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样管理时间,每天多出两小时!

 shanyue198 2017-02-17

我有一个朋友曾经问我:你是如何有时间在每天的学习之外,还能抽出时间写文章的?


我告诉他,我大部分文章,都是每天在地铁上完成的。


他很吃惊地问:地铁上?


在他的心目中,地铁上的时间,就是专门用来刷刷朋友圈打发无聊生活的,在那样的嘈杂环境下,如何还能保持写作的?


我告诉他,我并不会在地铁上真正开始写作,但是我的构思,大纲,全部是在地铁上思考完成的。到了家之后,我只需要用 40 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一份两千字左右的文章。

 

很多时候,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少。坐地铁去上班,在地铁上可能就有 40 分钟的时间,我们通常认为这样的时间很碎片,但是要让你持续学习 40 分钟,其实已经是一个很长的时间。


真正碎片的,是你的专注力——你不相信,在这样的状态下,也是可以学习,可以做“正经事”的。


例如,在散步的时候,如果能通过听觉输入,我们每天可能都会多出半个小时的听力时间——如果你在学外语的话,这可能是莫大的帮助;在等公交的时候,可以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回忆昨天做的一个项目流程,思考有哪些地方可以优化的,去复盘和总结……

 

如何利用你的碎片化时间?不妨听听我的建议。


1. 发掘你的专注点


人是一种特别依赖于场合的生物。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可能你会在一个酒吧和一个朋友大谈情感问题,但是你可能很少在教室这么做。


在学习中也是这样,我们在地铁上之所以习惯于刷朋友圈和微博,是因为大脑潜意识告诉我们:嗨,这根本就不是学习的地方。


因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去发现自己,到底为什么认为这个地方不能专注?或者说,是什么影响了你的专注?


在地铁上,无非是:人来人往,太嘈杂,看不进去书。那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看书来利用时间呢?听听力会不会是一种更好的方式?


比如你就可以把一些在线会议讨论的音频放在地铁上来听,而不用专门工作时再花时间。你也可以听 TED,或者网易公开课,或者 coursera,因为这类音频或者视频最能够抵御嘈杂的环境。


2. 运用碎片化时间的优势


更深一步,你要学会去运用这个场合的优势。


如果你喜欢写文章、写小说,那在公交车站或者地铁站观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你完全可以去构想现在正在打电话的那个妇女为什么蹙眉,她的神态有什么特点,这是积累素材的一个重要方式。


你会发现,如果你真正写作的时候,你待在家里构想反而耗时更长,那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积累素材呢?


这些方法,需要的就是你不断地使用,一段时间后你就自然而然的不会觉得似乎没有事情可做。


3. 养成记录的习惯


选择一个你习惯的笔记或者便签类 app,如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锤子便签,或者系统自带的备忘录,或者携带一本你喜欢的小本子和手账本,随时随地记录你的想法:


关于接下来几天的任务安排,列出一个任务清单;

总结前几天做过的事项或者财务开销;

摘录刚刚阅读到的一句很触动的话,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想到一个闪光的点子,将它记录下来;

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并列出接下来的规划;

……


4. 精力碎片——多做回忆和整合的事


回想前一天做的什么事情。这是我从小养成的一个方法,我小的时候她妈妈会让我在睡觉之前,总结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当然当时主要是为了锻炼我语言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在这个时间相当碎片化的时代,你可以把这个任务,变到早上等公车的十分钟,变成等早点的那五分钟,等等时间段。

 

1.  总结:最近 24 小时我做了什么?

2.  思考:有哪些关键的事项是值得注意的吗?

3.  复盘和优化:我都用了什么方法?我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得更加好吗?

 

很多人喜欢写下来,这当然也很好,但是我的观点是:千万不要做做样子。无论你选择这样类似于冥想的办法,还是记录下来,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自己有收获才行。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玩德州扑克的高手,都会记录每天自己的状态,失误的牌和原因,同样股票交易员也有这样的素质,每天都会写交易日志。


总之,当你尝试去归纳整理的时候,或者反省的时候,往往会更集中注意力,一般来讲,用大块的时间来进行这样的行为又觉得浪费时间,这恰好就是最大化利用碎片化时间的方法。


5. 运用学习技巧


正如我们刚才讲到的那样,在碎片化时间时,往往可以做一些整合类的事情,而我在做这类事情的时候,常常会使用费曼学习法

 

费曼曾经讲过他的学习技巧,当面对一个很难的概念或者理论的时候,如何迫使自己真正理解它。


第一步:选择一个概念


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拿一张白纸,将这个概念的名称写在这张白纸的顶部。


第二步:想象你正要把这个概念教授给一名新生

写出这个概念的一个解释,就好象你正在把这个概念讲述给一个还没有理解该主题的人那样。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在你把一个你已经明白,或者你还没有明白的概念解释给自己过程中,你能够获得更好的理解,并且可以精准地定位那些你仍不知道的细节。


第三步:如果你遇到问题,请原路返回


只要你在一个地方遭遇疑惑或者问题,那么请回到相应的参考资料、教程、或者,教学助理那里去吧,重新阅读或者再次学习这些材料,直至达到能够通过书面方式解释给别人的程度。


第四步:简化并建立类比


不管你的解释有多罗嗦或者如何令人迷惑,请尝试简化你的描述用语,或者,创建一个类比,以便于更好地让别人理解。


这看上去只是一种学习上的技巧,实际上对于培养专注力也有莫大的帮助。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潜在的输出——只是没有写在纸上记录下来罢了。


如果你恰好有同学和你一起学一门课,你可以尝试给他讲解,这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更直接的应用——你真正把它讲出来的时候,你必然更用心地理解你所学的内容。

 

除此之外,其他的整合输出也是十分关键。当你看完一本书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关上书,回忆一下整本书的脉络,思路,他的论证过程?在整本书中,什么东西是你最感兴趣的?作者让你佩服的地方是什么?如果让你来写,你会怎么写?

 

这些整合的部分,都十分适合在碎片时间中完成。



我是胖子邓(邓佳佶),时间管理方法践行者。这套方法帮助我一个月内内通过司法考试, CFA 考试;也帮助我 15 岁考上北大,通过钢琴十级,学会粤语等各地方言。


如果你想要进一步学习时间管理,提升时间利用效率,欢迎参加 2 月 21 日晚上 8 点的直播:「四招教你轻松打造时间管理系统」。在那里,我会更加系统地讲解时间管理的方法以及如何实践:


* 时间管理的好方法

* 专注力管理

* 利用碎片化时间

* 如何建立专属的时间管理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