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它被誉为食物中的活化石,营养丰富,但很多人不了解它!

 老老树皮 2017-02-10
                             具有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止泻固精,益肾涩精止带。12.《本经逢原》:石莲子,本莲实老于莲房,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故以得名。

莲子鲜者甘、涩、平,无毒;干者甘、温涩、无毒。入脾、肾、心经。具有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止泻固精,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等功效。同时可治疗:心烦失眠,脾虚久泻,大便溏泄,久痢,腰疼,男子遗精,妇人赤白带下。还可预防早产、流产、孕妇腰酸。

对于莲子的用法以及功效早在几千年前有相关的记载下面我收集了一些关于莲子的记载,喜欢中医的朋友可以收藏:

1.《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2.孟诜:主五脏不足,伤中气绝,利益十二经脉血气。

3.《本草拾遗》:令发黑,不老。

4.《食医心镜》:止渴,去热。

5.《日华子本草》:益气,止渴,助心,止痢。治腰痛,泄精。

6.《日用本草》:止烦渴,治泻痢,止白浊。

7.《滇南本草》:清心解热。

8.《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9.《本草备要》:清心除烦,开胃进食,专治噤口痢、淋浊诸证。

10.《随息居饮食谱》:镇逆止呕,固下焦,愈二便不禁。

11.《纲目》:莲之味甘,气温而性涩,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士为元气之母,母气既和,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久视耐老,此其极舆也。昔人治心肾不交,劳伤白浊,有清心莲子饮;补心肾,益精血,有瑞莲丸,皆得此理。

12.《本经逢原》:石莲子,本莲实老于莲房,堕入淤泥,经久坚黑如石,故以得名。为热毒噤口痢之专药。补助脾阴而涤除热毒,然必兼人参之大力开提胃气,方始克应。若痢久胃气虚寒,口噤不能食,则为戈戟也。

13.《玉楸药解》: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

14.《医林纂要》:莲子,去心连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煮食仅治脾泄、久痢、厚肠胃,而交心肾之功减矣。更去皮,则无涩味,其功止于补脾而已。

15.《重庆堂随笔》:莲子,交心肾,不可去心,然能滞气。

16.《王氏医案》:莲子,最补胃气而镇虚逆,若反胃由于胃虚,而气冲不纳者,但日以干莲子细嚼而咽之,胜于他药多矣。凡胃气薄弱者常服玉芝丸,能令人肥健。至痢症噤口,热邪伤其胃中清和之气,故以黄连苦泄其邪,即仗莲子甘镇其胃。今肆中石莲皆伪,味苦反能伤胃,切不可用。惟鲜莲子煎之,清香不浑,镇胃之功独胜,如无鲜莲,干莲亦可。

注:本文为微信公众号四方吃客:sfchike 网站:www.gogoo.top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