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就什么都不能吃了吗?“饮食控制”不等于“饮食限制”

 中_華 2017-02-18

     

      相信大部分糖尿病人都有过,被医生警告要“控制饮食”的经历,因为对于每一位糖尿病病人,无论1型还是2型糖友来说,饮食控制永远都是治疗的基础。于是很多糖尿病病人就出现了,这不敢吃,那不敢多吃的情况,难道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控制”控制就是“饮食限制”吗?
  糖尿病病人要享受健康饮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这需要病友们掌握许多有关糖尿病饮食的知识,这也是许多病友很难做到的原因。而在中国文字中所谓“控制”和“限制”是挂在一起的,很多人把糖尿病作为“不能吃不能喝”的代名词,这样就带来很多痛苦。因为“吃”本身就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享受,当人为的去限制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或者控制自己喜欢吃的这种饭量,这个时候会给人带来一些非常大的困扰。这也是为什么糖尿病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中,被人们最重视、同时又让人们最苦恼的一个因素。

   “控制饮食”不等于“限制饮食”

  糖尿病一方面是血糖增高,另一方面如果不对糖尿病进行有效的控制,它会是多种疾病并存的,糖尿病往往不是一个单一存在的疾病,比如到了糖尿病的后期,会出现眼、肾、脑、心等多脏器的器质性的改变。所以,对于糖尿病来说,控制好血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血糖从哪来呢?人类不能像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来生成糖,人只能靠把食物吃进去来转化成血糖。吃进去的食物在肠道吸收转化为血糖,这里有一个能量概念。就像汽车跑需要汽油,电灯需要电,人体每天活动需要的就是能量,这个能量主要是通过饮食来摄入的。其中产生能量的营养物质有三种,一种是蛋白质,一种是脂肪,一种是咱们所说的糖类。所谓控制饮食,并不只是指控制糖,而是要控制所有产生能量的物质,都应该适当进行控制。
  作为糖尿病患者来讲,为了控制血糖而一味的节食,他以为吃的越少越好,医生让我吃5两,我就吃3两,这样肯定更好。但事实不是这样的。这个也关系到血糖的控制问题。
  其实,糖尿病饮食疗法的核心并不仅仅是少吃饭,而是“合理用餐”,根据每日总能量来决定进食的数量和种类。餐后血糖的高低不仅和食物的含糖量有关,而且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有更密切关系。如果一味少吃或不吃,导致血糖过低这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更加危险。

  糖人控制饮食的三个误区
  说到控制饮食,一些糖友都会想到少吃多餐,事实上,控制饮食并非这么简单。很多糖友对控制饮食知之甚少,难免会走进饮食控制误区。
  误区一:控制饮食就是少吃
  一些糖友认为自己血糖过高是因为平时吃得多,吃得饱,能量过剩造成的,只要少吃点,就不会存在过剩,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对的。
  【专家意见】以前我们告诉糖友要限制饮食,后来又说控制饮食,现在改称为营养治疗。这种转变说明了对糖友的饮食控制在不断改进,不是一味地少吃,更不是饿肚子,而是限制能量,营养均衡。
  误区二:啤酒酒精度低可适量饮用
  一些爱好喝酒的糖友听医生说酒精不利于血糖控制,但对于酒精度偏低的啤酒,一些患者抱侥幸心理,认为可以适当喝一些,其实不然。
  【专家意见】所以即使是酒精度很低的啤酒,虽然所含的少量酒精对血糖的影响不大,但是麦芽糖的含量却不低,即使适量喝一点,摄入的麦芽糖也可能超量了,足够让你的血糖飙升了。
  误区三:肉类食品对血糖影响不大,可以多吃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忙于应酬因而体型偏胖的,常见于年龄在30至50岁之间,经常参加各种饭局,进食较多肉食后,并未出现较高的血糖,因而产生这种误区。
  【专家意见】食肉过多首先它破坏了营养平衡,过多吃肉类食物,会导致脂肪及蛋白质摄入增加。糖尿病饮食脂肪控制的首要问题是限制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摄入。
  过多摄入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是血浆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水平升高的主要膳食因素,分析表明:若将饱和脂肪酸控制在总热能10%及胆固醇低于300毫克,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可明显下降。
  因此,过多摄入肉类食物,会导致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升高,对血脂控制非常不利。

       中医上下五千年,经过一辈辈中医人的潜心研究,其中对糖尿病有了深入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且分为上中下三消证。上消者口干舌燥,渴而多饮,是心肺有热。中消多食,是脾胃有实热。下消中医谓饮多尿多,是为肾虚。

   中医治疗糖尿病并不以单纯降低血糖为目的,而是全面了解患者各脏腑的气血阴阳盛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通过中药泡脚、脏腑调理、经络疏通、细胞活化、全息反射等传统中医纯手法,使整个人体机能重塑健康,让您对饮食不再望而却步,稳定血糖指数伴您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