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 明代(2)

 与星对话 2017-02-14


二、明代考试制度
考试制度自唐历宋,没有大变动。到明代,变动就大了。后来清代的考试,都从明代沿下的。
(一)进士与翰林院
1、进士及第
(1)唐宋两代的考试,由民间先向地方政府呈报,由地方送上中央,这些人就叫进士。考取后称进士及第。譬如你是山东人,便向山东省政府报名,他把你送到中央,你就是山东省进士。考试录取,就叫进士及第。因此主要的考试只有一次
(2)明代,因报考的人数更多了,于是分成几次考
第一次,府县考,录取了叫入学,又叫县学生俗名又叫做秀才。照理,县学生该赴县学读书,但有名无实,并无正式的县学。
第二次,省试,考试地点在各直省的省会,这叫乡试,中试者俗称举人
第三次,会考,各省举人再送到中央,集合考试,这叫会试会试中试,始是进士,也叫进士及第。
2、翰林院
(1)明制,进士及第后,留在中央政府读书,由中央派一个资格老的前辈进士出身的人来教。这个人,本身就是朝廷大官,也不严格来教读。要待这些进士读书满三年称为散馆再加一次考试,成绩好的,就能入翰林院,成为翰林。明代进士读书制度,不久有名无实了。
(2)明代,极看重进士与翰林,不是进士、翰林就不能做大官。
—— 明以前的科举,只要进士及第,便分发服务,依其行政成绩逐渐上升。从两汉到唐宋,任何人都得从小官先做起,但人人都有当大官的希望。
—— 明代,一定要进士及第,进翰林院的这批人,才能当大官。举人以下就没有做大官的份,如是科举场中也分了流品:进士及第是清流,浮在上面直向前,秀才举人则变成了浊流,沉淀在下面,永远不超升。鼎甲出身,也成一种流品观念了。科举场中没有阶级,却有流品。明以后,科举分成两层,下层是秀才、举人,没法当大官。上层是进士与翰林,也没有做小官的。清代亦如此。至于考不上进士翰林的,无论你学问修养好,从政成绩再好,总之没办法。这种制度,依然是重法不重人。
(3)翰林制度的益处。明清两代许多名人,都出在翰林院。因为考取进士后,留在中央这几年,对政府一切实际政事,积渐都了解。政府又给他将来定做大官的定心丸,他自可安心努力。在进士留馆时期及翰林院时期,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许多政治知识,静待政府之大用。进士与翰林成为政府一个储才养望之阶梯。科举只能物色人才,并不能培植人才。明清两代进士翰林制度,却可培植些人才。国家养你在那里,从容读书一段时期,担保有大官做。政府的事,也都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明清两代,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多半从进士翰林出身。并不是十年窗下,只懂八股文章,其他都不晓得。他们住京都,往往只携一个仆人,养一匹马,或住会馆里,或住僧寺里,今天找朋友,明天逛琉璃厂,检书籍,买古董。或者在当朝大臣家里教私馆。然而他们负有清望,是政府故意栽培的人才。在政府论,应该要有一个储才之所,把下一辈的人才培养在那里。培养他的学识,培养他的资望。如是才可以接上气。汉代培养人才的是掾属。唐代培养人才在门第。宋代培养人才在馆阅校理之职。到明清两代,始把培养人才的机构归并到考试制度里。当然,做翰林的不一定全都好,然而政治家学问家都由这里面出来,那亦是事实。
(二)八股文
1、八股文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从明代下半期,到清代末期三四百年间,八股文考试是中国历史上最斲丧人才的。
2、为什么政府偏要用此来考试呢?
(1)有人说,是专制皇帝故意愚民政策?
明代推行八股文时,已处在衰世。那时的皇帝,哪有心思创造这样用意刻毒的制度来?
