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医生给妈妈的10条建议,太实用了!

 昵称31621639 2017-02-07

?

一、奶水够不够孩子说了算


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胃口很小,一次需要的奶量不会很多,大人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胃口。在早期,妈妈应该按需喂养,孩子有需求了就要及时喂奶,没有时间次数的规定。宝宝在两次喂奶期间可以安静熟睡2个小时左右,喂奶后妈妈的乳房变得松软,就说明宝宝够吃了。




二、经常给宝宝剪指甲

宝宝手脚摆动时很容易用手指抓破自己的皮肤,妈妈应该给宝宝勤剪指甲。剪指甲最好趁孩子熟睡时进行,不要剪得太短,宝宝的指甲比较软,注意不要剪破皮肤了。




三、预防尿布疹最好用纸尿裤

宝宝红屁股往往是由于粪便尿液的刺激导致皮肤损伤,如果不及时护理,就容易出现严重的皮肤问题。为了减少宝宝皮肤与粪便尿液接触的时间,妈妈要及时为宝宝更换纸尿裤。

现在的纸尿裤能吸湿保干,让宝宝的屁股保持干爽透气,比尿布好多了。尿布一尿就湿乎乎的,贴在皮肤上容易导致尿布疹,而且尿布清洁不便,没有充分晒干或消毒都容易导致宝宝皮肤受到感染。


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宝宝涂上护臀霜,避免使用湿巾擦拭宝宝的屁股,因为湿巾中的消毒剂会对已经红屁股的皮肤产生刺激。阳光好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光着屁股晒一会儿太阳。




四、不建议辅食首选蛋黄

有的妈妈一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都是选蛋黄,其实这是不恰当的。宝宝的辅食首选应该是含铁丰富的食物,蛋黄含铁不高,所含的磷酸铁不易于被身体吸收。在宝宝接受富含铁的辅食之后,就可以给宝宝尝试蛋黄了,不过还要注意宝宝会不会对蛋黄过敏。





五、不需要额外大量补钙

国外专业儿科医生通常都不推荐婴幼儿额外补钙,婴幼儿的主要食物是母乳以及各种辅食,饮食中的钙含量已经足够满足孩子生长所需,因此不需要给孩子额外大量地补钙。





六、预防孩子缺铁性贫血

贫血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孩子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妈妈要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强化铁的奶粉、米粉等,孩子开始吃肉类辅食后,也可以在辅食中添加动物肝脏、瘦肉、鱼等富含血红铁素的食物。同时,还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帮助吸收铁质。妈妈一旦发现孩子贫血了,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七、注意保护刚萌出的乳牙

孩子的牙齿要从小开始注意保护,还没长牙的宝宝,每次喂奶后喝点清水可以起到清洁作用。宝宝长牙后,妈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布蘸清水轻轻擦拭他的牙齿,等到宝宝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教他自己刷牙了。





八、3岁后在使用含氟牙膏

3岁的宝宝可以使用含氟牙膏了,但是要购买儿童牙膏,绝对不能使用大人的牙膏,因为大人的牙膏含氟量比儿童牙膏高,这对孩子的健康是有害的。儿童牙膏的少量氟可以有效地保护牙齿,防止龋齿形成。





九、最适合孩子的肉类是鱼肉和鸡肉

鸡肉和鱼肉比起牛、羊、猪肉更容易消化,鱼肉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吸收后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发育非常有益。





十、预防孩子铅污染

少带孩子到空气不好的地方,慎用各种保健品,别让孩子吃松花蛋、爆米花,别让他玩劣质的玩具,以防“铅”从口入。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改掉孩子咬指甲的习惯。

温馨提示: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删除;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