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问诊单

 图书 馆员 2017-02-13
中医问诊单

填写方法:符合自己症状的用红色标出 ,请仔细填写,或将符合自己症状的选项留下,其他不符的删除并保存文档。越详细辩证也越准确,文件名修改添加后缀,如“中医为王问诊单-张三”,保存后用离线文件发回!
中医治病,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根据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症状体征叙述的具体准确,是辨证无误的基础。为保证咨询切合你的病机,诊断准确,请按照如下内容提供详细资料:
一、 基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婚否: 民族: 职业: 
身高: cm 体重: 公斤
地址: 电话: 
二、病证简述(附中医病历)
主诉症状:
西医诊断病名:
发病经过:(按时间顺序叙述,越详细越好) 
用过哪些药物:
是否做过内脏手术:
既往病史:曾经得过何种疾病?何时何地?如何治愈?有无复发?
家族病史:
三、头面症状 
1、面色:(重点叙述气色有无异常,是光泽明快,还是灰滞暗淡)
额心和鼻头颜色:(青、黄、红、白、黑) 
面颊颜色:(青、黄、红、白、黑)
2、声音:声音洪亮 、声音细微、声音沉闷、不愿说话、 兴奋欲言
3、头:( 头痛 、眩晕 、麻木 、昏、沉重 )
4、眼(左右):干涩、昏花、眩晕、流泪、目痛、目胀、目痒、红肿
(视力、白睛色青、色黄、有血丝、有瘀斑、有黑点、眼下色青、眼皮肿、瞳仁色灰)
5、耳(左右):耳鸣、耳聋、耳痒、耳痛、流水 
6、齿:整齐、龃龉、有缝、颜色、齿痛、齿胀、齿酸、活动、有斑、咀嚼无力
7、口:口苦、口干、口酸、泛酸、口臭、口甜、口咸、口中无味、口腔溃疡、口中流涎
口渴:口渴者喜凉喜温?是否饮不止渴?不渴者,有没有只想漱口不想咽下的情况?
8、鼻:(鼻塞、流涕清稀、流涕黄稠、鼻涕腥臭、鼻子发干、流鼻血)
9、咽喉:咽干、咽痛、咽痒、吞咽困难 
四、胸腹症状
心胸:胸满、胸闷、胸痛、心慌、心悸、心烦、发紧、心区闷痛、绞痛、早搏、血压、心率、气急、气喘
心下(胃含食管):痛、满、闷、堵、胀、热、冷
乳(左右):乳胀、乳痛、增生、肿块、乳出
胁肋(左右):胀 痛 隐痛 刺痛热 凉 
两胁(左右):痛、胀
腹(脐上):胀、满、痛、隐痛、刺痛、肿、硬块
小腹(脐下):发凉、发热、胀、痛、膨隆、肠鸣、 腹部有无静脉曲张
外阴:(肿 胀 痛 痒 热 凉 如烧 坠胀 挛缩 白斑)
五、项背症状
项:(僵 痛 酸重 不能转动)
肩(左右):痛 凝 沉重 萎缩 凉 热 
臂(左右): 痛 麻 木 胀 酸 颤 凉 热 
腰背:(疼 酸 重 背寒 背部如压大石) 
背:(痛 酸 重 胀 寒 热 )
腰(左右):酸 重 痛 胀 寒 热
六、大小便
大便:(溏泻、便秘、 恶臭、 粘腻、 下血、 干、 湿、失禁、色黑、色黄、色白、多、 少、次数)
小便:(频尿、尿急、尿痛、清白、 黄色 、红色、白色、 不畅 、淋沥、不禁 、 血尿 、 多 、少)
七、四肢症状
四肢:手脚冷、 手脚暖和、手足心发热
手(左右):手凉、手心热、手干燥、手出汗、手麻、手颤、指痛、甲痛、萎缩 
腿(左右):凉热?痛否?内侧外测?筋紧否?无力否?骨发空否?站立觉累否?是否静脉曲张?痛 酸 重 麻 木 肿 胀 僵 软 凉 热
