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说:“柏拉图就是哲学,哲学就是柏拉图。” 这句话不无道理。柏拉图一生思想的精华《柏拉图对话录》涉及形而上学、神学、伦理学、人性学、教育学、政治学、文艺学,包罗万象,在每一个领域既是开创者,又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因此,有人评价说:“烧掉所有的图书馆吧,因为它们的全部价值都在这本书里了”。 柏拉图其人 柏拉图,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因为强壮的身躯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的意思) 20岁时,他结识了苏格拉底,跟从苏格拉底学习。他非常崇拜他的老师,说:“我感谢神明,使我生而成为希腊人,尤其重要的是,我生逢苏格拉底时代。”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28岁的柏拉图受到极大震动,这使他对民主政治产生了强烈的痛恨,一生思考如何建立一个更加明智的“理想国”。 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也被流放,他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约40岁时,柏拉图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Akademy创立了自己的学校——柏拉图学院,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亚里士多德是其中最有名的学生。 柏拉图晚年,应统治者狄奥尼西奥斯邀请去把他的王国改造为“理想国”,柏拉图要求狄奥尼西奥斯在成为一个哲学王与放弃王位之间选择,结果显而易见:柏拉图被赶出了西西里,卖为奴隶。最后幸得他的学生赎救。这次经历说明柏拉图“理想国”政治实践的失败。 公元前347年的一天,柏拉图的学生邀请老师参加他的婚宴,年届八十的柏拉图高高兴兴地加入狂欢之群,夜幕降临,这位哲学老人退到安静的角落休息。第二天早上,当学生走过他的身旁,发现他们老师已经安详恬静地离开了人世。雅典万人空巷送他进入墓地。 柏拉图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思想极其丰富,在这里,选择一个核心来谈,即柏拉图的“理想国”。 谈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前我们先要了解柏拉图对人性的认识,因为国家由人组成,对人性的认识决定了理想国的组织形式。柏拉图认为,人的行为有三个主要源泉:欲望、情感、理性,属于人的灵魂部分。欲望产生于生殖器官,情感来源于心脏,而理性源于大脑。理性追求智慧,情感追求勇气,欲望则应该加以遏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个人才会达到“和谐的境界”。 在柏拉图的构想中,一个国家就像人体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统治者、战士和工匠。在一个完善的国家里,工匠负责生产物质财富,但不参与统治;战士负责保家卫国,也不参与统治;唯有理性、哲学的力量应该受到供养,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现在我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说明人体与国家的关系: 那么,如何建成这样一个理想国度呢?柏拉图的设想如下: 理想的国家由理想的人组成,因而,所有的孩子自出生后离开父母身边,由国家统一教育。理由有二:不让孩子受父母不良习惯的浸染;保证一开始就给予所有儿童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儿童的前十年,进行身体素质培养,游戏和体育是全部课程。柏拉图说:“理想国开始于人的强健体魄。” 青年时代,着重音乐和旋律的教育,因为柏拉图相信音乐的和谐能使人体理性、情感和欲望趋于平衡协调。在音乐教育中也渗透数学、历史、科学等学科教育。 当孩子们成长到20岁,他们将经历人生第一次公正无私的筛选,被淘汰的人分派去做国家的商人、工匠、农夫。因为他们在筛选中表现出欲望强于情感与理性。 通过初选的人再接受十年的教育和训练,进行第二次筛选,被淘汰的人成为国家的军官、行政工作人员。 最后留下的人主修哲学:形而上学,即条理清晰地进行思考;政治学,即英明卓越地进行统治。 10年后,这批人就成为国家的领导人吗?不是的。他们将经过最后一道检验:让这些哲学博士们从哲学之巅踏入人世和日常生活。柏拉图强调:“抽象的概念和观念不经现实世界的检验就毫无价值。”让他们同商人竞争,同恶徒搏杀,用自己的头脑去觅得黄油、面包,这场无情的考试将持续长达15年左右。当他们年过半百,尝遍生活的酸甜苦辣,依然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他们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国家的统治者了。 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形容柏拉图的理想国,那就是:让最优秀、最智慧的人做统治者!优秀、智慧源于个人的天分和成长中的磨砺,与地位、血缘、种族没有关系。这是贵族政治吗?也许是的;这是等级制吗?也许是的。 柏拉图为何不喜欢由雅典发明直至今天被认为最优秀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呢?因为苏格拉底被群众投票而死。柏拉图深信不经教育的民众是盲目的,缺乏理性的,不具备挑选最优秀的统治者和最明智的方针政策的能力。 而真正优秀的理想国应该是:在这个社会中,每个阶级和个人都能各有其位,去做最适宜自己的本性和能力的工作。在这里,任何阶级和个人都不去干预他人的事物,但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互相配合,通力合作,从而产生出一个和谐有效的社会。 苏格拉底说“知识就是美德”,强调“知道真理”的重要性;中国人常说“知易行难”,你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1,柏拉图为什么不喜欢“雅典的民主制”?, 2,你觉得柏拉图的“理想国”有哪些漏洞?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购买8月共读书目。 |
|
来自: 赫一的书馆 > 《共读-苏菲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