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咏春拳

 濮山才子 2017-02-15

从科学角度看咏春

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咏春拳

我们练习咏春最开始学的是二字钳羊马,有很多人会问会不会把背练驼了?

答案是不会的。

首先来看,我们人体正常站立时的脊柱是一个'S'型,而二字钳羊马时的脊柱仔细来看,其实也是一个'S'型,这符合我们人体正常的体位。而且这个'S'型好像比正常体位的S要大,这也是其中奥妙之处。将胸和腰在他们自己本身的弯曲度上,进行最大化的弯曲,这样也能够柔韧我们的脊柱,使其拥有更好的功能。

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咏春拳

然后我们来看下肢。二字钳羊马需要我们的膝盖朝脚尖方向,使髋膝踝在一条垂线上,并且膝盖不过脚尖。这样也就符合人体骨骼的排列,以及膝盖的功能,为我们的膝盖减少更多压力,使其功能更好地发挥。

众所周知,咏春中运用到了很多的几何原理,最为明显最多使用的就是三角形的不易变形的原理。二字钳羊马的功能踩位,从侧面看,使我们的臀与脚跟,臀与膝,膝与脚跟的连线成为一个三角形。又根据力线原理,臀与脚跟连线,使身体的力量更多的灌输到地下,从而使我们的马步更稳,又一个层次的减少了我们膝关节的压力,更加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咏春拳

提肛卷胯、含胸拔背、虚灵顶劲、舌顶上颚。这是我们练习的时候师父告诉我们的心法。提肛卷跨,舌顶上颚,这样收紧我们的骨盆底肌群,增强了我们的腹内压,加强了我们的核心,有助于我们的呼吸顺畅,减少了一些因呼吸不顺,导致的心脑血管问题,减少了心脏压力。核心增强了,我们的马步也就更稳了。含胸拔背,虚灵顶劲,这样让我们的脊柱向上去做延伸,从而矫正了一些脊柱问题,增强了我们的血液循环,加快了我们的新陈代谢,使身体毒素更好的排除体外。

含胸拔背会不会导致圆肩的问题呢?答案是不会的。虽然在这个静止的动作上,我们做了一个含胸的动作,但是咏春在使用中,以及很多动作中都会有肩后伸,肩外展等前后左右多个角度的动作,使我们的肩关节更为灵活,拥有很好的功能。

所以,咏春之所以能流传这么久,是因为它从很久以前就懂得了科学,符合人体的骨骼排列,符合人体功能,一切都那么的科学。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训练,激发人体的潜能,使我们达到更高的层次,拥有更好的状态。

亲爱的读者您好!如果你喜欢武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功夫之神(GFZS119),与各路英雄相互切磋武艺,提升自我,得到更高的修为。

从科学的角度看待咏春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