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章:两感病症状及预后?4、按夏至分温病和暑病(49)王洪图

 休闲美味居 2017-02-12

第五章:两感病症状及预后 4、按夏至分温病和暑病(49)王洪图

(2016-02-16 16:21:25)

   我们现在讲174页,也就是《素问.热论》,六经热病的那一段的《理论阐释]。这个[理论阐释]呢?是从这个方面说的。第一个方面是说,这个六经热病或者说不是两感于寒的那一种,其主证,这些症状是有两个方面的症状,我讲课当中也提到了。第一,是根据各经脉循行部位表现出的症状。比如太阳病“头项痛,腰脊强”。第二类症状,是按经脉循行结合脏腑功能,来讨论的症状问题。比如说阳明病,“目痛鼻干,身热不得卧”。特别是“身热不得卧”,这是“阳明主肉”,所以出现身热不得卧,而阳明经多气多血,所以这个热病热势是最高的,比太阳病还要热,是说从这样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从经脉循行,或者经脉循行和所属脏腑功能联起来。这样的话呢?一是我们作一下归纳,二是也便于记忆。《热论》这个虽然没有要求背,但是要求你各经的主症应该记住,各经热病的主症应该记住,这是第一点。这个方法其实在目前的中医临床辩证还是经常用的,根据疾病所在部位,看看是哪条经的。为什么判断是那条经的?那是根据经脉循行。判断是哪一脏,哪一腑的,那是根据哪一脏腑的功能特点。所以这个分证、认证的方法,在目前临床上还是经常应用的。

   [理论阐释]的第二点,是关于热病的传变问题,其不两感于寒的热病传变,依次是阳经,一阳、二阳、三阳;阴经,是三阴、二阴、一阴这个顺序。传变顺序是一、二、三;三、二、一。各经疾病的缓解时间,大约在受病后的第七天后,第六个阶段之后。因为我们说几天几天,一日、二日,那是指的疾病阶段而言,这是传变这样一个顺序。治疗热病的总的精神是通,通其脏脉,要调畅、通畅脏脉。同时,病在三阳的时候,可汗而已。病在三阳,偏于表,所以可汗而已。病在三阴,已入于里,应当用泄热的方法,所以已满三日者,可泄而已。总之,是以去邪为主的治疗原则。[理论阐释]的第四个问题,说的是《热论》的六经病证,与《伤寒论》六经病不同的问题。有同,有不同。《伤寒论》六经把外感病分成六经病,太阳病,少阳病,少阴病等等,分成六经病,是接受了《素问》的六经分证的观点。但是其不同点在于,《素问.热论》所说的六经病,都是热证和实证,而《伤寒论》所说的六经病,三阳病是热证和实证,三阴病多属虚证,这就是不同了。张仲景接受了《内经》的理论,《内经》的观点,但是,他又结合他的临床实践,又向前发展一步。正是因为这样,在治疗上,那就和《内经》所提的“病在三阳,可汗而已;病在三阴,可泄而已”,就不同了。《伤寒论》在表要发,到里就要泄了,而且,张仲景又创制了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半表半里,后世说小柴胡汤那个和解法,和解少阳,在《内经》里只是在表是汗,在里是泄,张仲景又创制小柴胡汤的,和解少阳之法,所以这个是不同的。在《伤寒论》的三阴病,那就是多数是虚寒,而《热论》的三阴病它也是实热。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伤寒论》三阴病多半是用补法,所说多用补法,是这样的,这是两者很重要的区别,是应当知道的。同时,我们在[理论阐释]当中,又特别提出来“热遗”的问题,“食肉则复,多食则遗”的问题。《伤寒论》也有食复,当然又补充有劳复,热病之后劳累。房室也好,体力劳动,精神劳动,都可以导致热病的复发。《内经》提出来食复,《伤寒论》接受了食复的观点,接受了食复的理论,同时又提出来劳复的问题。当然,我们在[理论阐释]最后一点上也提到了,《伤寒论》讲了六经病的传变问题,有单传,有越经传,有直中,有合病,有并病等多种形式,其传变也比《素问》所说的要复杂多了。《素问》就是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就是这样移下来了。可是《伤寒论》上,这种传变就是很多的了,有越经传,有直中三阴的,有合病、有并病多种传变形式,这个第四点就是特别重点提出来,《伤寒论》的六经病,和《素问.热论》的六经病的区别问题。