膝(左右):痛 肿 凉 热 软 骨痛 无力 
足(左右):凉热?麻否?跟痛否?足和足跟或足趾:痛 胀 麻 木 软 凉 热
八、饮食起居
问饮食:(感觉饿吗?有欲望想吃什么特别的食物或是喜爱什么味道的食物?或是不饿,完全没有胃口)
饮:(多 少 喜凉 喜热 喜温 喜酸 喜辣 喜苦 喜咸 喜甜 )
食:(多 少 喜米 喜面 喜粥 喜油腻 厌油腻 厌食)
问睡眠:(睡眠如何?是否一觉到天亮?是否每天定时会醒?如果会醒,是几点会醒?是否多梦?等等) (多 少 失眠 多睡 多梦 噩梦 易醒)
问房室:有 无 多 少 阳亢 阳痿 早泄 手淫 曾堕胎或流产
问体力:(精神好吗?还是一直疲惫中?早上起床时,是精神奕奕呢,还是无法起床呢?精神能够集中吗?)
问寒热:(平时觉得身体很热还是很冷?手脚冰冷吗? 畏寒怕冷、惧热怕暖、低热 、高热)
问汗:(容易出汗吗?会半夜盗汗吗?会时常流汗不止吗?大汗淋漓?还是不出汗的身体呢?) 
问七情:(喜悦 愤怒 忧郁 思虑 悲伤 恐惧 惊悸)
九、其他
局部病变(皮肤病、疮疡、外伤患者需填此。包括局部颜色、肤温、有无肿胀、肿块、质地等)
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乏力倦怠 头重脚轻 少气懒言 嗜卧 厌卧 半身不遂 时冷时热 长期低烧 
淋巴节肿大 胸骨刺痛 站立觉累 骨发空 骨发热 梦遗 早泄 阳痿 不孕 
发热 出汗 怕冷 怕风 怕热 哮 喘 咳 气短 有痰 打嗝 呕逆 
恶心 腹泻 便血 尿血 吐血 鼻血 牙龈出血 烦躁)
(发热 出汗 怕冷 怕风 怕热 哮 喘 咳 气短 有痰 打嗝 呕逆 恶心 腹泻 便血 尿血 吐血 鼻血 牙龈出血 烦躁 肢体震颤 肢体僵硬 乏力倦怠 头重脚轻 少气懒言 嗜卧 厌卧 半身不遂 时冷时热 长期低烧 淋巴节肿大 胸骨刺痛 站立觉累 静脉曲张 骨发空 骨发热 梦遗 早泄 阳痿 不孕 ) 
十、舌象与脉象
舌象(重点叙述舌质和舌苔变化):
舌体: 淡白、 鲜红、肥大、 瘦、滑湿 、干燥、有裂纹、舌尖红
舌苔:有苔、 无苔、 白苔、 黄苔、 黑苔 、苔厚、苔薄、苔腻
脉象:
( 左:快 慢 有力 无力 粗 细 浮 沉 松 紧 停顿 时快时慢)
( 右:快 慢 有力 无力 粗 细 浮 沉 松 紧 停顿 时快时慢)
十一、妇科
1、月经:(初潮年龄、先期、后期 、多 、少 、暗 、红 、淡)
上次行经日期:
月经周期(指二次月经中间相隔的天数):
出血量及行经天数:(量多 量少 暗 红 淡 有无血块 浓稠 清稀 经期长) 
痛经程度和部位:(厉害 一般 轻微;痛在小腹中间还是两侧或是整个小腹)
疼痛性质:(遇寒加重 遇热加重或遇热减轻 刺痛 胀痛 绞痛)
2、白带:(有 无 多 少 白 黄 红 腥 臭 )
3、有无外阴瘙痒、下腹疼痛
4、孕产次数:(包括人流、药流)
盆腔包块者应说明发病时间、疼痛部位、医学检查结果显示包块的大小;
腹痛者请描述发作时间、疼痛程度、频率、发作诱因或其他症状,腹痛发作部位,伴发症状等,治疗情况;
婚姻史:结婚年龄或再婚年龄,丈夫健康情况。不孕症者,须描述*生活情况。
孕产史:初孕年龄,孕产次数及每次孕产期有无感染、难产、大出血等异常情况。
做过什么西医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附一:西医检查结果
血液、大小便化验结果、血压、心电图、B超、CT等和一般检查结果。 
肝病患者尽量附上乙肝二对半,肝功能和HBV-DNA化验单以及肝胆B超检查结果。
有条件的发一张全身和舌苔图片。

