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佛教造像展

 木香草堂 2021-03-01

佛立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佛像通体圆雕,肉髻低圆,着通肩袈裟,阴刻线条表现衣纹。头光内层饰莲瓣,外层线刻同心圆及卷草纹,最外层雕七尊坐姿佛像。这是印度笈多艺术在北齐的本土化改造。

佛像范,5-6世纪。和田博物馆藏。可以通过制作佛像的模型,看出佛像结跏趺坐,禅定印,头发呈水波纹,眉毛细长,眼睛俯视,着通肩袈裟,这种内敛沉思的表情和流畅如水的衣纹,都是印度笈多艺术马图拉地区的造像特征。

佛说法图像砖,6-7世纪。右数第二位是佛陀,左右各有一个托钵的供养者,最左侧人坐在骆驼上。其出土的托库孜萨莱遗址是研究古代疏勒王国佛教的重要遗址。

佛坐像,北周。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藏。位于麦积山第135窟,石窟于北魏后期开凿,此像为北周时期在窟中正壁中央龛右侧新增。

佛坐像,西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藏。麦积山西崖第117窟主尊,承继北魏造像特点。

佛立像,北周。西安博物馆藏。

菩萨立像,北周。西安博物馆藏。与北魏和北齐的造像相比,北周造像头部偏大,身躯偏短,配饰稍显粗大厚重。这尊菩萨头戴华冠,面孔已全部汉化,全身着璎珞配饰,左手持净瓶,右手残损。

佛立像,北周。西安博物馆藏。

佛立像,北周至隋期间。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菩萨立像,北周。西安博物院藏。塑像身披璎珞,有一种含蓄、丰腴之美,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柳枝,下肢偏短,是北周时期的常见造像风格。

观音菩萨立像,北周至隋期间。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菩萨像,隋朝。西安博物院藏。此尊菩萨像体量较大,可以仔细看出造像和璎珞的许多细节,但仅存腰以上部分。五官刻画线条精准劲利,简洁勾勒出慈悲温和的相貌。

菩萨头,隋朝。西安博物院藏。与北周造像比,五官略显紧凑,额头宽大,双目细长,充满笑意,下颌稍窄,显示造像风格的变化。

刘保生造无量寿佛,北魏。西安碑林博物馆藏。佛像脸型长圆,同心圆式涡轮纹高肉髻,额间有白毫。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处理多见细密平行线,装饰感强,是陕西北魏佛像的常见手法。佛像背面凿出一长方形,上刻有发愿文。

交脚弥勒像,北魏。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正反面均刻有不同题材佛教造像,正面中央顶端中间坐佛两侧各有一胁侍菩萨。中段为主体,主尊为交脚弥勒,左右各有一思维菩萨,外侧为胁侍菩萨。画面上还有飞天、供养人形象。背面从上到下依次为: 树下诞生、九龙灌顶、太子逾城等故事。

一佛二弟子像,北周。西安博物院藏。主尊佛像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袛支,胸前束带,厚重的袈裟衣緣有垂坠感,翻卷的衣褶呈双层重叠。龛内下部刻狮子和香炉,狮子相对而坐,香炉两侧有翻卷的莲叶和莲蕾,是北朝常见式样。

一佛二菩萨造像碑,北周。西安博物院藏。中心为一佛二菩萨二力士,顶端是五身各持乐器的飞天,主尊像是狮子和香炉、莲叶。

菩萨立像一对,北齐。诸城博物馆藏。

比丘法和造像碑,西魏。西安博物院藏。此碑四面雕凿,正面上方是一佛二思维菩萨,下方为一佛二菩萨组合。两侧各有龛,分别为交脚菩萨和佛像。

背面上方是文殊菩萨和维摩诘说法场景,下层一佛一菩萨,其中左侧佛像右手抬起,身侧一童子踩在另一童子肩上,讲的是释迦牟尼佛和弟子阿难入城乞食,遇一群孩童游戏,用泥土做成房屋与粮仓,其中一童子见佛像生布施之心,用仓中“米”献给佛,此童子转生成为阿育王。

佛立像,东魏。故宫博物院藏。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腹前勾勒双线纹。

菩萨立像,隋朝。故宫博物院藏。

菩萨立像,隋朝。故宫博物院藏。

交脚弥勒菩萨像,北魏,河北博物院藏。河北曲阳地区现存最早的石刻之一。

佛头,北齐至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嘴唇上有彩绘痕迹。

佛坐像,北魏。河北博物院藏。通体鎏金,着通肩袈裟。圆领上线刻卷草纹,胸前衣纹呈V形。颈后部有榫孔,原应有头光。

菩萨立像,北齐,故宫博物院藏。菩萨头戴三叶冠,宝缯下垂,长圆脸,佩戴圆璧长璎珞,肩垮纽结式帔帛。下着长裙,裙腰外翻。脚后跟处雕有桃形插屛样装饰。

菩萨立像,北齐,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此为北齐造像中的精品,表面光洁莹润,经过精细打磨后宛如白瓷。造像与同时期的印度笈多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出简约俊逸的气质。