   下面谈[临证指要]。教材根据六经病的特点,提出来一些具体的治疗措施,或者是举出来一些具体的方剂。比如说太阳病,太阳病是由外邪侵犯太阳经脉所致,因此出现头项痛,腰脊强,发热恶寒。治法,与寒邪所伤的伤寒病是相同的,可以用麻黄汤或者杏苏散类温散表邪,温散在表之寒邪。阳明病,临床特点是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因为是阳明主肌肉嘛,所以说可以用解肌散热,比如说柴葛解肌汤。如果里热炽盛,可以用白虎汤。少阳病,胁痛耳聋,治法用和解,可以考虑用小柴胡汤,这都是临床很常用的法则,根据这个热病的情况。太阴病,腹满咽干,邪入于里,《热论》的太阴病已经是邪热入里了,所以应该用泄热的方法,可以用针刺泄热法,也可以用承气类,小承气或者增液承气之类,泄其里热。少阴病,特征为口燥,舌干而渴,邪热入里,热邪伤阴,可以考虑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又清热又养阴,或者用增液承气汤。厥阴病,其临床表现以烦满而囊缩,这里提到李梃的《医学入门》说,“阴户急痛,或引少腹”。我在讲课当中提到了乳头缩,医学家也有这样谈的,有的谈是女子之乳头缩。当然这个李梃在《医学入门》说是“阴户紧急而痛引少腹”,那个症更符合经脉所过。厥阴的经脉所过,治疗可以选择用四逆散,以及金铃子散这类的方剂来清热、理气,当然也止痛,这类的方剂。

   [临证指要]的第二点,又谈了一下热病的饮食护理问题。关于热病,之所以有热遗,本篇提到的是热盛而强饲之,或者说热病少欲,食肉则复,多食则遗,也就是饮食护理不当。其基本道理,就是由于热还没有完全退去,过分地强饲之,吃东西吃太多,或者吃难以消化的肉类食物,使得饮食之气与遗留的热气相结合,所以热势遗留不去,或者是热病又复发。但是这个是要具体考虑,一般来说是这样,有些特殊情况也不能一概限制饮食。倒是有一句俗话,叫做“膹不死的痢疾,饿不死的伤寒”,这是俗话,不是医生的话。民间口头语,说饿不死的伤寒,就是伤寒病、发热病,不能给吃得太多了,这是俗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把这个道理如果作为金科玉律,一成不变的,那又不对了。确实也有些虚损的病,有一些热病已经正气很衰了,说还要严格限制也不对。所以这个咱们在[临证指要]上又提到,对身体虚弱羸瘦者又当权变。在《类经疾病类》张介宾说,“必病后脾胃气虚,未能消化饮食,故于食肉之类皆当从缓”。一般的说是要从缓的,不要给他肉类食品吃,“若犯食复,为害非浅”。可是下边他又补充了,“其有挟虚内馁者,又不可过于禁制,所以贵得宜也”,适合了就对了。但是现在看来,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不要强饲之,还是不要过早地吃难以消化的食物。当然要注意,有的病人已经很虚了,说过了多少天了,还是每天两碗稀小米粥喝,这恐怕也不太行,要根据情况看,这样就全面了。这是这一段,就讲完了。