小儿问诊单
填写方法:符合自己症状的用红色标出 ,请仔细填写,越详细辩证也越准确,文件名修改添加后缀,如“中医为王问诊单-张三”,保存后用离线文件发回!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患儿性别:
年龄:
发病时间:
精神状态:
食欲如何:
是否发烧:
舌苔颜色:
大便次数、质地:
小便次数、颜色:
有无咳嗽:
如有痰请说明颜色:
有无反胃、烦躁:
是否出汗、是否怕冷:
已经用药请说明:
喂乳情况:母乳为主、奶粉为主、两者等量。
高体重情况:正常、偏瘦,偏胖,较高,较矮。
是否有继往病史:
其他特别症状请详细说明,越详细辨证也越准确

舌苔照片:

中医临床格言122句
作者/古代医家

1.疔疮先出血,内毒以寒泻。

2.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3.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痢无补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癍是阳明火毒。

9.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10.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1.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2.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3.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4.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15.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7.亢则害,承乃制。

18.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19.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0.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1.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2.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3.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41.外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4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3.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4.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45.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6.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毒治病十去其八。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到血直须凉血散血。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火动风生热,筋挛脉急,风煽火炽,而炽乱神迷,外

窜经脉则成痉。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6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叩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胀在腹中,痞在心下,胀有形,痞无形。

72.一切气病用气药不效,少佐芎归血气流通而愈。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人身无倒上之痰,天下无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气。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足太阴痰厥头疼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虚风内作非

天麻不能除。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10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2.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103.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104.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105.四季脾旺不受邪。

106.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07.气证饮水,血证不饮水。

108.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109.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110.血之为病,上焦瘀血小便必难,下焦瘀血小便必自利。

111.一切血症,日轻夜重,一切气症,日重夜轻。

112.一切火症,心急潮热,一切水症,胁硬心下怔忡。

113.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114.凡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115.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116.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117.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118.昼则安静,夜则发热、烦躁,是阳气下陷于阴中也。

名曰:热入血室。

119.夜则安静,昼则恶寒,是阴气上溢于阳中也。

120.昼则发热、烦躁,夜则发热、烦躁,是重阳无阴,

急泄其阴、峻补其阳。

121.昼则恶寒、夜则烦躁,饮食不入,名曰:阴阳交错者死。

122.内侵膻中则为厥。


中医是有关“人”的医学

杏林中医堂吴医师:中医与其他医学的最大不同就是以人为本,通过传统中医诊疗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与病人的亲切交谈,详细询问生活习惯、饮食规律、工作环境等等,解析致病原因,深刻体会病人的心情,对致病因素剖析透彻淋漓尽致。病人的倾诉得到了重视,情绪得到了宣泄,时常还没有开始着手治疗时,病情已经好了一大半,再配合针药并施等手段,祛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当治疗过程中偶有反复,病人也能够理解反思并配合医师找出原因,而不是闹情绪或者积累爆发最后发展为医闹。

已故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陆广莘老教授曾反复强调:中医是生生之道,生生之具,生生之气,收生生之效,谋天人和德的一个医学体系,他认为中医学的核心是有关“人”的一个医学,与西医不同。我非常同意陆老的观点。中医与西医学都在研究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与健康维护的方法,但研究的切入点不同。

