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意思是各行各业都有专家和能手。
 三十六行,是旧时对各行各业的统俗,最早是在唐代。反映当时社会行业的分工。据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录》记载,三十六行是指:1、肉肆行 2、宫粉行 3、成衣行 4、玉石行 5、珠宝行 6、丝绸行 7、麻行 8、首饰行 9、纸行 10、海味行 11、鲜鱼行 12、文房用具行 13、茶行 14、竹木行 15、酒米行 16、铁器行 17、顾绣行 18、针线行 19、汤店行 20、药肆行 21、扎作行 22、仵作行 23、巫行 24、驿传行 25、陶土行 26、棺木行 27、皮革行 28、故旧行 29、酱料行 30、柴行 31、网罟行 32、花纱行 33、杂耍行 34、彩兴行 35、鼓乐行 36、花果 到了宋代,随着生产的发展,行业也逐渐增多,由唐代的三十六行,增加为七十二行。元朝时,又把七十二行转记为一百二十行。到了明代又增至为三百六十行。

到了现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分工越来越细,与其相适应便产生了更多的难以计数的种种行业。即便是用'三百六十行',也是远远不能概括的了的。因此,“三十六行'、“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之说,是含有天下全部行业之意,是前人对各行各业的统称,并非实指。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愿各行各业的人们,爱岗敬业,争当行业的能手,成为行业的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