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笔记 | 吴剑秋:从PI的角度来看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

 贺玖明 2017-02-18

编者语:

临床研究的质量核心是研究者团队!2017年金玉良研首场公益直播课程邀请研究者谈谈临床试验中的质量管理。春节前“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之道法术”两场沙龙主题,分别从机构、药企、CRO三种不同角度深度剖析了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深受好评,本次课程邀请到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吴剑秋主任从PI角度讲解他眼中的临床试验质量该如何管。

以下为吴剑秋老师演讲课程以及互动答疑环节精华汇总,欢迎阅读!

(本篇笔记根据录音整理而成,未经研师审阅,完整视频可以前往金玉良研服务号观看)

非常感谢金玉良研平台的邀请!今天下午我们将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临床试验的质量是怎么做的,和大家一起交流,同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我就职于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做肿瘤临床研究已经20年了,1997年做住院医师时开始接触临床研究,从住院医师到主治医师,再到主任医师,见证了临床研究从粗旷型管理到规范化管理的整个过程,除了越来越规范及越来越精细以外,对于研究者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第二次征求意见稿第三章第15条明确规定:主要研究者监管所有研究者执行试验方案,并采取措施实施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

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principal investigator,PI)是实施和完成临床试验的总负责人,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工作时间履行职责,负责临床试验全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保障受试者的安全与权益,负责指导研究者正确实施临床试验方案。

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贯穿试验全程,通过对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两方面来实现。质量控制是指从试验开始启动到结束的过程中,为消除可能发生的不合格或不满意效果,根据GCP原则对试验环节的质量要素进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和活动。质量保证则是指为使申办者、CRO、机构管理者、第三方稽查和医药卫生行政机关确信试验的进行和完成满足GCP的要求,对试验过程中质量要素的控制所进行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评价活动。

临床试验最终质量的好坏和研究水平的高低,依赖于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化实施与管理。研究者是临床试验的主要实施者。PI对试验进度及质量负全责。

PDCA循环又叫管理循环,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故又称“戴明环”。是一种科学的、形象的质量管理方法。将PDCA循环实现质量目标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可以健全质量管理模式,提高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确保临床试验符合GCP的要求。PDCA循环分为4个阶段: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

计划阶段

主要研究者应建立项目实施中的质控措施,指定项目组的质控人员。质控人员应定期向PI报告试验进展、方案依从性和研究人员执行各项SOP的情况。质控人员应制定项目质控计划,定期对试验资料的收集和记录进行核查并做好质控记录。临床试验必须要有记录。

执行阶段

要注意规范实施临床试验的整个过程。这个阶段分为三个过程,包括试验准备阶段、试验进行阶段、试验完成阶段。

试验准备阶段

 对申办者及CRO公司进行资质审核,是否符合要求

 充分了解试验方案及药物特点

 负责组织试验方案设计

 负责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伦理审查文件

 获得机构办及相关辅助科室的支持与配合

 组建试验项目的研究团队

 负责组织临床试验的启动培训

资质审核:PI在选择试验项目时,应注意审核申办者、CRO资质、临床批件等相关文件,分析、评价试验的意义,权衡按GCP要求完成试验的条件和能力。项目承接数量的多少要合理,不能疲于奔命,只看数量,不看质量。另外如果试验项目有中心实验室,也要确认中心实验室的资质。

评估试验药物:充分了解试验方案及药物特点,初步评估试验方案的可行性和试验药物的安全性。预测实施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困难,病源是否充足,设备是否齐全,并与其他部门沟通解决。试验药物剂量、用法是否符合临床常规。

试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应考虑到可操作性,减少不同中心、不同研究者的理解误差。关键指标应当量化、具体化。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提高后面方案实施的依从性。

伦理审查:PI指定专人协助递交材料,负责向伦理委员会提交伦理审查文件,包括研究人员资质、试验条件、实验室认证文件和临床试验所要求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正常值、试验方案、知情同意书(样稿)、受试者招募方式等。

研究团队管理:主要研究者全面负责临床试验项目的组织、协调与管理,项目负责人负责所有的知情及原始记录,而研究医生的责任是病例筛选、原始数据的录入和随访。除了研究者,研究团队成员还包括试验药物管理员、研究护士、CRC及相关辅助科室人员等。取得相关科室的配合,包括病理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确保临床试验所必需的医疗试验、实验设备和人员配置,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设施、条件和能力,以确保受试者安全。