(2)任何一制度,很难说有一二人所发明,所制定的。正因当时应考人太多了,录取标准总成为问题
—— 唐代考试,一定要考律诗,就因为古诗不容易定标准,判优劣,律诗要限定字句,平平仄仄,要对得工整,一字不合法度就不取。标准较易具体而客观。
—— 宋代不考诗赋,而考经义。仁义道德,大家都会说,谁好谁坏,很难辨。
—— 演变到明代,又在经义中渐渐演变出一定的格式来。违犯了这个格式就不取。这不过是一个客观测验标准。八股文犹如是变相的律诗,是一种律体的经义。这也不是一下子便制定了这格式,而是逐渐形成的。开始时,也并不是政府存心要愚民斲丧人才的,目的还是在录取真人才。然而人才终于为此而消磨了。现在只骂创始此制的人存心不良 ,怀有极大的恶意,其实一个制度也不是某一时某一人所创始的。而且纵使存心公正善良的人,其所创制度,也可有偏弊,有流害。我们必如是想,才能对政治制度有深一层之研讨与警惕。

三、明代赋税制度
明代在制度方面,无甚特创。
(一)黄册和鱼鳞册
自明迄清,国家对于赋役,都有一种重要的册籍,名叫黄册和鱼鳞册。黄册是登记户口的,鱼鳞册是登记田亩的。直到清代还实行了一百多年,黄册渐渐没有了,户口很久不调查,但鱼鳞册则相沿至今,纵有许多改进,但依然还是明代创制传下。这是值得提及的。
1、黄册
(1)黄册以户为主,每十年更定一次,凡四本。一上户部,三份分送布政司府县。所谓以户为主者,如某户有田百亩,或卖去二十亩,则造册曰:旧管百亩,今卖;当开除户下田二十亩,彼买者新收二十亩,而此户实在则止八十亩。这是专据某都某家之一户来登记的。如买者乃别都(别的城市)人,则立为子户,登记于买田人户图中,逐项注清楚。
(2)册上详具旧管、新收、开除、实在之数目,为四柱式
(3)此项造册制度,一看像麻烦,其实在当时,实兼有限民名田(以私名占有田地)之义。使兼并之风,不易随便滋长。但此项黄册,积久弊生,便多变乱了。从明代黄册制度,便可由此想像唐代的账籍制度,在他们初创时,是各有一番精密恳切的用意的。但时间隔久了,弊端丛生。人们开始运用那项制度来迁就弊端,最后是那项制度无法保留,只有舍弃了另立新制度。
2、鱼鳞册
远在宋代已开始有了。直到明代,此项图册,才为政府普遍使用,而成为一制度。
(1)黄册以户为主,鱼鳞册以土田为主,当时亦称鱼鳞图。每县以四境为界,每乡每都(每城)亦如之。田地以丘相挨,如鱼鳞然,故称鱼鳞图
(2)图中田地,或官有,或民有;或是高田,或是污田;或埂,或瘠;或山,或荡,都详细注明,并添注上业主的姓名。其有田地卖买,则一年一注。人户纵然流动,田地则一定不移。因此,当时人称为以田为母,以人为子,子依于母,亲切可据。
(3)若就黄册、鱼鳞册这两种册子,细想当时创立此项制度之用心,实有未可厚非的。在此项册子上,不仅便利政府收租手续,也对民间兼并土地也有所限制;但若论历史大趋势,自唐代两税制以来,政府方面,只顾虑自身在财政上,如何图谋征租手续之方便,而不能在经济理论上,努力为社会民众建立土地制度。此中原因:
一则,两汉以来,地方行政规模日趋简窳陋,无法注意到此等大政策。
再则,自中唐以来,社会上大门第势力全归消失,畸零割碎的小户农田,全归政府直辖,征收租税的手续,更麻烦了,于是不得不在这上面尽力想方法。
