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文适合对诗词兴趣浓厚的读者

 大虫文踪 2017-02-18

百人团、争霸赛、飞花令……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浪席卷了华人圈,在寒冷的新春时节,着实火透了媒体和朋友圈的半边天。这么热闹的诗词文化盛宴,作为诗词爱好者的我,搭个顺风车蹭点热度再正常不过了。

此文适合对诗词兴趣浓厚的读者

身为一个为了阿堵物愁白头、为了五斗米折断腰的普通人,我略带自卑地喜欢上了矮大紧同志那句名言: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远方是我们的信仰,他总是镜花水月、遥不可及,太过执著降低生活质量,太为随意影响人生高度;诗却是实实在在的文学表现形式,对于我这样学过三脚猫语文的人来说,几乎只有一步之遥。然而在我们的文化谱系里,诗和远方有着怎样的渊源?

诗词是什么?

显而易见,诗词是维系华人世界普遍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是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最凝练、最优雅的语言表现形式。

《毛诗·大序》是这么认识诗的: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心有所感,一念成诗,并载歌载舞宣泄出来。“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大概是对诗的形成最精炼的概括了。

南朝钟嵘在《诗品序》中说: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由此来看,英雄所见略同,大家都就“诗词是感发的生命”这个观点达成了一致。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指月录》那个风吹幡动的六祖禅宗公案,“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对诗词而言,这也是高度的概括。

诗是韵文, 押韵几乎是中外所有诗作的共识。印第安原始部落民也许不懂中文,也不知道什么是平水韵、词林正韵,不过他们仍然可以对诗词的韵脚足够敏感。诗注定是一门音韵的学问。

汉字是单音节的文字,通过有规律的组合,产生抑扬顿挫的朗读效果和节奏韵律,至少需要四个音节,《诗经》就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简单的二二停顿,来建立语言美学。

此文适合对诗词兴趣浓厚的读者

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开创性地把诗上升到了文以载道的新高度,并在“叨陪鲤对”时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夫子顺理成章地删定了今天的“诗三百”。

帝高阳的苗裔、长江系的大才子屈原带来了《离骚》和《楚辞》,让传统的二二节奏产生出了更多的韵律变化,楚歌体的四三节奏,也成为了当时的文化流行时尚。这种时尚明显影响到了秦末汉初时期,即便与西楚对立的刘邦,也仍然在《大风歌》中沿用了楚歌体。

五言诗带来了崭新的二三节奏的变化。它兴起于汉乐府,成熟于古诗十九首。诗由是逐渐成为充满文学技巧的艺术表现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诗歌的文学反省期,诗歌逐渐由古体向近体转变。诗开始讲究对仗,受佛教梵文影响,对文字声律的运用也渐趋成熟。

汉字的“平、上、去、入“四声音韵学的发展将诗带入了格律的新境界。这种严格讲究对仗、押韵、格律的新诗体终在唐代臻于完美,成就了众多千古不朽的诗篇。

此文适合对诗词兴趣浓厚的读者

音韵的成熟,赋予了诗篇灵动的生命。诗句在平仄起伏间,如搏动的心脏,如律动的音符,如波动的命运,文学与美学在此刻融合成了诗的巅峰时刻。无数伟大的诗作,在这个时期流光溢彩,揭开了唐诗最绚烂的一页。

唐末五代之际,词以长短句的形式,以区别于诗的艺术特点,流行于坊间。词以要眇宜修的文体,言诗之所不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于是成为共识。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王国维对李后主的文学贡献不吝赞美之词。而苏东坡和辛弃疾更以诗入词,开创了词的豪放之境,将词的艺术表现力推向极致,从此与诗并列于中华文化殿堂。

诗词有什么用?

网络流行说法,缺少诗词无以装×。也许,得瑟和炫耀也是生活初级阶段的一种刚需,不过诗词能给予我们的,远胜于此。

“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这是庄子的人生观,也是对诗词意义最好的写照。

诗词是对生活细节的微妙感触,对刹那芳华的会心一笑,对惊涛骇浪的云淡风轻。解读诗词,不是寻章摘句于字里行间,而是拥抱一段感发的生命历程。诗词那些生机勃勃的文字,一定有另一颗敏感而热爱生命的心与之惺惺相惜、心心相印。

诗词是生活的美图,是认知角度的艺术定格。春夏秋冬,四季如歌;酸甜苦辣,万般由心;喜怒哀乐,皆是文章。

岁月的情怀是一首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李太白的情怀之大;“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杜工部的情怀之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白居易的情怀之真。

曲折的历史是一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寥寥数笔,盛唐气象跃然纸上;“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几许哀叹,征战之殇刻骨铭心;“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引吭高歌,血肉长城沛乎天地。

此文适合对诗词兴趣浓厚的读者

山河的文脉是一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饮誉千载,非是因为诗僧寒山;“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的神来之笔折服了李白的天纵之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温醇的文风,让朔风凛冽的西域苦寒之地充满了人情味。

起伏的人生是一首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性本爱丘山”的人生基调中,享受着“复得返自然”的田园乐趣;“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东坡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中,领悟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命真谛;“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后主在“朝来寒雨晚来风”的煎熬中,承受着“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绵绵之痛。

诗词会在今天复兴吗?

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诗词在很长时期里,是作为一种高端文化娱乐形式,而保持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从今天的实质内涵来看,诗词综艺节目仍然不过是一种带文化标签的娱乐消费,是众多重口味娱乐大菜中的一股清流,偶尔小酌回味清远,长期服用寡淡无味。

同样作为文娱产品,为什么诗词在唐宋之际能走向巅峰呢?这里不得不引用太史公的一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隋唐之际,庶族地主取代士族地主走上了历史舞台,官员的选拔制度,也由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向开科取士进化。到了唐代,科举的主要科目是明经和进士两科,而唐太宗本人是诗词爱好者,进士科尤重诗赋,那时候的诗词,犹如今天的高考大纲,那是全民备考的重中之重,大量的职业诗人应运而生。

此文适合对诗词兴趣浓厚的读者

宋代基本沿用了唐代科举制,并加以改良。苏东坡的父亲苏老泉,以唐宋八大家之才久试不第,也正是因为不通音韵之学。明清时期科举玩起了八股文,诗词歌赋失去了繁荣的土壤,逐渐走入低谷。

可见,诗词能在唐宋大放异彩,实在不只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有文学上的反省和进步,有封建社会跨入鼎盛期的历史大背景助力,科举制度的推波助澜更是其决定因素。

社会总是处在不断的变迁中。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即便完美无瑕,也不能成为长盛不衰的保证。诗词艺术在时代的交替中,也在不断地进化着。在进化的过程中,内容生产者本身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初时知识产权的拥有人最有话语权,歌者舞者皆是其陪衬。随着艺术的发展,对艺术的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体关注度也逐渐由幕后走向台前,到了清末京剧的出现,表演者终于登堂入室,赢得了广泛的认同,民国四大名旦更是名动京华。

此文适合对诗词兴趣浓厚的读者

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具备更丰富表现力的影视作品成为了艺术表达的主流形式,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立体的表现空间。传统的诗词,自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但李白创作的舞台,远没有李安大。我想,李白生于今世,也应该会在影视出版的创作空间里尽情挥洒他的绝世天赋。更有可能,他立志成为演技派大叔或者颜值界小鲜肉也未可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