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软镜手术后的肾周血肿:风险到底有多大?

 super073 2017-02-13



    随着输尿管软镜手术在治疗复杂结石和高危患者领域的适应症不断扩大,接受输尿管软镜手术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与软镜手术相关的一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日趋增加。肾周血肿就是其中一种.英国的医生对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出现肾周血肿(PRH)的发病率、易感因素、治疗方法以及长期后遗症情况进行了探讨。

    作者对1980年到2016年9期间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出现肾周血肿(PRH)的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回顾分析以及荟萃分析。文献检索范围涵盖PubMed、EMBASE、CINAHL以及Cochrane循证医学图书馆中的英文文献。

    共检索到210篇文献,其中有7篇(涉及8929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出现肾周血肿(PRH)的发生率为0.45%(40名患者,不同研究中PRH的发生率为0.14%-8.9%不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岁,平均结石大小为1.7厘米。关联因素包括中度及重度肾积水,肾皮质变薄,手术时间过长,高血压以及术前尿路感染(UTI)。


    治疗策略主要有保守性的输血及抗生素治疗(n=22,55%)以及经皮穿刺引流(n=11,27.5%)。共有7名患者(17.5%)需进行手术干预。2名患者接受了急诊血管造影,其中1名患者接受了开放性肾切除术。3名患者接受了开放性手术以清除血凝块。1名患者因重度肾积水接受了肾穿刺造瘘治疗。1名患者因支架移位接受了手术治疗。1名患者在接受血管造影及肾切除术治疗后由于多器官衰竭死亡。

    作者认为:虽然输尿管软镜术后出现肾周血肿(PRH)的概率很低,但是肾周血肿(PRH)还是一种潜在的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的并发症。不过,大多数肾周血肿(PRH)病例均可进行保守性治疗。临床上控制血压与术前尿路感染(UTI)、降低肾内压、缩短手术时间均可降低PRH的发生风险。

----Whiteht L A, Somani B K. Perirenal Haematoma after Ureteroscopy: a systematic review[J]. Journal of Endourology, 2016 (j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