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刘章与申身的笔墨情缘

 红花绿叶园 2017-02-17
诗人刘章与申身的笔墨情缘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著名诗人刘章与申身情投意合,颇为相好,可谓莫逆之交。在当今诗坛,他们的友情被传为佳话,为人所津津乐道。

  刘章与申身相识于1959年10月召开的“河北省第三届诗歌座谈会”上。参加这次诗会的老一代诗人有李霁野、远千里、李盘文、徐迟等,还有青年诗人刘章、浪波、韩放等,申身也参加了这次诗会。在会上,刘章结识了申身。

  这一年,刘章20岁,申身27岁,那时,他们都是年轻人,都是农村出身,都写以“乡情”为旋律的诗歌。从这样一条诗路起程,两个年轻人在诗的道路上结伴前行,不知不觉间走进了友情的深处:由青年时期互相通信,到中年时期互相串门;由谈诗说词,到诉说儿女家常;由互相赠花送草,到互相关心身体健康。

  1992年6月,申身得到一丛翠竹,分植两盆,自己家养一盆,将另一盆用绳子捆绑在自行车后架上,不顾花甲之躯,骑车送到刘章家中。有感于此,刘章写了一首《申身兄赠竹》的诗:“壬申年,丙午月,初六/你将一盆翠竹送上我的高楼/……你的竹,我的竹,本是同根/你的诗,我的诗,同韵唱酬!”老哥俩共学苏东坡:“食可无鱼,居须有竹”。

  刘章故乡兴隆县的山里红居全国第一,板栗居全国第二,山里红可以消积、化滞、行瘀,板栗可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刘章每每回家乡带来这些“第一”、“第二”,从来不忘相送申身一份,让申身“既尝山乡味道,又作食疗保健,更品浓浓友情”。日久见人心,人心换人心。难怪申身动情地说:“刘章的心,像高粱一样朴实,像棉花桃一样温暖!”

  几十年来,刘章多次为申身致诗撰文。三国时代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曾言:“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其实,并非凡文人皆“相轻”,古代文人有相谦相恭相助者,当代文人也有相谦相和相助者,刘章和申身近一个甲子的笔墨交往便是例证。

  申身写诗初期,诗作多为叙事型,时间长了难免有失单调。为此,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申身一改诗路,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咏物诗。刘章读后,觉得申身的诗有了新的特点,便用书信形式写了《致申身——关于咏物诗的通信》,文中写道:“你过去是不写这类诗的,今天忽然写起来了,我以为你对这类咏物诗的尝试,是来自你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应该说,这既是刘章对诗的洞察力,也是对申身诗程的高度关照。

  刘章读了申身的咏物诗《萤火虫》,写了一篇《<萤火虫>赏析》的文章,文中写道:“诗人对飞动的萤火虫发出由衷的赞叹:‘一旦将愤慨燃烧起来,便成了地上会飞的星。’将抽象的‘感情’燃烧起来,诗句便有了形象,有了张力,这就是诗的语言,感情化的语言。”

  1997年,刘章读了申身的短诗《峨眉山遇猴记》,随即写了一篇《天籁诗篇耐品玩——<峨眉山遇猴记>赏析》的文章。文章除分析诗句外,还写了这样一段话:“不熟悉诗人的读者,都会共鸣于诗人发出的做人遗憾的慨叹,而熟悉他遭遇的朋友们会由衷敬服地想到,诗人这一时期,中过暗箭,可贵的是他灵魂不曾受伤,而坦然大度,无怨无忧,顺其自然。为工作东奔西走,访名山大川,与大自然交谈,与草木,与禽兽,与猴子交谈,得自然灵气,写出许多佳篇,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首诗不是刻意经营做出来的,是他的人生体验,是感情的自然流淌,他原谅射暗箭者,并不等于不鄙夷,不慨叹。”对此,申身认为,“知己者,刘章也!”

  有一件事,令申身难以忘怀。2000年末,刘章因病住院,申身得知后前去看望。刘章说:“有件事,请你帮我办理一下。我来医院前,写了一首祝贺诗人刘征兄与阿龄嫂结婚50周年金婚纪念的五律,你代我把这首诗写成条幅,及时寄去。”说着,刘章从枕边儿拿出诗稿递给申身。申身俯身一看,那诗稿的笔画曲曲弯弯、松松散散,就知道刘章是抱病颤抖着手写的。刘章叮嘱申身:“你别写大草,也别写篆书,写行书字好认。落款写‘刘章诗’‘申身书’,在各自名下钤上自己的印章即可。”说罢,刘章将印章交给申身。“秀才人情纸半张。让自己代书,这分明是刘章对自己的无比信任啊!”每每提及此事,申身都感慨不已。

  2004年,刘章读了《申身诗选》后,写了《水远山雄 情景交融——读申身诗随笔》,列举了申身登泰山写的《泰山望日出》一诗中的诗句:“日出,既然出得喷薄,火热,昂扬;日落,也要落得光彩,灿烂,辉煌。”文章尾句鼓励说:“申身兄,朝前走吧!”申身读完此文后,陷入深深思索:“刘章肯定自己的写诗路子,就照他说的向前快跑吧!”

  2005年末,刘章写了一首《请带上我的眼睛——致申身兄》的五节20行的新体诗。这首诗的背景是:申身在古稀之后,走了长江全程、黄河全程、十万里长城、茶马古道、川陕栈道、国疆国门,穿越罗布泊、走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等祖国大景观,所以刘章才写了《请带上我的眼睛》这首诗。诗中第四、第五节写道:“你说明年要考察长江/去与喜马拉雅山合影/绝世的风光不可独吞/请你带上我的眼睛//记着,无论你走到哪里/我时时刻刻与你同行/拥抱祖国河山,你是富翁/我分享幸福,也不贫穷。”诗作中,刘章与申身心通心,心相连,不论山重水复,风天雨日,云月万里,两人的心总在祖国大好河山之中。

  燕山的山乡,哺育了刘章朴实朴素、重情重义的心地品质。几十年里,刘章关爱申身、帮助申身,早已成为诗坛“友情标杆”和“友情范本”。申身在公开场合也曾多次说:“能在人生中交些朋友,拥有知己,遇有知音,则是一大幸事、一大快乐,甚至是一大骄傲。我的人生体验,在与刘章几十年的笔墨交往中感触尤为深切。”

  行文至此,衷心祝愿诗人刘章、申身二老笔健、康乐,哼唱着他们用心、用情编织的“友情之歌”走向明天、走向远方!

  据《中国财经报》

  张秀川/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