三则,民间舞弊取巧,层出不穷,上面立一法,下面即跟随着这一法作弊 生巧。自从有了鱼鳞册,民间即在鱼鳞册上想花样,如当时所谓飞洒诡寄之类,一切作弊花样,一时说不尽。因此,册上的田地四至,纵然是准确,而业主花名,则依然可以混淆,到底仍变为一笔糊涂账。远在嘉靖以前,实际上明代的鱼鳞册,也早等于废弃了。
(二)一条鞭法
1、一条鞭法
是把民间差役杂项,一并归人田赋项下,计亩征银,以求手续之简便。
2、成立及推行
这一法,早在明宣宗宣德年间,已有人在长江下游东南一带试行过,此后逐渐推行到全国。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庆时期,一条鞭法是最盛行时期。但此制也如宋代的免役法一样,虽在南方觉得是便利,但在北方则各处深感不便,反对甚烈。实际上,一条鞭法经历时期并不久,便紊乱了,不能完全遵照法制来推行。
(三)小结
1、任何一项制度之成立与推行,决不是孤立的,它必然须和同时其他几项制度相配合,它必然会受其他某几项制度之牵动和影响。
2、任何一时期的各项制度,必然会互相配合,互相牵动影响,而形成一整套。就土地制度和租税制度论,此两项制度之互相配合,及其互相牵动影响之处特别大。
(1)春秋时代的井田制,这是后代中国人理想的土地制度之范本。但因当时贵族阶级为求便利,简化税收制度,终于把井田制度破坏了。
(2)北魏时代的均田制,也必须要先有三长制以及整理的户口册籍作准备。
(3)唐代的租庸调制,也因于当时账籍制度之淆乱而不可再行使。
3、自唐代两税制以来,因于种种实际困难,逼得政府只在税收制度上着眼用心,而把整顿土地制度这一重要理想放弃了。但就税收制度这一项而论,自唐代制定两税制以来,遇到种种困难。明代的黄册和鱼鳞册,也如唐代之账籍,终于年深日积之下而弊病丛生,淆乱不清。这是因为:
一则,受地方政府即州县衙门的各项组织,以及其行政效能影响甚深之故;
再则,牵连到地方自治的种种情况之不同,即各时代社会形态。如春秋时代有封建贵族,东汉以下至中唐有大门第,晚唐以下迄于宋明,社会大门第全消失了,农户散漫,全成一新形态。
这些都是了解中国历史上,田赋制度种种演变,所必须牵连论及的,有关系的各要点。今天若要再提出一项土地制度之整理,及新规划,其势仍会牵连及于其他一切制度之如何相互配搭,以及与社会上一般情状之如何真实适合这一问题。此刻讲历史上的各项制度得失,正是要了解一项新制度之成立和推行,其条件是如何的复杂,其考虑是该如何的周详。

、明代兵制
明代武功,较之唐代相差并不远。
1、卫所制度
明太祖曾说:“吾养兵百万,要不废百姓一粒米”用什么方法呢?那就是卫所制度了。明太祖的卫、所制度,其实也就如唐代的府兵制,明代的卫所,便如唐代的府。不过名称不同而已。
(1)小的兵区叫所,设在一个府里。一百一十二人为百户所,一千一百二十八人为一所。外统于都司(都指挥使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
(2)大的兵区叫卫,连着两个府。大约以五千六百人为一卫,
遇出兵打仗,由朝廷派一个将军,叫做总兵官,所带的便是卫所军队。战事结束,总兵官把兵权交出,军队回卫所。平时卫所军给田自养,国家不要他赋税,这种制度同唐府兵制一样。
2、历史读到明朝晚年,总觉得中国太不行。满洲只不过是松花江外的一个小部落,中国怎会抵御不住?