人们在研究任何一类运动的规律时,都会涉及三个要素:物质,能量与信息。由于研究的切入点不同,思维模式不一样,所采取的方法、技术就有很大的不同,所取得的结果则从不同角度揭示和解释了生命活动的规律,建立了各自的维护健康的方法,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从物质角度切入。在“还原论”的指导下,从研究物质的本源、结构、物理特性等入手,往往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的本源出发把事物运动的规律搞清楚。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分离、鉴别的方法和技术,从事物整体到它最小的物质组成。其研究的结果,可以揭示事物运动的物质本源,再根据对事物运动物质本源来寻找把握、调节运动的方法。

从信息角度切入。“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那么信息是什么?有关“信息”的解释很多,我推崇北京邮电大学钟义信教授的解释: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即事物运动呈现在空间上的性状和态势,以及这种性状和态势随着时间变化的过程和规律。信息有本体论信息和认识论信息之分。本体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自我呈现;而认识论信息是主体对事物运动状态与方式的描述与概括。事物运动离不开物质和能量,同时必然会有表现在外的运动状态和方式,根据这些外在的表现就可以测知事物内在运动变化的规律,所采用的方法只能是观察、类推和求道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可能告诉你运动的物质本源是什么,物质基础是什么,但可以告诉你如何来驾驭运动。对于事物的运动来说,前者可以告诉你“为什么”,后者可以告诉你“是什么”,但往往在现实世界中,只要知道“是什么”就足以满足人们最主要的需求了!

中医和西医两个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和健康保障方法的学科,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但由于研究的切入点不一样,角度不同,思维的观念不一样,方法论不一样,所以反映在世界观、价值观就不同,研究的结论也就不同,建立的健康保障方法就有很大区别。简单地说,西医学是从“人体”即物质切入的,往往关注的是“人的病”,中医是从“人”及人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切入的,更加关注“病的人”。西医主要从“人体”切入研究人体的物质本源,要紧紧依靠现代先进发达的科技手段。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西医学也不会快速地向人体的微观层面发展。西医学的进步,也是近一两百年来现代科技进步的具体体现。可以想象若没有显微镜、没有电子显微镜,没有X光机、CT、B超,MRA等这些先进、无创的人体结构的探测技术设备,没有对微观物质生化变化的检测设备,西医学的发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西医学在诊断上对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理”结果往往是最主要依据,最后说了算。而传染性疾病最后诊断要找到病原体,若找不到病原体,起码得找到人体内相关的抗体以及病原体的传播途径等,总体上看诊断要找到客观的“物质”依据。从人体“物质”入手,就很容易找到患某一疾病的同质总体人群,在进行临床研究时,可以从同质人群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做研究,有了结论再外推到总体去,这么一种结果别人可以重复,干预与疗效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所以是科学的。当然要拿出大家信得过的高质量证据,还要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首先过程是规范、严谨的。西医学认为这才是科学的理念,才是有价值的。

中医学是从“信息”的角度切入,来研究和把握人生命活动变化规律,并建立了其健康保障的体系的。也就是从“人”外在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的观察入手,“以外揣内”,应用医者的感官,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充分收集患者的临床表现,然后依据已有的理论和知识,对所收集的患者“运动状态和方式”进行分析理解,推求出内在的变化规律,再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做出诊断和干预的决策,而患者干预后的反应,是进一步进行干预调整的重要依据。就这么一套很简单的方法,是从时空两个维度既关注患者空间上呈现的性状和态势,还关注随着时间变化的过程和所呈现的变化规律。同时中医还有个最大的特点,是把干预和人体的状态变化关联起来看。这就是所谓的“神农尝百草”的方法,结果告诉你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干预,患病的人会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告诉你如何驾驭人的健康,即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但这种方法并不能告诉你“证(运动状态与方式)—治(干预)—效(干预效应)”关联的物质本源,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种方法因为是要通过“人”的运动状态和方式来进行研究,所以必然是一种“整体观”,即便看到的局部,也反映的是一个整体的状态。同时,“人”的运动状态离不开人的生活环境、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文、哲学等,所以中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哲学的融合,二者不可分离。正由于信息有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区分,在中医学中,医者往往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方法,中医人才培养方式,中医古籍、学术流派等在中医发展中的特殊作用等中医不同于西医学的独特特点与中医优势。