   下面一段,就是175页,这段原文是两感病的症状及其预后。一开头不就讲了吗?两感病,其两感于寒者,必不免于死。但是症状如何呀?它危重的情况是怎么样啊?下面这段是专门讨论这样的问题。“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歧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歧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两感于寒”它的脉象以及症状,病形就是病态,就是症状,脉象和症状怎么样呢?但是下面谈的没有谈脉的问题,主要是谈的症状。歧伯回答说:“两感于寒”的这种病,不是正气大衰嘛?表里两经同时感受邪气,叫两感于寒之病。那么第一个阶段,还是巨阳,太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所以表里两经同时有病,所以第一个阶段是“巨阳与少阴俱病”。巨阳与少阴之病的症状,和前面那段六经的症状的归类方法,或者说出现的症状的道理是一致的,因此也有头痛,那不就是太阳病的症状吗?头项痛,腰脊强,口干而烦满。口干烦满就是少阴病的症状,在前面那段已经谈过了,所以这症状出现的机理是一样的。“巨阳与少阴俱病”,那么就“头痛口干而烦满”,或者说是烦闷。二日,第二个阶段,是阳明病。阳明和太阴相表里,在正气大衰的时候,就是阳明与太阴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因此出现“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前面倒是没有谈谵言,其实阳明病经常可以出现谵言,也就是所说的谵语,神志昏迷的表现,是由于高热导致了神志昏迷,而扰乱了神志,热扰心神,因此出现胡言乱语,语无伦次,叫谵言。第三个阶段,是“少阳与厥阴俱病”,就出现“耳聋囊缩而厥”。“耳聋”,那不是少阳病常见的症状吗?“囊缩”是厥阴病,厥阴经脉绕阴器,厥阴是阴尽而阳生,厥阴有病,阴阳不相交的情况最多见,所以出现手脚发凉,手足凉。这是三日,“少阳与厥阴俱病”。“水浆不入”,到了第三个阶段之后,还有“水浆不入”,不能吃饭了。“不知人”,神志昏迷了。“六日死”,到第六天就病情危重了,或者说,就可以死亡,大约都在这个阶段。

   也就是说一日是太阳与少阴,二日是阳明与太阴,三日是少阳与厥阴,这是三日。三日之后,再有“水浆不入,不知人”,病很严重了,其实还有不能够进饮食,“水浆不入”,当然就不能进饮食,又“不知人”,神志昏迷,这样的情况到第六天死亡,或者说就很危险了。下面就问了“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六经都有病了,当然五脏也伤了,六腑也不通畅了,营卫当然不能正常运行了,六经全病了,“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说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过三天才死啊?而不是营卫不行,六腑不通,五脏伤了之后当时就死呢?他是问这个问题。歧伯回答说:“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是说的后天之本,是说的气血化生之源,从这个角度讲的,是十二经脉之长,也就是脏腑之大源。“其血气盛”,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所以“不知人三日”,其实就是说“水浆不入,不知人三日”,阳明经的气血都消耗尽了,故死矣。也就是说四五六三天,那都是消耗了阳明经原有的气血,后天已经没法再补充了,把阳明经所藏的气血消耗尽了,需要三天,所以三天就死亡了。这就是说,其死,皆在六七日之间,六经病上面那段讲的不是两感于寒的,死也在六七日之间。两感于寒病,危重,其死也在六七日之间。不两感于寒的,它也有可以死亡的,那也在这个之间,所以开头本篇就提到了,其死皆在六七日之间,其愈皆在十日以上者。愈,痊愈,就要十日以上,那就是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一段串讲就是这样,下面看[临证指要]。

