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二年级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知识百科2016 2017-02-09

阅读兴趣

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不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阅读兴趣的问题。如果没有阅读兴趣作为基础,学生就不可能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愉悦地阅读。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要降低阅读的门槛,鼓励学生运用拼音辅助阅读,以帮助学生克服不识字的沮丧感。

其次,要给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由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乃至阅读方式。

再者,要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让阅读从平面的、单向的行为变成立体的、多向度的活动。

另外,需要对阅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及时进行阅读评价,加大表扬和鼓励的力度,这样才能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朗读

朗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读,朗读的过程中除了要求把字音读准,还要通过重音、停顿、节奏等表达内容。幼儿园虽然教给孩子许多需要读的儿歌等,但那不等同于朗读。朗读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东西。

万事开头难,从一开始指导学生阅读,就要开始朗读的引导和教授,培养学生读通词句,读准字音,读出重点,读入感情。

主要的教授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

抓重点句,通过反复示范和纠正,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

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烘托情感,帮助学生认识朗读的特质。

开展朗读活动,比如男女生比赛读,小组开火车读,师生对读等,培养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读插图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尚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所以供一年级学生阅读的资料中时常会配以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让书籍的版面形式活泼轻松,更可以帮助儿童注意阅读内容的细节、理解阅读内容的难点,从而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

读插图的能力也是需要培养的。初次接触插图的时候,儿童并不能抓住要点进行阅读,而会将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喜欢的地方:如小姑娘的裙子、小动物的嘴巴、飞机的样式等无关紧要的地方。

因此,在指导阅读时,需要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内容,有针对性的读插图。并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练习说话,比如练习一些简单的句式:“图上画着……”、“插图上有……”。


用自己的话说

在阅读之后,可以鼓励儿童用自己的话说故事。这既是对儿童“说”的能力的培养,更是检查学生阅读状况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对刚开始阅读的儿童来说,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言语引导和提示儿童,让他们把话说清楚,把重点说清楚。

用自己的话说并不局限在对阅读材料的复述上,还可以鼓励儿童说自己的生活、讲自己编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