既然中医的特点在于回答“是什么”,我们就不要失去自我,陷入渴望和追求回答“为什么”之中去。本来我们这个学科不是回答物质本源是什么的,但我们现在都要去追求这个东西,为什么追求呢?我们又陷入西医学研究的方法里去了,认为只有把本源说清楚了才是科学,所以大家都渴望找到本源,好像想让大家接受中医的话,只要把我们中医说清楚了,把本源说清楚了,我们就是科学了。回想一下,我们在寻求中医证候、中医理论的物质基础、物质本源的研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从最终的效果看,似乎对中医辨证论治能力提升的帮助并不明显。目前,中医药领域“优势特色淡化,学术停滞”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我想,我们还是回归到我们自己的路上来,要“理论自信、方法自信、疗效自信”,中医的这条路有非常大的优势,它不需要知道物质的本源,不需要确定疾病的“病理”或“病原体”,不需要依赖对抗性的干预方法和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所以在新发突发传染病、疾病的早期,在慢性病终身的康复治疗中,无论从效果还是从卫生经济学方面,都有明显的独特优势。


每天学中医——中医把脉的原理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谓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谓不孝。


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想知道?往下看!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为什么中医把脉要把两只手呢?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
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停跳。
一、浮沉
浮沉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
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另一种就是把脉的时候,只明显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这也叫浮;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
为什么脉会有浮沉之别呢?
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二、力度
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医生们会搞一些“小动作”。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要用指头感受脉对手指的抵抗力。按下去的时候,感觉脉很硬、很实、反弹力度很强,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要是手指按下去没遇到多少抵抗,“你爱按哪儿按哪儿,爱怎么按怎么按,我不反抗!”,甚至稍一加力,脉就没有了,那这个脉就是没力量,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的力度是偏弱还是偏强。
那么有没有力又代表什么呢?
有力,代表正气实,但如果邪气跟正气有一拼,中医通常就会说邪气实,正气还行,照着邪实去治就可以。没有力就代表正气虚,治疗上首先要补充、扶助正气,正气足了,自然能够与邪气交争!
从治法上看,有力的脉,中医常用的是攻、泄之法,比如麻黄汤证,要求的是脉要紧,承气汤之类的,要求脉要实,这个紧啊、实啊,说的就是要有力,如果脉无力用了这些方剂,就会使病人虚脱,昏死过去!
无力的脉中医通常要用补法,比如桂枝汤证的脉缓,四逆汤证的脉微弱,都是无力的脉,不能攻下,只能补养。至于要用多大的药量,攻之中要不要加补的成分、补之中要不要加攻的成分、加多少,就要从脉的有力没力的程度上去分析判断。
三、粗细
只知道脉的力度还不够,还有一个小动作,用指头从拇指一方向尾指一方、再由尾指一方向拇指一方这样水平来回地小心按摩或推摩几下,感知脉管的宽度,通俗的说就是看看脉有多粗大或者多细小。