   [临证指要]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保胃气是治疗热病的根本。教材提出,本段两感于寒是外感热病中最为严重的一类病证,表里两经同病,说明邪盛正衰。三日,六经俱病,脏腑皆伤,说明起病急,发展快。六日死,提示病情重,预后差,这是对全文“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的具体的解释。其死,最终是由于胃气的衰败。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血气盛,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所以说其死是由于胃气的衰败。因此在治疗外感热病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保胃气,存津液。这个问题在张仲景的《伤寒论》,我们下一页,就176页上面提到的,纵观张仲景《伤寒论》立法处方,无不把保胃气,存津液作为治病的根本原则。即使是发汗,也必滋化源,所以服桂枝汤有啜热稀粥之说。桂枝汤本身就有芍药、甘草,本身就能保胃气,用清下法也不伤胃气,所以调胃承气汤中用甘草,白虎汤中用粳米等等。总之,《伤寒论》的方子,都是考虑到保胃气,存津液的问题。即使有急下,急下的本意,比如少阴三急下证,那就是大承汤就下去了,它的本意也是赶快把邪气去掉来保存津液。所以中医治病要千万注意到保护人体的正气。保护人体正气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保胃气。因为只有胃气保存下来,人才有一个维系自己生命的根本条件。特别是在古代,人要不能进饮食了就没有其它的措施了。当然现代医学发展了,还可以输输液,还可以输输氧,还可以输一些东西进去。但是那也不是一个根本的办法,靠那个办法来维持生命,也实在是太残酷了。当然,还是进步了,它毕竟维持住人的生命了。维持生命之后,还可以再积极的想其它的措施。即使是在现在,保胃气,存津液,仍然是我们治病的重要的原则之一。看本篇的最后一段,176页,那个一行多字的原文。这一段,是根据夏至划分温病与暑病,也就是根据这个节气划分温病、暑病。“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就是根据日子,热病是在夏至以前发,还是在夏至以后发,来判断是温病是暑病。所以教材有注释,“凡病伤寒而成温者”,这个“温”,是指的温热病而言。温热病在夏至以前发病的,那属于温病,一般多属于春温。夏至以后发的热病,多半属于暑病。当然,夏至是说的夏天,而不是秋天,夏至以后发的是暑病,这是根据时间来划分的。当然这样的划法看来,好象是机械了一些,严格的说不一定就是差这一天,但是毕竟是一个大体的划分的方法。

   再后一句是谈的治疗问题,治疗问题应当应当说,“暑当与汗皆出”,治疗暑病的时候,不要用止汗法,因为暑病一般都是多汗的,治病的时候不要用止汗法,当然也没说用发汗法。不过话说回来,在《内经》时代治疗暑病,很可能也有发汗的意思,只不过清暑法是主要的,益气法也是主要的。清暑益气是《内经》时代的主要思路,不能排除它也有点发汗的意思。因为我们在前面讲《生气通天论》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我在讲那句话的时候提到过,吴昆在《素问吴注》上他把这句话“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挪到“因于寒”的后边。他这么一搬家符合现代临床,符合不符合《内经》时代的临床呢?我曾经提过这个问题。而且我当时就说,在《内经》时代,很可能治疗暑病有发汗一法。当时我举过这句话,我说《热论》里边就提到过,“暑当下汗皆出,勿止”。但是话说回来,我们今天治疗暑病,确实不用汗法,因为暑本身就出汗,用汗法的话,会出现很多的弊病,我是我们后世的认识。

