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6 交接班制是电力系统中的基本管理制度之一,其与设备定期切换试验制度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对于电厂运行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交接班制是指各岗位之间的交接制度,是对现场运行方式、异常情况、主要工作初步了解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制度。 一 总则 运行交接班管理标准是规定运行人员上、下班之间交接方式,明确交接双方在运行岗位上的职责,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严格执行。 二 交接班的必要性 1、制度保证,确保交接班制的基本要求。 2、班前会:交班值长对接班人员简要说明现场运行方式、异常情况、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3、接班值进行接班检查 接班值查看非当班期间运行记录,对机组主要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如有疑问,应向交班值询问清楚。翻看盘面,查看各辅机运行方式,各参数有无异常,机组工况。查看工作票,对已终结的工作和已开工的工作做到了然于心。 4、检查工器具、钥匙等公用物品,对无故不见的公用物品,应要求交班值做出恰当说明。 5、核对安控一体化各设备状态,如有异常,应要求交班值恢复正常。 6、接班会,接班值人员向本班值长说明所了解的现场工作、异常情况。接班值长向本班人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工作要点等情况。 三 交接班的注意事项 1、运行人员应按规定的轮值表和时间准时进行交接班。如发生接班人员未按时到岗接班,交班人员应留在岗位上继续值班,并向值班长汇报,直到有人接班时方可离开岗位。值班人员不得连续值二个班次。 2、根据发电厂生产的连续性和重要性,接班人员应按规定的时间提前二十分钟到达现场进行检查和了解,以掌握本岗位的设备运行状况和工作情况。运行人员应按本标准规定的交接班程序和时间进行。 3、在处理事故或进行重要操作时,不得进行交接班。如在交接班时发生事故,在接班人员尚未接班时,则由交班人员为主负责事故处理和操作,接班人员应在交班值的值长的领导下主动协助处理,直到事故处理完毕或告一段落后方可履行交接班。若发生事故,接班人员已签名接班,则应由接班人员为主进行事故处理和操作,交班人员应在接班值的值长的领导下主动协助进行事故处理。交班前30分钟,接班后30分钟内一般不进行重要操作。 4、接班检查中如发现问题应向上一值(或班)的交班人员提出,由交班人员负责并向值长汇报。若接班者不认真检查而遗留的问题,将按情况由接班者负主要责任。 5、各岗位运行人员在未办完交班手续之前,交班人员不得擅离职守。 6、学习人员在岗位未批准独立值班前,不可独自负责岗位的交接班,应在师傅的监护、指导下进行。 离职时间较长(一个月及以上)的运行人员回值值班时,应了解本岗位的设备和操作变更情况,经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接班工作。 7、接班前和交班后均由值长负责召开班前会和班后会,站班会应严肃认真、精力集中、精神饱满。 四 交接班的程序和内容 一、交班准备工作 交班人员在交班前应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做好各项交班准备工作。 1、做好本班应完成的各项检查,设备定期试验和切换工作和操作任务。交班前还需完成以下工作:对所管辖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一次检查;查阅运行日记、DCS各参数无异常;检查安全工器具用品、对讲机、钥匙、规程资料备品、图纸、报表等完整齐全;认真录入交班记录,内容不遗漏。 2、交班记录的主要内容有: 本机组运行方式变动情况及目前设备运行情况; 本机组设备停、复役情况,工作票执行情况; 本机组发生的设备缺陷及处理情况,执行的安全措施情况; 当天的工作任务、试验、设备切换等任务; 本班发生的人身或设备不安全情况及其简要原因; 有关的技术命令、技术通知、上级指令等; 需要下一班注意的其它运行事项等。 二、接班现场检查 各岗位接班人员应按规程规定的检查项目、内容和要求进行现场设备接班检查。 三、班前会 1、在完成现场设备检查后,提前五分钟,由值长主持召开班前会。 2、 班前会内容如下: 首先各岗位人员简洁、清楚地汇报本岗位现场检查情况,是否发现新的设备缺陷,确认本机组可否接班; 本值值长布置本值的生产任务及安全措施,交任务、交情况、交安全。本值运行方式薄弱环节,采取的运行措施 ,本值注意事项; 传达公司有关技术命令、通知及指令,讲清设备停复役情况及安全措施执行情况; 对运行人员进行简单考问。 3、 值长宣布接班 班前会结束,值长确认可以接班,则宣布接班。 四、岗位对口交接 1、各岗位实行岗位对口交接,接班人员到岗后,交班人员应主动向其口述本班情况; 2、 接班人员对交班人员的口述如有不清楚之处,应主动提出询问,交班人员有义务耐心给予回答; 3、对口交接的其它内容: 接班人员查阅运行日志、记录及报表。 清点工器具、钥匙、通讯用具等。 检查岗位卫生工作。 五、班后会 交班后班后会由值长主持,班后会内容如下: 注:化学、输煤、除灰、脱硫等外围运行专业的站班会由值班负责人主持,交接班后30分钟内值班负责人应及时向值长电话汇报交接班情况。 五 目前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 1、接班人员偶有迟到现象发生(白转夜); 2、接班人员在接班前未详细调阅休班期间运行日志,对休班期间机组的运行状况不清楚; 3、接班人员和交班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交接班过程中不严肃,存在嬉笑、聊天的状况; 4、接班人员尤其是高岗位人员没有对机组的重点巡检区域进行检查; 5、交班人员在交接班前,未对本班组的工作进行详细检查。常出现运行日志填写不完善,班组的工器具以及钥匙存在遗漏和丢失的现象; 6、班前会,部分人员尤其是值班员以下岗位人员对交接班会议中的一些重点问题、危险点了解不足; 7、接班前,有部分交接班人员对本机组设备运行方式、现场开工的工作票情况,公用系统运行方式和一些设备的特殊运行方式了解的不够深入,不清楚方式运行的原因等; 8、交接班过程中对书面交接、口头交接和现场交接有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六 现实说法 2010年4月9日19时,四川某发电有限公司锅炉检修人员在处理#62炉D原煤斗内防磨层脱落缺陷中,未对梨煤器停电,没有对煤斗入口采取安全覆盖措施,燃运交接班时未交待设备状态,现场无设备检修作业标识,巡检人员擅自将梨煤器打“就地”向正在检修的煤斗上煤,造成在煤斗内2名检修人员窒息死亡。 原因:擅自扩大工作范围、无票作业、交接班不清楚、工作票计算机权限管理混乱,工作负责人代替工作票签发人签字。 某焦化厂在夜班结束时,副熄焦车司机急于下班,单人进入熄焦道清扫熄焦道,主熄焦司机在不知情时离开熄焦车。而接班熄焦司机进行熄焦车试车时将夜班副司机碾压致死。事故原因分析:清道制度不完善;交接班制度不严格;夜班副司机思想存在麻痹大意,主观安全意识不够;夜班主司机工作擅离职守;接班司机操作不规范,开车未响铃。 防范措施: 1、制定由工段长负责,定点停车停电,利用生产循环时间清理熄焦道; 2、严格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交代问题要清楚,交班工段必须由工段长清点人数无误后,方可离开,杜绝擅离职守; 3、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教育。 来源:网络/热电论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