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绩效工资施行以来,就一直是广大教师们讨论的焦点。一位基层教师是这么形容绩效工资的分配的:“种田”的做给“穿鞋”的人吃,“穿鞋”的做给“做办公室”的人吃。或许,这句话就能完美的解释为什么教师绩效工资会引起轩然大波吧。
自绩效工资施行以来,就一直是广大教师们讨论的焦点。一位基层教师是这么形容绩效工资的分配的:“种田”的做给“穿鞋”的人吃,“穿鞋”的做给“做办公室”的人吃。或许,这句话就能完美的解释为什么教师绩效工资会引起轩然大波吧。 每当发放绩效工资时,都是往教师们头上泼凉水,绩效工资也就成了“讥笑”工资。30%的绩效工资实际上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教师们用自己的工资来实行再分配。绩效工资诞生的初衷,是为了体现了劳者多得不劳不得的分配方式,是国家对个人能力和贡献分配福利形式的一种思维更新。然而在真正实行过程中,在绩效工资再分配的过程中,似乎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并不是实行绩效工资的标准。而是自然而然的像去权力者倾斜,大权者居上,小权者居第二,无权者则最少了。通俗点来讲,就是“多劳者少得,少劳者多得,不劳者获更多。” 对于奋斗在广大一线的基层教师和班主任们,他们可以说每天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工作量,该管的绝对管,不该管的也操碎了心去管,满额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一个没有任何违规的教师,绩效工资尽然领不到自己的份额。绩效工资已经严重的有驳于“多劳多得”的原则,基层教师间矛盾越来越大,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弱! 那么,除去绩效工资,教师工资高低必须用职称衡量吗?学校里,中教一级乃至高级,比大多数教师每月多400到800元不等,而工作量和教学成绩和一般教师没什么两样,也就是说,在同等劳动量甚至是少劳动量的情况下,却拿到了较多的工资。 工资按职称绩效发,职称高的拿得多,而大多在一线教书做事的教师确是评不上职称的。一个民族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乃国之根本,教师乃教育的基石,所以,非常绩效工资,提高教师待遇刻不容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