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节随笔

 圆角望 2017-02-14

◎ 梁灵芝 (东莞 教师)

年刚罢,又是元宵节。在系列节日里,东莞的元宵节似乎并不热闹。一切按部就班,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该坐在老榕树下发呆的还在那儿发呆。春联依旧鲜红,年桔照样橙黄,春节浓妆重彩的影子还没走远。因此,人们对元宵节也并不十分在意。在南方,如果说节日庄重,当属清明节;如果说热闹,当属端午节。元宵节,也无非和中秋节差不多。但是,远不如中秋有商家促销的热炒作气氛。只是放放焰火,炸响几串鞭炮。

过食堂,总管阿青问我要不要吃汤圆。瞧这梅州女人,连这个也模糊不清 。可见,这个广东妹对元宵节的态度。而我的家乡是把元宵节当做大年三十过的。今儿下班闻到炸鸡腿的香味,随步走进厨房,几个女人正在金属蒸屉上滚汤圆,滚得大的大,小的小。见我来,阿青举一枚汤圆做投掷状。我白了她一眼:“除了滚汤圆就不会点别的花样,一年又一年,咋老是不会包馅儿呢?”汤圆还是思念的味道。想十几年前我老妈包汤圆,糯米皮内按白糖、花生、芝麻、桂花。吃到嘴里,绵甜里带一股细细的桂花香。而吃咸肉汤煮汤圆,或者白糖姜水煮小糯米团,已经十多年了。吃的只是一种象征,心里感觉到有过元宵节这回事。说不定,北归后的每一年正月十五,一轮圆月下,我也会蓦然忆起这些小糯米团儿。那简直是一定的!南方客居日久,东西南北味道串烟,我挑食的胃口早被指摆得找不到方向。密码丢失,吃什么也就那样。

今晚注定没有月亮 。这几日,道滘镇浸泡在烟水里。似有似无的雨丝漫天地氤氲,空气、树叶、地面都是湿漉漉的。远处,江面一片迷蒙。若一定要打捞出什么,捞一丛芦苇守在江岸,捞一条孤舟横在老榕下。零星有着几声响声,闷雷一般。久违的焰火并没有在远处大放光彩。这两年,在大气候下,到处简约低调,放焰火的气势大不如往年。犹记前几年赶到镇区济川广场看焰火。所有的焰火都朝东江上空放,图形千姿百态,花絮五彩缤纷。月亮上的花团还未散尽,冲上去的虹霓又直插夜空。焰火里,东江水流光溢彩,道滘大桥长虹飞架。满天绚丽多姿的烟花下,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仰起的脸上都是快乐。集中放差不多一个小时才完。“东风夜放花千树”,这就是沿海城镇的大气。如今,登楼远望,夜空里时有烟花,却如一幅久远的画。放焰火也只是老百姓美好的憧憬,愿所有的梦想在一轮圆月亮下绽放,祝福满满,幸福满满。

吃不吃汤圆不打紧,超市里有的是,全是思念牌的。却想去看放放烟花。说到底,烟花是一场悲剧。我偏爱欣赏悲剧中的美。旁观一场华丽的离散,一个精彩生命的陨落。挤在沸腾的人群里,捡几颗星如雨。在灯火阑珊里,邂逅一双似曾相识的回眸。和他一起,在水乡小镇徜徉、留恋,在漫不经心中怦然心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