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疮家不可发汗【106期】

 医承有道 2017-02-13



今日练习


张某,女,42岁。


患者因上环后月经量过多,逐渐出现腰脊酸痛,眩晕头痛,尿频数,咳则遗尿。于是取环,取环后除经量减少外,其余症状仍在。滋补脾肾,症状多可减轻。


冬季将至,气温下降,患者外出感寒,导致恶寒,欲加衣被,无汗,不发热,鼻塞,流清涕,吸入冷空气后会流大量眼泪,口干,然不欲饮水,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处方:____汤。一剂。(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药后微汗出,诸症解。后服补肾健脾药善后。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黄汤


上一期:国医大师邓铁涛经方治疗肝硬化经验分享【105期】


上期原医案


沈某,男,30岁,忻口石料厂工人。


作业中不慎被巨石砸碎腰脊,致高位截瘫,脱肉破胭。因护理不周,形成褥疮,腐肉紫暗,脓血稀薄,沾染床褥,臭气熏人,其状甚悯。


过午发热,已逾七日。体温达39℃,无汗,恶寒,背心寒凛,双被严盖犹冷不止。服扑热息痛片仅有暂时之效。


定时发热之症,余多用柴胡剂取效;日晡潮热,则需承气汤以治。今患者目不眩,口不苦,咽不干,舌红润,脉不弦而浮,亦无汗出蒸蒸等胃家实之状。知邪未入少阳、阳明,而仍在太阳,故柴胡剂、承气汤不中与也。


风寒袭表,腠理密闭,治当麻黄汤汗之,然体质虚弱,汗之恐生变证,而不汗则邪无出路,举棋不定之际,猛悟七日未传经者,正气可支故也。遂拟原方以治,务于未前服之,以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也。


麻黄10g,桂枝6g,杏仁10g,炙甘草6g。一剂。


二诊:药后大汗出,热遂解,次日过午,热再未潮。


按:此发热为伤寒太阳病,非褥疮感染引起。恶寒,无汗,脉浮为之明证,故投以麻黄汤,汗出淋漓,热即退。


李映淮老师评语:大论“疮家不可发汗”,即指本方而言,恐有伤津、亡阳之弊。此例有严重褥疮,应属本方之禁忌,不能因治愈本案而有疑于“疮家不可发汗”之训。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伤寒论》第85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痙。


各家论述


《医方考》:麻黄之形,中空而虚,麻黄之味,辛温而薄;空则能通腠理,辛则能散寒邪,故令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气;入甘草者,亦辛甘发散之谓。


《伤寒来苏集》:麻黄色青入肝,中空外直,宛如毛窍骨节状,故能旁通骨节,除身疼,直达皮毛,为卫分驱风散寒第一品药。


然必藉桂枝入心通血脉,出营中汗,而卫分之邪乃得尽去而不留,故桂枝汤不必用麻黄,而麻黄汤不可无桂枝也。杏为心果,温能散寒,苦能下气,故为驱邪定喘之第一品药。


桂枝汤发营中汗,须啜稀热粥者,以营行脉中,食入于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故尔;麻黄汤发卫中汗,不须啜稀热粥者,此汗是太阳寒水之气,在皮肤间,腠理开而汗自出,不须假谷气以生汗也。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