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的得名 有人说风湿就是风吹到哪个地方,就疼到哪个地方。中医里有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从名字来看,是不是风湿病指由风和湿两种病邪引起的疾病? 上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免疫的介入是风湿病的原因,故而风湿病的医学全称叫“风湿免疫性疾病”。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风湿病主要归因于致病性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异常活化、增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多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自身抗体等。 风湿病并不是由于免疫力低下导致,而是免疫紊乱,患者体内存在着较强的自身免疫反应。免疫系统相当于人体的军队,在正常情况下,保护我们,起到防御外界的细菌等有害物质入侵的作用。在疾病状态下,免疫系统开始攻击自己人时,这就是紊乱了,导致风湿病的发作或加重。 寒冷、潮湿只是风湿病的诱发因素 刘大爷对女儿说:“唉,我今天膝盖有些痛,估计要下雨了。”还真的很准,果然很快下雨,一旦雨过天晴,老人的关节就不疼了。刘大爷家在广州,天气潮湿,回南天的时候墙和地板都能出水,他觉得风湿病是居住环境潮湿所致。 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张晓说,风湿病可发生在各种气候环境中,即便是在广东沿海地区,发病率和其他地区相比,也没有明显的差异。 寒冷、潮湿并不会直接导致风湿病,但的确是风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因为当人受凉受寒反复发生感冒、气管炎、鼻炎、中耳炎、扁桃体炎时,可致免疫系统紊乱。而且,空气寒冷、相对湿度大,会使患者症状加重,如关节更疼一点、更僵硬一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风湿科调查了不同天气状况对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肌纤维痛综合征关节疼痛的影响,发现78.5%病人说对天气变化敏感。
风湿是慢性病,需要长期规范治疗 老年人聚在一起聊到风湿的症状,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风湿不是什么大病,痛得厉害时贴贴膏药、敷敷暖水袋、吃吃止痛药,注意身体保暖就可以了。 事实上,这个病不是吃点药就能马上好的,它跟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慢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规范治疗。单纯的止痛药只能减轻症状,并不能控制疾病的进展,最后将使风湿病一步一步恶化发展而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十多年前,老百姓称风湿病为“死不了的癌症”。因为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病情难以得到控制,令人痛苦万分。现在不同了,各种新药相继研发,只要正确认识风湿病的发生发展,遵循医嘱规范诊治,就无须再害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好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药比西药好,西药副作用大,中药副作用小,风湿病应以中药治疗为主。 抗风湿中药中有些药毒性很大,例如雷公藤可抑制生殖功能,盲目应用后果严重。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黄建林经治的病人中,有多位20多岁的女士,因在某地服用中药汤剂治疗半年左右后出现了停经,到妇科就诊,结论是卵巢早衰。西药是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但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服药,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风湿病绝大多数是免疫性疾病,要想阻止免疫伤害的脚步,不可能完全靠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邱联群直言:“对风湿病,正规中医院基本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广东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张晓说,诊断风湿病方面,西医的实验室检查全面、客观,诊断快、精确,西药对抗免疫紊乱的效果好,她不反对患者用中药中医,但强调西药不能停。 近年来风湿病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多数患者在规范、系统、有序的治疗下完全可以控制病情,达到临床上缓解,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风湿病的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一般三个月到半年可得到控制,长的需要数年或更长时间。及时就医、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是控制风湿病的根本所在。 中医和西医治疗风湿病各有所长。中医中药对免疫的作用及机理不明,故在治疗上作为辅助,泡脚、热疗、推拿、按摩、针灸、贴膏药,有助于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调整代谢。绝大多数风湿病都需要西医治疗,主要是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抗风湿药,关节腔积液者及时给予穿刺抽液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以及外科手术。现在还有生物制剂,这是近十多年来风湿免疫领域最大的进展之一。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早期用生物制剂。如果说普通的抗风湿药物如机关枪般扫射一些紊乱的免疫反应,控制疾病病情,那么生物制剂犹如导弹般指向疾病发病过程中某个重要环节,药效快、治疗效果比较好。生物制剂在中国开展使用才六七年,价格比较昂贵,一个月费用高达7000-10000元。在广州,生物制剂除益赛普外,其他的医保都不能报销。 |
|
来自: 昵称1163469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