(1)像中国这样大的一个国家垮台,并不是简单的一回事,该从历史上切实来理会。不是仅用文化衰败,道德堕落,政府专制黑暗,这几句空洞而不着边际的话,便能道出其中之因缘。
(2)专就政治讲,每一制度,只要推行到两三百年,总不免出毛病。明代大体上已过了两三百年的太平日子,无论当初制度怎么好,也会腐化,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两三百年的长时间,人们的精神不会始终紧张,维持原状的。它也会放松一下。就拿卫所制度说,此制度不算得不好,而且明代也凭此建立了辉赫的武功:
—— 精神状态。后来国势隆盛,四境太平了,兵卒一生不打仗,精神当然会松懈。
—— 武器装备。动员打仗,譬如打满洲,依照制度,要全国平均分调,不是随便单从某一地方调拨的。这说来并不错,但结果,全国各地的兵卒,几十万人集中到中央,早已是全国騷动了。而且他们间风俗习惯语言面貌,都是陌生的。打开武库,里面所藏兵器衣装,是若干年前做好存贮在那里。结果拿出来,铁也锈了,缝的线也烂了。这也不能怪政府。当然不能经常隔三年两年要做二三十万套军装摆在那里让它一次一次霉烂的。纵是今天的美国人,也是临到不得已,才努力制造军用飞机的。若没有苏联大敌在前,他也不会造。明代也因承平积久而军装霉烂了。一旦把这些破烂军装拿出来,分发兵众,临时仓促,胖子穿着紧的,瘦子穿着肥的,大家想调换一套称身的,军营里,也不是件容易事,大多勉强马虎穿上身。临出发,军队照例要祭旗,这当然并不是完全为迷信。现在军队出发打仗,也要预先演习 ,试试槍炮的。从前祭旗的典礼,要杀一条牛,这譬如今天大军开发前试炮般。据说明代那时,这条牛就杀不死。这因为武库的刀藏得太久了,锈了钝了。祭旗杀牛用的刀尚如此,几十万士兵手里拿的武器就可想而知了。今天单凭此等事骂中国文化不好,甚至说我们民族已衰老。这实在是因承平过久,自然把战斗生活淡忘了。我们再看满洲人,他们戴的帽子,两边可以遮下,只从两耳到颌下,面部只露两只眼一张嘴。这因东北气候冷,放下帽来才可保护耳朵鼻子,不使冻脱。今天我们穿的马褂与长袍,这也是当时满洲的军装。为了骑马方便,长袍一面开袴,骑上马,还可把另一面的里襟搭过来,两条腿都盖着了。中国内陆人服装,骑上马,膝盖就露出,受冻,变僵。两手要伸出拿马缰绳,满人的马蹄袖,正好保护伸出的手指。我们中国的军队,有些是云南人,有些是广东人,自生以来,也没见过冰和雪。骤然应调到北京,穿上那些不称身的旧军装,再调到关外,大风一刮,精神惨沮,怎能同满洲军队对阵作战呢?当时没有注意到这些,所以一碰上就不行了。当时中国一个总兵官杜松,被满洲兵一箭射死,就因为他帽子的铁锈了,箭头穿胄而入,总兵官都没有精良的甲胄,士兵更不用说。这些事,粗略读史是不会知道的。当时徐光启在南方,为此事屡上条陈,据他说:我们该从头练新兵,兵队数量不须多,每个兵都该量着尺寸作军衣,又要适合着东北关外的气候。当然刀槍武器也该要新的,又该配合各人的气力。如是才可谈训练。他把计划定好,政府也赞成,但户部拿不出钱,就没能照样办。从这点看,可知一个国家的武装,物质条件也要紧,我们不能老是拿精神来战胜强敌。明代大失败之后,受了教训,急速改变,那时中国还是能抵抗。不过中央政府垮了台,外面的军队也就难以支持了。从前宋代曾有过这样的争论,究竟养一匹马好呢?还是养二十五个农民好?好像现在说,究竟黄油好,还是大炮好?
3、小结
军装封在武库里,全国农民普遍安静和平地过活,生平没有见兵革,这样的日子,也不该过分地咒骂。但一旦边境闯出乱子来,要他们仓皇跑出关外去,军装就是军队的生命,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物质条件之重要。物质条件配不上,单靠精神,哪能持久。武力方面,经过几百年太平,也该会衰落的。突然出来一个满清,抵不住,也不足为怪。站在历史立场看,应该有一历史的说法。所谓历史的说法,便是根据历史,把具体事实来说明。换言之,要找出历史材料,来说明当时究竟失败在哪里。不要说中国民族衰老了,它的文化不行了,那些空洞话。我们要分析那时的具体事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