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邺城北朝石造像

 Michael430 2017-02-10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河北邺城遗址范围内陆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北朝造像,地点涉及上柳、马辛庄、河图、板屯等十余处村庄,其中有不少造型精美的艺术珍品,并且有数次是具有埋藏坑性质的较大规模发现。而于2012年初发掘的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则是近年来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获之一,共计出土编号造像2895件(块),另出碎块3000片以上,数量之多、造型之精实属罕见,为探究邺城地区北朝至隋唐造像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目前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出土佛像的修复整理工作尚在有序进行之中,经初步统计,底座数量在600件以上,有题记的造像已达270余件,时代从北魏中后期至唐代,除少量北魏造像和个别隋唐造像外,绝大多数为东魏北齐时期的造像。主尊题材包括释迦、弥勒(交足、倚坐)、无量寿(阿弥陀)、药师、卢舍那、观世音、思惟太子、双菩萨、双思惟像等,造像组合有佛三尊像、佛五尊像、佛七尊像、菩萨三尊像、菩萨五尊像等。

 

根据邺城遗址及其周边地区历年陆续出土的造像,可以将邺城地区北朝石造像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北魏中后期 

 

数量较少,均为青石质,尖楣背屏,方形底座。主尊以释迦像为主,组合常见一佛二菩萨三身像。代表性造像为成安出土的北魏太和六年(482年)造释迦像及北吴庄出土的太和十九年(495年)刘伯阳造释迦像。普遍特征是主尊结跏趺坐,面相椭圆,波状发髻,体形健硕,身穿袒右式袈裟,偏衫搭敷右臂,双手作禅定印或施无畏印。胁侍菩萨发髻宽大,颈悬较宽的项饰,身着长裙。背屏背面及底座上常刻供养人像,身着交领窄袖长袍,手持长茎莲蕾或托物持瓶,单膝胡跪作供养状。本段造像特征与云冈石窟较早阶段的造像样式一致,其时代相当于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



北魏太和十九年刘伯阳造释迦像


 第二阶段:北魏后期至东魏前期 

 

数量渐多,青石常见,东魏开始出现较多白石像。代表性造像如北吴庄出土北魏正始二年(505年)三褈法荣造像、北魏永平三年(510年)张雄造观世音像及成安出土东魏兴和二年(540年)张达磨造释迦像等。背屏尖楣形,边缘常饰火焰纹。造像组合仍以一佛二菩萨为主,主尊题材除释迦外,还有弥勒、药师、观世音和思惟太子像等,背屏背面常浮雕或墨绘太子树下思惟像。主尊身材瘦削,面容清秀,波状发髻,肉髻较细高,长颈削肩,颔首下视。身穿褒衣博带式袈裟,胸腹间束结,袈裟前裾搭敷座下,衣褶繁密层叠,两侧向外撇扬。菩萨面容瘦削,披帛缠肩绕臂,在腹前交叉或穿环后悬垂,身侧发辫、缯带、披帛及衣裙下摆均向外撇。这一阶段的较晚时期,造像的面相渐圆,衣裾外撇幅度减小,佛的肉髻由细高向扁圆渐变。本段造像特征与6世纪初龙门石窟造像相近,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全面实行汉化政策后,模仿南朝造像而出现的新样式。这种样式的佛教造像及组合在中原北方地区普遍有见,其时代约为6世纪初至6世纪中叶之前,即北魏孝明帝景明初年至东魏孝静帝元象、兴和年间。



北魏正始二年三褈法荣造像


 第三阶段:东魏后期至北齐前期 


造像数量大增,以白石为主。代表性造像有北吴庄出土东魏武定二年(544年)和妣沙李迴香造太子思惟像、武定五年(547年)僧略造释迦像(图二三)、北齐天保元年(550年)长孙氏造阿弥陀像等(图二四)。背屏仍为尖楣形,边缘常雕饰火焰纹。背面常浅雕、阴刻或墨绘太子树下思惟场景。方座正面多为双狮香炉,部分底座侧面和背面雕出成组的神王像。造像组合以一佛二菩萨或一菩萨二弟子为主,题材有释迦、交脚弥勒、阿弥陀等,观音和思惟太子像常见。与前段相比,佛像面相较圆,肉髻扁圆,头部平抬。袈裟仍以褒衣博带式为主,衣褶繁密,双袖及两侧衣裾下摆平直垂下。天保初年个别佛像身着通肩袈裟,并出现以浮雕菩提树为背屏装饰、局部透雕的作法。本段造像样式主体延续前一阶段的风格,时代相当于6世纪中叶,即东魏孝静帝武定初年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 



东魏武定五年僧略造释迦像


北齐天保元年长孙氏造阿弥陀


 第四阶段:北齐中后期 


造像数量最多,绝大多数为白石。代表性造像有北吴庄出土的北齐河清二年(562年)僧觉昙华造像及多件镂孔透雕的佛七尊像。典型特征是背屏呈弧扇形,由两株相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层叠的树冠形成锯齿状或扉棱状边缘,树干分叉处镂孔透雕,造型极为精致。背屏中上部飞天手捧带状璎珞遮护主尊,顶部多雕舍利塔或坐佛,菩提树底部或舍利塔两侧常雕体型矫健、弓身扬肢的龙。造像题材有释迦、弥勒、阿弥陀、药师、释迦多宝、卢舍那、观世音和思惟太子等,双观音和双思惟像亦常有见。这一阶段造像面相圆润,肉髻扁平,身着轻薄贴体的袒右式袈裟,衣纹雕饰简节,下裾敷搭束腰莲座之上。菩萨头戴矮三叶冠,宝缯垂至肘部,颈部常悬桃形项饰,披帛绕臂沿体侧自然下垂,下身着贴体薄软长裙,跣足立连梗莲台上。另有大量高2030厘米的小型背屏造像,基本样式与较大的透雕背屏像一致,应为级别较低的民间造像。这种以透雕双树为背屏,北齐新样式佛像为主尊,衬托以龙塔璎珞装饰的“龙树背龛式”造像在天保末年以后广泛流行,是邺城地区北齐中后期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



北齐佛七尊


北齐菩萨三尊

 

此外,北吴庄佛像埋藏坑内还出土了少量的隋唐时期造像,纪年最晚的为唐上元二年(675年)张弘亮造阿弥陀像,从地层叠压关系及出土遗物分析,该埋藏坑的时代不早于唐代,由于坑内埋藏唐代遗物极少,且特征均属中唐之前的风格,因而具体埋藏时代是否与9世纪中期的会昌法难有关尚难以确定。



唐上元二年张弘亮造阿弥陀像

 

本文由孙莉摘编自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西部考古(第12辑)》之“邺城佛教考古的主要发现与收获”。内容略有删节、调整。


 978-7-03-051238-3


《西部考古》是在西北大学“211工程”经费资助下,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协同创新中心和西北大学唐仲英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实验室联合编著的学术图书。本辑收录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及研究论文等共计31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立足点,面向全国,内容涉及考古学、文物学、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规划、环境与历史地理等多个方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