双思惟菩萨像,北齐,故宫博物院藏。菩萨头戴三叶花蔓冠,冠顶有三条蛇样装饰纹,一手支颐,一手抚腿,半跏坐束藤筌蹄座上,右侧尚保留一胁侍弟子拱手而立,部分菩提树背屏,树干缠龙。长方形基座正面雕刻童子托博山炉、护法狮和力士像。

力士像,北齐,故宫博物院藏。粗眉倒竖紧锁,二目环睁,表情威严。右臂弯曲向上,左手握拳置于胯部。披帛挎肩,两端在胸前结纽,下身着裙。赤足立岩石上。

思惟菩萨像,东魏,故宫博物院藏。宝缯扎成扇形花结下垂,左手握裙角,左足踏圆形小莲台。基座正面浅浮雕博山炉和护法狮。

力士像,北齐,故宫博物院藏。

刘伯阳造释迦像,北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像为背屏式,佛像结跏趺坐。

北梁太守贾仲贤造释迦像,东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圆形透光内有莲瓣纹,外有卷草纹,火焰纹背光。造像在台座背面有长篇发愿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一时期雕凿艺术的较高水平。

智徽造观音像,东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造像唇上有须,莲瓣式头光,下方方座背面雕刻“天平四年,岁次丁巳,……永晖寺智徽为师僧父母敬造白石观音像一躯……”

道智造释迦像,东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此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的七身像,背屏上端刻有飞天两身。主尊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右手施说法印,左手结禅定印,结跏趺坐。

弥勒像,北齐,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此像采用整体镂雕技法,主尊两侧各有弟子、辟支佛、菩萨共六身。底座正面雕地神托举博山炉、比丘、蹲狮和力士。左、右、背面刻树、风、山、狮、珠、鸟、象、鱼等八位神王。背面浮雕释迦、多宝二佛,还有胁侍菩萨、飞天和化生童子等,代表了同时期较高的工艺水平。

邸含妃造双思惟菩萨像,北齐,故宫博物院藏。

张世兴造观音像,隋。山西博物院藏。台座上有铭文:“开皇元年九月九日佛弟子张世兴为亡妇造观世音石像一区……”,该像涂金彩绘,但多已脱落。

佛面,北魏,洛阳博物馆藏。

迷人的美

刘陆虎造一佛二菩萨像,北齐,郑州博物馆藏。

菩萨头,北魏,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菩萨立像,北齐,山西博物馆藏。此尊造像双臂自肘以下均残断,仅存榫卯孔。整个造像体型较大,用工粗犷,衣纹线条简略。

董钦造阿弥陀像,隋,西安博物院藏。一佛二菩萨二力士。通体鎏金,隋朝造像中的精品。

佛立像,北魏,河北博物院藏。佛像通体鎏金,舟形火焰背光后面阴刻有火焰背屏坐佛像,底座为四足方床,正面阴线刻缠枝莲纹与禅定坐佛。

马法先造释迦像,北周,西安博物院藏。此像以宝珠形背光、圆筒状人物、半球形莲座和方形台座,勾勒出北周造像的特征。

一佛二菩萨像,北魏末—西魏。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佛坐像,十六国,河北博物院藏。此尊佛像由佛身、背光、伞盖、底座四部分构成,可拆卸。伞盖盖面錾刻莲瓣稳,周边有等距小孔10个,原应悬挂有饰物。

菩萨立像,北魏晚期—东魏,青州市博物馆藏。菩萨圆形头光与身光相结合,笑容鲜明,眉眼舒展,浮现出沉思而喜悦自如的神情。

佛立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

法界人中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佛像通体圆雕,身着袒右袈裟,袈裟前身以双阴线分成十三方框,采用减地平雕手法刻出山峦、宫殿、人物、动物,方框外用不同图案装饰。此像为佛教华严宗所尊奉的主尊——卢舍那佛。袈裟之上分成正面纵三列的界格,每列再分四五格雕画面,这是青州地区的传统风格特点。值得一说的是类似造像,世上仅存三座,有一尊在美国(袈裟上仅有七八格),这是三尊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太珍贵了。

佛立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

佛立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

佛坐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颈部和面部残存贴金痕迹,身披袒右袈裟,大面积涂朱。

思惟菩萨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思惟像左腿下垂,右脚踝置于左膝上的半跏坐姿,右肘部支撑在右腿上,用右手掌或手指支撑着下颌,左手扶住右脚踝。

