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名预测学》·第一章·第二节)

 fguj861 2017-02-11


第一章:基础篇

文字起源

     中国有着悠久古老的文化积淀。尤其是汉字是世界仅有的,最完美的,信息含量最高的一种文字。既然我们姓名的预测,就要从汉字的“造字”讲起,于是乎就要先从文字起源说起。
      
我国古代,先民们为了记事的方便,曾采用不少方法。如“结绳”(用绳索打结)的方法,《易·系辞》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做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还有众多的原始记事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单就看了这些论述,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有大事就用绳子打个大结,遇小事就打个小结。然而结绳的方法,只能起到帮助记忆的作用,并不能用结绳的记号表达概念。至于八卦,虽然类似文字的形体,也有人称之为“特殊的文字”,但八卦也不能记述详细的事物,更不能用作人的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如此说来,文字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的呢?毫无疑问,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由图画逐渐发展来的。古人在情急之下必然发出求救式的一两声怪叫,必有人迎合响应。固定声音、固定人氏的响应次数多了,就有了人的姓氏和表意,到后来就会逐渐演变成最简单的表意词语,这就是语言。情急之下呼唤的同时,就会情不自禁地由手、脚,或者手中器具在周边物体上划下痕迹,久而久之就形成类似图画的文字了。关于文字是在有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先有语言,然后有文字的道理,陈沣《东塾读书字》中谈的很简明:“盖天下事物之象,人目见之,则心有意,意欲达之,则口有声。意者,象乎事物而构之者也。声者,向乎意而宣乎者也。声不能传欲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书之为文字。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也”,文字便是为了记录语言而产生的符号。
       
至于我国的文字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还不能断定出一个确切的年代,但从现在发掘出来的资料来看,至少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在陕西长安灵台,郃阳苹野村,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不少地方出土的刻划在陶器上的记号。这些陶器上的记号,便是一种具有文记性质的符号。现在我们能够成批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后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距今已有三千五百余年的历史。

     话说我们中国的文字是“象形字”由象之形而录相迹以成字。但是这个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我们祖先所看到的“图象”是什么。如果这个“图象”不是我们今天的眼力所能看到的图象,那么我们今年所做的考古学,有没有意义,中国人讲“阴阳五行”,什么是“阴阳五行”这并不是一些哲学家所讲的那样,只是哲学的范筹,其实,在功态当中,阴阳是可视的运动体。而五行,则是五类可见光。所以中国的名字里面有“阴阳五行”的概念,这并不为奇,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造字,运用时,就以经把阴阳五行运用在了形象字迹里面去了。
    
中国的汉字,是古人在特定的感知状态下,透过六根感官,使“形意”融合为一体,并在超时空之中创造出来的图迹符号。所以我们每一个汉字,即是“声气的表现”也是“物象本质的表现”,更是“声气物象统一的表现”。

     例如:“王”字,字音为上仰并稳定,字意为独上居高,通达统领,字形为“天地人三画而贯通”。由气定音,以音定意,以意定形,由形定气。是古人超学之外,难得可贵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