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曾巩与福州乌山《道山亭记》

 葵花姐姐 2017-02-15
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佑进士, 曾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为文平易畅达,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曾著文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所著有《元丰类稿》。
《道山亭记》是元丰二年(1079),曾巩受程师孟之请,于明州所作的一篇名作,在当时传诵甚广,道山亭亦因此文而传名千古,至今犹存。道山亭在福州城内乌石山天车台左,熙宁元年(1068)郡守程师孟所建,登亭远眺,海门景色,尽纳眼中;鸟瞰墟市,万家楼阁,尽悉入足下。其状可比道家蓬莱三岛,故改山名为道山并以名亭。十年后,又请曾巩作记。

如今这篇千年古文仍散发着它的不朽魄力,在高三语文课文中为莘莘学子所研读:

《道山亭记》
闽,故隶周者也。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揖自任也。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闽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这篇文章,曾巩以壮阔浩瀚的思潮,雄伟奇崛的文笔,描写了福建的山川形勢,水陆交通以及风土民情,然后点出道山亭的景状及其寓意,如画龙之点睛,独传其神。
《道山亭记》主题严肃。百年后刘克庄叹曰:绝顶烟开霁色新,万家台榭密如鳞。城中楚楚银袍子,来读曾碑有几人。此前,梁克家在他纂成的《三山志》里记载道山亭是“程大卿师孟作.前际海门,回览城市,宜比道家蓬莱山.元丰二年曾巩记、林希书”。
  曾碑存世约300年,到元亡前4年张闾还“登道山读曾文定公记”,是后来某年亭圮碑没。终明之世,山上新添石刻未提道山亭。证明明初这一遗迹不在了。亭子后重建,隔又二百年,亭记碑却没找到。万历初,胡定复作道山亭,诸士侧竖感知碑,并无修复曾碑记载。刻有一篇好文章的碑竟如此泯灭。
如今在乌山所立《道山亭记》石碑是90年代福州市政府请当代福州名书法家书刻的。近年,福州市政府陆续整修乌山景区,使之成为福州市旅游休闲的美丽景点。
福州 - 海天一叶 - 海天一叶
福州 - 海天一叶 - 海天一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