因为正气津血足了,要流动,要往外输送,不仅力量会大,要求输送管道(血管)的空间也得大,否则正气足了但空间不够,不能及时地往外送。所以仲景说“阳明脉大”,阳明是多血多气的,要输送它,脉管就得大。以此类推,“细”当然就是气血不充沛了。
但这里有些特殊情况,临床上常有脉大而无力或脉小而有力的例子,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气血的偏盛偏衰问题了。
气血是互为阴阳的两个东西,气主要管输送,把血灌输到全身,所以它属阳,主动、主扩张;血属阴主滋养,它有个很实在的形体(液体),看得见摸得着;脉的力量或粗细是气血共同的功劳,但血侧重于脉的力量,气侧重于脉管的粗细。它们都强,脉就粗而有力;都衰,就细而无力;气衰血强,脉就细而有力;气强血衰,脉就粗而无力。所以粗细还要有没有力气连着一起看才行!
中医就是根据这个判断该用气分药还是该用血分(阴分)药。比如,现代人常说阴虚、要养阴,吃阿胶、喝首乌汁之类的滋阴养阴药,但如果你的脉细,吃这个就很可能会长痘痘;有的人喜欢吃补气药,人参、黄芪,但如果你的脉粗,吃了就会上火、失眠、烦躁。当然,这也只是一般的规律而已,中医用药还要考虑很多细节,这里不多讲。
四、快慢
脉跳多快算正常?《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就是说一个正常人,呼吸节奏是固定的,一呼一吸之间,脉应该跳四次。
说得好象挺简单、挺实用,但实际上很难把握!人呼吸有快有慢,究竟以谁的为标准?西医在这方面的研究给了中医很大帮助。
据西医的研究结果,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脉的跳动频率是在每分钟75次左右,老年人会相对慢些,年轻人会相对快些,婴儿更快。有了这个标准,快慢就好定了:没能达到标准次数的,就叫慢;超过标准次数的就属于快。
判断快慢有什么意义呢?《难经》有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就是说:快,表示机体的抗病自保系统处在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慢,表示抗病机能已经相当疲惫,进入了一种消极、被动甚至是想放弃的状态。 中医根据脉搏的快慢选择治疗策略,快,就积极配合袪邪,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弹药!慢,就先考虚扶正,不急于攻邪。它自己都不想战斗,硬把粮草弹药塞给它逼它上前线,到时候不是投敌就是做逃兵,先做思想工作,激起它的战斗情绪。 五、停跳,很危险!
停跳,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脉“开小差”了,分三种类型。
1.有规律的停跳
比如,跳五下停了,停完再跳,又是跳五下就停了,很有规律。这种脉象必然会伴随这些症状:心悸明显;胸闷;手脚发麻;头晕眼花;眼睛发胀。不一定全有,但胸堵、心悸是必有的。
这种脉象说明:“这个病人有心脑血管的问题,至少目前心或脑的供血情况有异常!”这是一个警告,如果不理会它,就可能出更大的毛病,轻者晕厥,重者中风、脑溢血,更严重就是猝死!
这种脉象青壮年人比较常见,一般是疲劳过度、消耗太过,例如连续熬夜工作,超长时间玩电脑打游戏、打麻将,又或者是下利的病人利得太厉害了,吃发汗药吃过了吃错了,大汗不止,出现虚脱的表现。一般比较容易恢复。
2.无规律的停跳
上面是有规律的停跳,这回规律也乱了,节奏也没了!这次跳一下就停,下次跳三下才停,没有规律。这个脉一般老年人比较多见。它同样具备上条说的那些伴生的症状,而且更严重,有的还有呕吐,一般还有高血压的问题。这个脉就得赶紧治疗了,中风、脑溢血、猝死的风险相当高!
3.无规律+变速停跳
前两种停跳在停的前后,脉跳动的速度是一样的,但这条连速度都变了,它原来如果是快的,停完再跳,可能就变慢了,而且还可能连力度都有变化,时而有力时而无力。这个脉一般出现在须要抢救的危重病人身上!见到这个脉,中风、脑溢血、猝死这些情况基本上已经发生了,如果抢救无效,就得下去跟阎王爷打麻将了!

“浮沉、力量、粗细、快慢、停”是把脉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诊脉最最基本的功夫。这里讲的很粗浅,看懂并不难,但想要熟练掌握,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所以对类似“三分钟学会把脉”的鬼话千万别当真。想深入学习中医把脉的朋友,这里有一些参考书目,大家可以自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