启动培训:研究团队要对方案及试验流程进行培训,确定试验药物管理人员和职责,研究团队人员分工授权,GCP等法规的学习,申办方还要对标本寄送、随机方式等进行培训。

进行阶段

 指派研究者完成受试者招募、知情同意和入选程序

 指导研究者严格按照试验方案和GCP原则实施试验

 指导研究者对试验中受试者的不良事件进行管理

 监督监查员对试验的监查责任是否到位

 密切关注试验药物的国内外最新的相关信息

 接受稽查、视察和院内质控

知情同意:开始于任何试验相关操作前,贯穿整个研究,研究者应随时解答疑问。知情同意的环境应安静、私密。介绍本项研究的目的、过程与期限、检查操作、可能给受试者带来的潜在受益及风险,及告知其可能被分配到研究的不同组别。如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受试者可以获得的治疗和相应的补偿。强调自愿,有权随时退出。告知研究中的个人资料均属保密。说明整个研究过程需要受试者予以配合,提高依从性。注意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给予受试者足够的时间和机会仔细阅读,耐心解答受试者提出的问题。

数据收集和记录:数据是临床试验的关键,实际上临床试验就是收集数据的过程,通过收集的数据来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做出评价。确保数据的可溯源性、易读性、同期性、原始性、精确性。CRC是录入EDC的主力,项目启动时,CRC应接受EDC系统培训。医学相关的判断必须由研究者完成。

安全性管理:任何操作首先要符合伦理,把病人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及时处理,安全第一;如实、及时、完整记录在研究病历中;SAE或SUSAR规定时间内上报。

标本管理:全程必须要有记录,包括采集、处理、保存、邮寄、销毁等等。要遵照SOP来执行。

方案违背管理:PI指派专人定期(每季度或每半年)对方案的依从性进行评估,将方案偏离、方案违背按照情节严重程度分类并进行统计。PI应关注统计结果,分析质量问题存在环节,找出解决策略,若方案执行存在较大问题,需再次进行方案培训。

受试者依从性管理:较好的依从性是试验数据质量的保证。筛选期及正常访视的依从性较高,但治疗结束的检查往往受试者不依从,这是提高依从性的重点、难点。口服药-知情时就重点强调依从性,每次发药时评估服药依从性,多进行用药教育。

完成阶段

 结题质控:核查要点

 试验文件归档

 剩余药物处理

检查阶段

 早期检查:在第1-2例受试者完成第一个周期治疗后召开,参照方案及核查要点,展开检查。

 中后期检查:在项目进行小结前进行。

 专项检查包括安全性(SAE)、药物管理、试验资料管理等。

质量改进

改进措施应当与问题的严重程度及风险相适应。总结该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与改进。在后续的试验项目中,重点对改进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临床试验的质量,不仅靠管理,更是要靠规范地做出来。研究者作为临床试验的主要实施者,合格的研究者,需要具备GCP、科研意识,具有一定的临床试验执行的能力和经验,严谨的试验态度和科学态度。相较于医生来说,研究者更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才能帮助试验的顺利开展进行。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互动答疑荟萃:

Q1:随访阶段,如果有患者再入院,但是住到其他科室,研究者没有及时发现在其他科室有再入院的情况,导致有不少SAE漏报。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有没有什么方法去避免?

A:研究者必须告诉受试者,在试验期间,如果受试者出现问题,应该第一时间联系研究者,而不是去找其他的科室或医生,这个问题必须从源头解决。如果上述情况已经发生,什么时候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上报。所以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受试者宣教,出现问题,第一时间联系研究者。

Q2:从研究者角度看,入组比较缓慢(慢于预期以及其他中心),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作为PI应如何作为?

A:在试验正式开展前,就应该了解中心的病源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对入组计划有一个相对合理的评估。入组缓慢,可能和病人的文化背景、生活背景、认知程度等因素可能会影响知情成功率,导致入组缓慢。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研究者临床工作繁重,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关注督促试验进度,可能会有一定的效果。还可以借助一些正规的招募公司,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采用合理的招募方式进行招募。

Q3:对于I期试验,很多I期病房都是群谈知情,然后单独回答患者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吴主任怎么看?


A:个人认为,群谈知情不合理。刚刚讲到,知情同意要注意患者的隐私。如果受试者太多,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并保证试验的质量。

Q4:研究者在受试者招募中具体能做哪些工作?一般研究者都怎么招募病人?

A:研究者在受试者招募中主要是向患者做充分的说明和解释。个人认为,研究者去找不熟悉的患者做招募不合适,除非是老病人,很了解病人的病情。

Q5:研究者主要负责受试者管理,受试者依从性能决定试验结果的完整性,作为研究者,有没有好的方法来控制受试者依从性?

A:依从性问题,可能取决人受试者的理解能力,跟他/她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等有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信任,就是研究者和受试者之间的相互信任。受试者是否依从,可能从试验一开始就能分辨出来。如果受试者不依从,就需要按照方案要求来执行,比如退出试验。

Q6:临床试验中的病历书写一直是各种检查中的问题高发区,吴老师,从您多年的临床试验经验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试验病历和临床病历书写不同,试验病历的要求会更多,但是临床试验病历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书写,有发生有记录,才能最真实的反应试验中的问题。

Q7:在PI眼中,优秀的CRA和CRC的标准是什么?

A:个人认为,CRA和CRC合格就好,按照规定把事情做好,这是最重要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