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渔民无意中在水库捞出一块铁片,刻有350个字,如今是无价之宝

 等待MYLOVE 2017-02-16

公元1331年,一位渔民在当地水库捕鱼时,无意中捞出一块铁片,铁片不大不小,上面密密麻麻刻有许多字,他想试试铁片是不是金的,于是拿斧子砍了一下,发现是铁的。

渔民无意中在水库捞出一块铁片,刻有350个字,如今是无价之宝

这件事很快被当地的钱氏子孙知道了,经过一番研究,发现这正是钱氏家族丢失已久的“钱镠铁券”,于是拿十斛谷买回了它。

“钱镠铁券”是什么呢?大家看古装剧,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当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犯了死罪被抓时,总会亮出一块“免死金牌”,得以活命。而“钱镠铁券”,正是一块货真价实的“免死金牌”。

渔民无意中在水库捞出一块铁片,刻有350个字,如今是无价之宝

钱镠是五代吴越国开国君王。公元896年,董昌叛唐称帝,是钱镠平定了董昌。为了犒劳钱镠,唐昭宗赐给了他一块金书铁券。

说到“免死金牌”的起源,那就要追溯到汉朝了。“免死金牌”是民间的叫法,官方称它为“丹书铁券”,是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其实最早的铁券并没有免死的特权,只是一种封官加爵的凭证。

最晚在南北朝时期,铁券有了免死的权限,最开始铁券免死的次数在三次以下,后来逐渐增加,到了唐代后期,受赐者的子孙都可以凭铁券免死一到三次。

渔民无意中在水库捞出一块铁片,刻有350个字,如今是无价之宝

明代,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朱元璋从法律上规定了铁券的颁授范围,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

清代,“丹书铁券”制度被废止。

再说回“钱镠铁券”。此铁券形状呈覆瓦状,纵29.8厘米,横52厘米,厚2.14厘米,重约132两,关于上面的文字,《四库全书全唐文》里有详细的记载,上面刻有皇帝的承诺:钱镠本人可以享有免九次死罪,子孙免三次死罪。它是中国现存于世的最早的铁券实物。

渔民无意中在水库捞出一块铁片,刻有350个字,如今是无价之宝

那么,这块如此珍贵的铁券为何会落入水库中?那是因为,公元1276年,元军攻破临海,钱氏后裔钱叔瀤背上铁券南逃,慌忙中不幸落水而亡,铁券也跟着沉入水底。直到元代,铁券才被渔夫捞出。

明洪武二年,朱元璋调阅铁券时,钱尚德将其上献,朱元璋看完后,又还给了钱家。

到了清朝,铁券传于第27世孙钱日耀家。乾隆二十七年春,乾隆南巡时行至杭州,下旨调阅铁券,钱选从台州跑去杭州跪献。康熙很高兴,作铁券歌,并赐紫檀柜一座,用来藏铁券。

渔民无意中在水库捞出一块铁片,刻有350个字,如今是无价之宝

后来,铁券被转藏到临海附近的一个叫“岭外钱”的小村,由钱家人轮流看守。1816年,太平军攻入台州,铁券被藏入水井,待捞出来时,上面的金字逐渐剥落,最后只剩下一百八十多个。

1901年,藏在“岭外钱”村的铁券被盗,小偷将铁券转手卖了。之后钱家人又将铁券原价买回。

1938年,日军占领长乐镇,为了防止铁券丢失,钱家人把它藏在了井里。抗战胜利后从井中取出,铁券完好如初。

渔民无意中在水库捞出一块铁片,刻有350个字,如今是无价之宝

1951年,钱氏后裔将铁券献给国家,由浙江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1959年,铁券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这块传奇的铁券,历经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终于可以安稳地躺在博物馆里,供后人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