   下面看[理论阐释]。本段所论之温病、暑病,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均由伏邪所致,这是一种理解。也就是温病、暑病先夏至日发也好,后夏至日发也好,那都是伏邪,也就是感受上一年的冬季的寒邪。但是,同是感受寒邪,邪气藏伏于体内而不发,到第二年春夏发病,由于受病的病因相同,但是发病时间和发病特点不同,而有温病、暑病的区别。病因相同,发病时间不同,那看来是由于人的体质问题,由于人体质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有春天发的,有夏天发的。至于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必瘟病的问题我们前面讲过了,冬天感受寒邪,同由于冬天养生不当,阴精不足,冬不藏精。所以到春夏,阳热之气上升的时候,人体的阴精,不能与外界的阳热之气相适应,而出现温病和暑病。同时后世讲伏邪理论的温病学派,所谓伏邪为病,也确实只有春温和伏暑两个病,别的病没有说伏邪的。就春温和伏暑是温病学派当中的所谓伏邪为病的这样两个病,这里不也是温病吗?温病看来是先夏至日者,夏至以前是春温之病,夏至日之后发的是伏暑之病,那是从伏邪的角度考虑。当然春天发的还有风温,夏天发的也不见得都是伏暑。这只是说,一,是由伏邪所致。第二,是结合全句,“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广义伤寒,也就是冬日感寒,为伤寒,冬天感受寒邪的寒,叫做狭义伤寒。春日、夏日感时,感受到时邪,分别为温病和暑病,这是第二个理解。也就是说,温病和暑病皆伤寒之类。所以第二个理解,也就是说,把这个温病和暑病,呼应本篇的第一句话,温病、暑病皆伤寒之类,中间讲了一个热病问题。伤寒有五嘛,其中就包括温病,暑病,湿热,它都包括里头去了。所以这一句话,可以呼应本篇的第一句话。不过在[理论阐释]中间,又提到了暑和温的问题,是个温度高低。以发热轻重而言,温病发热较轻,暑病发热较重。而且引了高士宗的注释,说:“温,犹热也,暑,热之极也”。从理论上说可以,其实温病发的温度不见得低,当然暑病一般都是高热,温病确实有的温的不是那么太高,但是也有的很高。所以这句话的理解,即使我们教材这么写了,我建议各位也不要理解太机械了,发到38度的那就是温病,发到39度就是暑病,那温病不许到三十八度五,不见得,理论上一般说是可以,但是真正到实践当中,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中暑了有明显的原因,受暑了病因是非常清楚的,而且有一个季节问题,别的时间中不了暑。当然你说在高温作业下的环境,那是另外一回事,那也可以有中暑的症状,虽然是冬天,但是他的所工作的环境特别高温,特别热,他也可能出现中暑,在古代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在临床上,就应该结合临床表现来辩治。

   下面看[临证指要],关于暑病的治疗。暑病的治疗其实一方面是要清暑,同时要注意益气,既要清暑又要补气,其实注意这个就是了。暑,是阳热之邪,容易使人大汗,大汗之后就容易伤阴,同时也伤气,阳气也随着汗液外排了,所以只注意那那个出汗了,没有想到阳气也会出现因此而虚的现象,那是临床上的失误,所以要注意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在以前也讲过了,说:“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还有印象吧?是《阴阳应象大论》的话吧?“寒伤形,热伤气”。暑也是热之类,暑热它就伤气,因此治暑病要清热,因为暑是热邪,清暑热。同时,要益气,因为暑伤气了,这是治疗的根本法则。而且咱们教材上也提出来了,治疗当以清热涤暑,益气生阴为大法,清暑益气汤为常用之方。其实如果益了气,又清暑了,汗也不会再出了,有气了汗就不会大出了。暑热一去,再加上气再充足了,热度退了,汗也不会再出了。如果气不恢复,那汗还在大出。汗再大出,阴阳俱脱,那又是危险了,所以清暑益气治疗暑病的基本法则,其道理就在于此,本篇就讲完了。