四面佛像,北齐,济南市博物馆藏。此造像上部有榫头,下部有卯眼,应是石塔或经幢的组成部分。造像四面都有佛龛。

菩萨立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

佛立像,北齐,诸城市博物馆藏。佛像面相圆润,袈裟薄衣贴体,衣纹基本不见,这一造像风格与青州造像北齐圆雕佛像的一类相似,也体现了印度笈多艺术的影响。

菩萨立像,北齐,诸城市博物馆藏。头戴花冠。

菩萨立像,北齐,诸城市博物馆藏。

一佛二菩萨像,东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主尊两侧胁侍菩萨立于双龙吐出的莲花上,背屏上有飞天和化生童子。

无量寿佛像碑,一套四件,南齐,四川博物院藏。四川出土的有题记的南齐造像甚少,此造像上有长段铭文,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最右边一件侧面上刻有“无量寿佛”,身着褒衣博带式双领下垂式袈裟,这种袈裟后来迅速风行全国,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佛像服饰之一,这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

佛立像,梁,成都万佛寺出土,四川博物院藏。此像身着通肩袈裟,内着僧袛支,衣纹在身体右侧与右腿处呈U形汇集于左胸处,舒朗有致,袈裟贴体,身形轮廓隐现。

阿育王像,南朝,成都万佛寺出土,四川博物院藏。此像身着通肩式袈裟,薄衣贴体,衣纹呈U形,内层佛衣下摆及小腿中部。从袈裟衣纹判断为南梁时期阿育王像(似梁太清五年的阿育王像)。

成都万佛寺

南方丝绸之路,印度佛教文化经缅甸、云南传入蜀地。

造像底座,南朝,万佛寺出土,四川博物院藏。此造像高浮雕菩萨、力士数身,皆有头光,人物之间有侍从像,体量较菩萨小,面容奇特,似西域胡人。此类形制的造像碑座在四川以外地区所见较少,具有鲜明地方特色。

一佛二菩萨像,齐,成都博物院藏。笑眯了

佛头,梁,万佛寺出土,四川博物院藏。佛头高肉髻,细密的螺发均匀覆盖,浮现出自然恬静的微笑。

王州子造释迦像,梁,商业街出土,成都博物院藏。一佛四菩萨组合。五尊像排列高低错落有致,宽大的背屏外缘有十身飞天,正中顶端有三层宝塔,背屏内刻说法图一幅。

佛坐像,南朝,万佛寺出土,四川博物院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组合。为万佛寺出土南朝造像中最完整的背屏造像。

佛头,唐,西安博物院藏。白石雕凿而成,莹润精致。线条起伏自然,嘴唇微微张开,似正欲说法。

人首牛头陶水注,唐,和田约特干出土,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藏。此件器物设计独特,人首和牛首相连接,形似来通杯。人首面部有典型西域人特征。器物内部上下贯通,但空间狭小,其具体用途尚需研究。约特干是古代和田王国都城的遗迹。

菩萨像,唐,巴州博物馆藏。七个星佛寺遗址位于焉耆县西南30公里,遗址盛期在7-8世纪,属焉耆国。该遗址中发现佛教造像较多,此像为西域典型菩萨像,神态恭谨而惟妙惟肖。

人物头像,唐,巴州博物馆藏。勇武的男士形象,头发以织物包裹缠做高髻,脸上胡子表现得尤为夸张而富有装饰性,胡须呈横向S形。

脱佛像,唐,交河故城地下寺院遗址出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藏。脱佛是模制佛像或佛塔,体量较小。习俗源自印度,为佛教供养荐福之用。佛像和佛塔空隙处遍布真言和种子字。

张元造释迦多宝像,梁,成都博物院藏。主尊为释迦、多宝二佛,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其他五尊菩萨身披璎珞,手中持物,衣饰华丽。排列构图有纵深感,背面有发愿文。

佛坐像,唐,龙门石窟研究院藏。袈裟下摆悬于坐沿,呈同心圆纹样,为唐代常用样式。佛之八棱束腰座是将方座前面的两角磨平而成,这种样式的台座在唐代造像中被普遍采用。

佛坐像,唐,龙门石窟研究院藏。高肉髻,螺发,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偏衫,为奉先寺遗物,具有初唐造像艺术之典型风貌。

菩萨坐像,唐,龙门石窟研究院藏。从菩萨发髻的宝瓶看,推断其身份为大势至菩萨。

力士像,唐,龙门石窟研究院藏。力士牙关咬紧,上身赤袒,下着战裙,披帛绕肩贴身垂下,肌肉块状隆起,威猛无比,体现了大唐帝国强盛时期的时代精神。

阿育王像,梁太清五年,成都博物院藏。颧骨突出,有八字胡须,着通肩式袈裟,薄衣贴体。有发愿文明确造像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