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专栏丨做饭注意这几点,让高血压远离家人!(医生原创)

 林小霖 2017-02-18

卓越名医推荐

廖碧红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预防与康复学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心肺康复学组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反搏分会委员

深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科专家组成员

深圳市健康宣讲特聘专家

《罕少疾病杂志》青年编委

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承担市级科研课题4项

获国家实用型专利6项

 一直从事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为深圳市内最早开展心脏康复的医生,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预防与控制,尤其专注于心血管疾病的运动治疗与疾病预防。



从“吃”来降压

——盐 高血压


平时医生就常常告诫:“少吃盐!少吃盐!”

少吃盐的确可以降低中风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权威的Circulation杂志发表官方评述,总结了对心脏有益和有害的饮食中,首位的就是过咸的食物。过咸的食品会升高血压,继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高盐的饮食不但会升高血压、损害肾脏、增加心脏负担,还会加速体内钙的流失,可谓害处多多!尤其是小朋友,食盐过多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的肾脏不能承受如此大的负担。

对于某些重口味的朋友来说,少放盐,总觉得……生活没趣!寡淡无味!味蕾不满足!咸可忍淡不可忍!

那,问题来了,过年了怎样才能既吃得健康,又吃得有滋有味哪?

 

每天摄入多少食盐才安全?我们都知道,食盐就是氯化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 6克,相当于 2300毫克钠。

莫忽视隐形的盐!我们饮食中钠的主要来源是盐。有些朋友说,我平时烧菜已经很注意,尽量用其他调味料替代盐,还会超标吗?殊不知,钠却是悄悄隐藏在很多家常调酱料中。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家常调味料的钠含量。


是不是味道越咸,含钠量就越高呢?并不是。味蕾很多时候不靠谱,凭感觉咸还是不咸来判断含盐/钠的多少真的很不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购买的时候看清楚营养成分标签“钠含量”一栏。

 

如何少放盐又保证美味?想要控制好饮食中的钠/盐含量,很重要是巧用低钠含量的天然食材来调味,少用甚至不用盐也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健康与美味,一个都不能少!



*选择低钠调味品。有一种食盐叫低钠盐,超市里有卖,就是将食盐中 30%40% 的钠换成钾,钠就大大减少了,而几乎不影响咸味的口感。除低钠盐,低钠酱油、低钠豆瓣酱等都是极佳的替代调味品。

 

*快出锅时再放炒菜、做汤时先别放盐,建议等到菜和汤做熟了,快上餐桌的时候再撒点盐。因为要达到同样的咸味,晚放盐比早放盐用的量要少。

 


参考:

1.《限盐管理控制高血压中国专家指导意见》,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112311期,1028-1034

2. Dietary and Policy Priorities forCardiovascularDisease, Diabetes, and Obesity: A Comprehensive Review.Circulation.2016;133:187-225.

(本文为卓越医学原创,转载需经授权)



卓越医生集团以医改政策为指导方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运营管理团队为基础,坚持回归医疗本质,协助医生创建个人品牌,探索可落地的医疗运营模式,更好地服务社会。

 

卓越医生集团开展以下业务版块:

1.卓越名医问诊服务;

2.医生多点执业落地;

3.社会活动医护保障;

4.企业单位医疗、保健讲座;

5.高端家庭医生顾问。


联系电话:18320893336

微信客服:zhuoyueyixue


长按识别,关注公众号:卓越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