   下面看病证的第二节,《素问.评热病论》。评,是议也,评议的意思。吴昆说:“详论谓之评,又言得其平也”。在《素问吴注》,吴昆解释这个篇名的时候他又说:“详论谓之评,又言得其平”,就是公允也叫评,评论本身就得公允,不公允怎么叫评论呢?评议,本篇评议了阴阳交。劳风(劳累受风)、肾风,还有风厥。阴阳交、劳风、肾风、风厥,这四个热病的病理变化、预后吉凶,邪正消长的规律,这几个病都属于热病,评论了或者叫评议了这四个热病的病理变化、预后吉凶、邪正消长的规律,所以叫做“评热病论”。还有一个意思,这个题目就是除了前面《热论》上所讨论的叫做热病之外,温病、暑病、六经热病、两感热病,除此之外,这四个病,也有发热的现象,因此也可以列为热病的范畴,这四个病它也有发热的症状,也可以列为热病的范畴,所以叫评热病,评一评它,和前面《热论》所说的有所不同,这是关于篇名问题,本篇就讲了这四个病。第一段,是论阴阳交的症状、病机与预后。读一下这一段:“黄帝问曰,有温病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歧伯对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帝曰:愿闻其说。歧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无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这一段是讲的阴阳交,这个病的病机、症状,还有预后的问题。“有温病者,汗出辄复热”。一般的热病,汗出之后热应该退,可是这个病,汗出之后又发热,立刻就发热。教材有注释,辄,立刻的意思。汗出之后马上就热,这是一种疾病的表现,这个表现是个很危险的表现。不但有热,同时脉还“躁疾”,脉跳得很快。“躁”,就是很不平和,不缓和。“脉躁疾”,也“不为汗衰”。热不为汗退,“脉躁疾”也“不为汗衰”出汗之后一般说脉也应该静,它不静。再有呢?还有“狂言不能食”。语言狂乱,说明神志已伤,同时又不能进饮食,就是这样一些症状出来了,这是很危险的症状,这叫什么病呢?“病名为何”。歧伯回答说,这个病叫做“阴阳交”。“阴阳交”的意思,在于阳邪与阴精交结不解,阳热之邪与人体的阴精正气,相结合在一起,而不能解开,交结不解,所以就叫阴阳交。同时,这个也说明阴阳交结不解,说明正气就战胜不了邪气,所以病是危险的,因此说“交者死也”。阴精也阳热之邪交结在一起,脱离不了了,“交者死”,危重了,正气不能胜邪。

   “帝曰:愿闻其说”。想听一听这个阴阳交的病机是怎么回事,其病机如何?歧伯回答说:“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人所以出汗,汗是什么?汗是水谷精微所化。汗本身就是津液所化,而津液又是水谷精微所化。所以“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这个“今”是指一般而言,一般认为怎么样呢?邪气与人体正气相互交争而出汗,这种现象是正气盛,而邪气退却的一种现象。比如一般的外感病,发热恶寒,吃点药下去,汗一出,邪气退了,正气恢复了,一般的是这样,那病也就很快痊愈了,这是一般来说,是“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如果是“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发高烧的病人,感冒了,发烧了,吃点药一散,汗一出,体温退了,体温退了就平静了,热就退了,同时也可以能进点饮食了。所以说,“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又热起来了。这个“热”是什么热?是邪热。是什么?是邪气又胜了它才热。所以说“复热者”是邪气又胜了。“汗者,精气也”。刚才说了,汗者就是水谷之精气。同时这个汗如果又发热再出汗,“精气也”,是精气失也,精气就丢失了。复热是邪气胜,汗出是精气丢失。“今汗出而辄复热,是邪胜也”。汗出之后又继续发热,那不就是邪气胜吗?这主要是强调的邪气胜。下边就说正气衰了,汗出本来就是伤了正气了,又有了“不能食”,“不能食者”,胃气败也。所以说“精无俾也”。“俾”是补益、补助。不能食,后天之本绝了。所以精气,气血精液都没有来源了,没有所补助了,所以“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倾,就是倾倒,就是死亡,这里所指的,这个疾病停留在体内,不能去掉,要能去掉不就是病好了吗?它就不是交结在一起了。因为交结在一起了,所以“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他的寿命很快就要完了。

   下面又讲了,“且夫《热论》曰”,《热论》上也说过这个问题,谈过类似的问题。《热论》教材注释说,指的《灵枢.热病》篇,有相类似的记载,所以说“《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汗出,同样的,上面不是讲脉躁疾吗?汗出之后脉还躁盛,同样说明邪气盛,邪气盛,脉才躁盛。若汗出脉静那就正常了,汗出脉不静说明汗出之后邪气未退,仍然很盛。“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现在看到脉与它的汗不相应,汗出之后脉没有平静,所以是不相应的,这说明正气不能胜邪气,不能胜病邪,所以叫“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这还不能说明是很危险的问题吗?下边又谈到三死一生的问题,现在休息一下。

分享:

4

喜欢

0

赠金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