用喻嘉言的清燥救肺汤加减:麦冬、天冬、生地、阿胶、白芍、生石膏、竹茹、牡蛎等。假若肤表受有凉燥、温之气,病人有畏寒发热的表现,也当慎用发表的药,辛温的防风、羌活必不可用,辛凉的薄荷、连翘也大可不必,因为辛凉的药能增添已经盛隆燥金之气,助纣为虐。

 

注:这其中应该还受大司天之气的制约:若是在寒湿的大司天中,遇辰戍、丑未之年,前面所言的情况(寒邪湿邪咽喉病)更容易出现;如当前处于风木司天相火在泉的大司天,遇寅申之年易出现上述情况(火邪咽喉病),遇卯酉之年也会出现上述情况(燥邪咽喉病)。并且,六淫伤人,阳邪伤阳胜之体(阴虚阳旺之人)发病迅速、发病剧烈。如2016年的夏天,阳胜之人容易患火热之病,不单单是咽喉热痛。阴邪伤阴性之体(阳虚阴盛之人)发病较快、症状剧烈。如2015年的冬天,阴胜之人容易患寒性疾病,不单单是咽喉疾病。

 

这其中实际上是形成合力(诸因素合力致病)的缘故。

 

7、若咽喉左边先起病,这属于肝经发来的风热,酌情选用:甘草、桔梗、白芍、柴胡、茵陈、栀子、生地黄、丹皮、紫地丁、龙胆草、连翘、牛蒡子、天花粉、虫蜕、元参等。肿痛由左侧传至右侧,病情较轻。

若咽喉右边先起病,这是肺经发来的风热,宜以黄芩、桑白皮、羚羊角为主,佐以生地黄、丹皮、甘草、桔梗、栀子、龙胆草、连翘、牛蒡子、天花粉、虫蜕、元参等。肿痛由右侧传至左侧,病情较重。

 

8、若症状出现:满喉红肿不成脓,痰粘多而咽干,吐痰稠浊长而不断,其气秽浓,宜消痰降火:天花粉、元参、黄芩、僵蚕、桔梗、山豆根、知母、竹沥、桑白皮、黄连、金银花、白芍等。

 

9、若因为有突然而来的寒湿之气或寒湿之气太过盛隆,人感染其邪,十多天后,出现咽喉疼痛,宜半夏、桂枝、甘草、吉梗、防风、荆芥等,并兼参第6条辰戍之岁。

 

10、若因阴虚致热上攻咽喉,病势不急,呼吸微有些妨碍,咽口水有干燥感,或见唇红颊赤,咽喉不肿,整个咽喉或红或紫,其人或色欲过多或梦遗日久,平时多倦少力,或表现出早晨上午痛轻、下午痛加黄昏痛甚,宜重用滋阴药:熟地黄、生地黄、元参、麦冬等,或兼用降火润肺:黄芩、天花粉、知母,或兼用车前子、泽泻引水下行而助降,也有需微加附子、肉桂为向导引火归元的,其余如丹皮、天冬、黄柏、山豆根、桔梗也可酌情选用。

 

11、若感邪染病日久,渐渐发展成口燥咽干,或口渴明显,小便短涩而赤,无明显怕寒有明显怕热的表现,宜用:元参、麦冬、生地黄、天冬、丹皮、白芍、知母、天花粉、黄连、栀子、甚或大黄、元明粉。

 

12、若咽喉疼痛又见下利清谷,四肢厥冷,小腹怕冷,或见小便色白,或有想喝凉水但不欲下咽,这是真正的阴寒症状,阴寒内甚,逼阳气离宫,飞腾于上而不归根(会有假热之表象,不能理会假热,只以前面的真寒表现为准。病情发展到这一步,或有可能是第4条里所讲的寒症情况发展变化而来,宜参考第4条。体质素弱之人、过多地服用寒凉药之人、第6条中所述的丑未之年都容易出现这种特别的咽喉疼痛,此时病人残阳欲断,用药一误,咽药即亡),须用干姜、附子、人参佐以猪胆汁大剂冷服。

 

13、 咽喉疼痛,兼见大、小便不通,每每需要通二便,二便通,火从下泄,咽喉痛多能自行向愈。通小便,宜在处方中加车前子、木通、滑石粉、水灯草等。通大便,胃实用大黄、元明粉;若五六日不进食,胃已虚,只宜蜜煎导法。

 

14、女性咽喉肿痛,同时经闭,服通经药,经通则咽喉病自愈。宜:丹皮、赤芍,当归尾、元参、桃仁、香附、茺蔚子、牛膝、丹参、藕节等。

 

15、咽喉燥痒疼痛,按我们现在的常规理解,也能与前贤的说法完全吻合。若其时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一个平素就液虚体燥的人,他的气息通道-咽喉,自然会受到燥(中医讲燥气,燥邪)的伤害,治疗的方法以滋养阴分(养阴,类似补水,但比补水更复杂。)为主。若其时气候严寒,鼻腔的温煦功能有限,咽喉在低温空气的持续刺激下,当然会受到伤害,尤其是阳气不足、虚寒体质的人,宜用辛温药物撤去寒邪。《内经》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润之,润者燥之皆正治也

 

16、咽喉发生病变,最常见是这四种病因:风火、燥热、虚热、阴寒。已经详细地介绍在前面各条中。其大要是:风火咽喉疼痛,初起宜疏风解毒,选择桔梗、甘草、荆芥、薄荷、防风、僵蚕、牛蒡子等,很明确地是因寒邪外束而诱发咽喉病的,才能以防风、羌活、麻黄为主组方服一二剂。时日稍久,就须用滋水养肝润肺的药:麦冬、元参、生地黄。火毒较盛的情况下,选用:黄芩、黄连、栀子、龙胆草,甚或大黄、元明粉。必要时,丹药粉剂吹喉,也得用上。但只要能慎重于病开始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这些危重的情况。慎于初:风火毒重,痰涎壅塞,病势虽骇人,宜用鲜土牛膝根叶,捣烂取汁,用水将牛膝汁蒸温,用温温的药汁漱喉,漱后低头吐出痰涎,再漱再吐,重复十多次,能很快地消肿散血,止痛化痰。同时还可以针刺放血,取咽喉肿痛的同侧少商、少冲、合谷、风池等穴位。此时食疗,宜用梨汁、绿豆汤、萝卜汁加少量元明粉缓喝缓咽。

 

咽喉病症,前贤有缠喉风、喉痧、白喉等病名,缠喉风、喉痧实际就是风火邪毒造成的咽喉病,白喉就是时令燥热或体质阴虚(或二者共同致病)造成的咽喉病。以时令为主的情况,宜用滋阴敌燥加清热的药:元参、麦冬、生地黄、生石膏、黄芩、桑白皮、天冬等。以体质阴虚为主的情况,只需用滋阴润燥的药就行:元参、麦冬、生地、天冬、女贞子、旱莲草等。把握这个大原则,白喉也不会有危重症状出现。究竟来讲,又不能囿于病名,总得以症状表现为准,这也是文中从很多方面详细描述各种不同的症状表现的原因。


(衡阳王东海QQ635270816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一、点开微信首页最上面的搜索(放大镜),输入需查找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