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智成熟的第五步:心灵探索

 夕阳下的一条狗 2017-02-09


自尊自爱

自知之明,是心灵探索的起点,没有这一起点,也就没有了心灵的旅程。自知之明始于谦逊,离开了谦逊,也就没有了自知之明。谦逊的核心在于实事求是。我们只有对自己有了清醒而正确的认识,才能清晰的辨别自爱和自负。自爱是一种好的品质,自负则可能让你陷入困境。

视自我为头等重要,这是自爱,自我感觉总是良好,这是自负。认识到这种差异,了解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我们做到自知之明至关重要。

当我们开始意思到自己还不够完美、不够杰出时,我们都难免有罪。罪恶感涌现的时刻、悔悟的时刻,丧失自尊的时刻,承受令人不快的考验的时刻,这些对我们的成长都是必须的。

然而,即使在这些不同的时刻里,我们也需要珍惜和热爱我们自己。既要爱自己又要认识到自己不够完美。所以,自爱,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认识到,我们自身还需要在某些方面继续努力。


感受神秘

我们所知甚少,为什么却自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呢?原因有二,一是我们害怕,二是我们太懒惰。我们太懒惰,不愿去思考,去认识自己的无知。要脱离自以为是的世界,意味着必须承认自己的愚蠢,必须穷尽一生去学习。由于大多数人不愿意这么做,所以,他们选择了美好的幻觉,得过且过。

探究神秘不仅有益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指引我们奔向心灵旅途的终极目的地,寻求生命的真正意义。信仰令人困惑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开始信仰。有些人接近信仰是为了接近神秘,而有些人则是为了逃避神秘。

心灵的旅程也是一个探求真理的过程。这个过程让人沮丧,有时甚至是痛苦的,但它却是有福的。当我们在经历这一过程时,我们是在寻找新的和更好的道路。


心灵成长的四个阶段

在心智成熟的路程中,人的心灵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初始阶段,其定义为“混乱的、反社会的”。因为他们貌似很有爱心,实际上,他们与周围的人的关系却是自私的、颠倒的、操纵式的。他们不讲原则,除了自己的意愿,任何规律制度都不放在眼里。这是一个心灵缺失的阶段,处在这一个阶段的人是完全没有原则的。

第二阶段,其定义为“形式的、制度化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中,人们依赖一个制度来统治他们。对一些人来说,他们所服从的制度可能就是高度组织化的商业公司。但对更多人来说,它是教堂,这一阶段的人们,以宗教倾向或宗教行为为特征。

如果有人推陈出新,第二阶段的人们会非常苦恼,之所以会为这种改变而心烦,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要依赖哪些形式,设法让自己从混乱中解脱出来。

第三阶段,其定义为“怀疑的、个人主义的”。他们没有什么宗教信仰,也不反社会,而是深深的涉足于社会。他们往往会成为某个领域或机构的中坚力量。他们富有钻研和探索精神。

第四阶段,其定义为“神秘的、普适性的”。他们能够洞察到事物表面之下的某种联系。不管在什么文化或宗教背景下,他们都无一例外的谈到统一性和公共性,而且总是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不管处于哪个阶段,最大的问题是,人们在心灵之旅不同阶段所感受到的相互威胁。这也是我们要了解这些阶段的最主要原因。


神话

在多数人看来,神话讲述的都是一些虚幻的东西,但是过去60年来,发现神话其实非常严谨,它深刻的反映了复杂而又丰富的人性。在不同的文化里面,神话以非常雷同的方式被孕育出来,神话之所以不朽,原因就在于它包含着一些伟大的真理,所涉及的几乎都是与人性有关的问题。所以它能帮助我们发掘人性、认清自我。

神话既有矛盾性,又有多重性,所以你不能轻易相信它们,以免让自己陷入麻烦。然而,普通的童话则过于肤浅和简单化,相信它,同样会陷入麻烦。在生活中,亦是如此,过分简单化的思考会使人陷入痛苦,我们希望事事黑白分明,希望事事非此即彼。然而,生活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它至少是两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

《少有人走的路》③,第二部分读书笔记。

独立思考 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