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诗为友,让人生自带“诗意”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7-02-18

 

以诗为友,让人生自带“诗意”

20170218   06 :读书周刊·书评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掀起了一轮全民诗词热。

然而,热闹终是别人的,从诗词中获得更美好的自己,才更弥足珍贵。而一些解读诗词的经典书籍能够帮助我们领略诗词之美,让人生自带“诗意”。

 

 

诗词应以“境界”为美

李金哲

 

  “词以境界为上”

  王国维的“境界”既强调了传统意义上的“情”与“景”的关系,同时诗人自己的情感和胸襟也不能偏废

 

  《人间词话》的核心思想是“境界说”。若以190810月至19092月发表在上海《国粹学报》的出刊稿为准的话,共64则词话。前9则为王国维对自己评词的标示,后55则是以此标准对诗词较为具体的赏析。

  一开头,王国维就表明了自己的研究:“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句有什么特别呢?其实早在王国维写出《人间词话》之前,词话就已经有了很多派系,如浙西和常州两派词论,但他们都没能直抵诗词的本质。王国维在这里独标“境界”说,旗帜是非常鲜明的。对此他颇为得意,认为苍浪所谓的“兴趣”、阮亭所谓的“神韵”都不过是说出表面而已,他们都不如“境界”两字,只有这两个字才能深入到词的根本。有了境界,气质、格律、神韵才会随之而来。

  王国维尤为推崇五代以及北宋的词,认为它们之所以高出其他时代的词,关键就在于有境界。

  那么何为境界呢?经后世学者的探究,王国维的“境界”既强调了传统意义上的“情”与“景”的关系,同时诗人自己的情感和胸襟也不能偏废。如此,那些只学习古人作诗情景,却没有古人眼识、阅历的诗作只能是伪文学。这也是词话六七则所说明的:“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是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举例,“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就把境界全表现出来了。

  为进一步细化“境界”说,王国维还从诗人创造角度即“造境”、“写境”来加以补充。“造境”是诗人根据理想情感所创造出的境界,而“写境”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描摹的境界,这也是“理想派”作家和“写实派”作家的区别。但是又很难区分,大诗人是将其交融为一体的,所创造的境界也必然合乎现实生活,所描摹的现实也往往基于自己的理想。

  如此创作,“我”与“物”之间的关系就会形成两种,一种是“有我之境”,一种是“无我之境”。有我的境界是以“我”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往往在观察时会对“我”造成情感冲击,事物也带有了“我”的情感色彩,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而无我之境,则是从静态事物本身的属性出发,达到物我难分的境界,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在王国维看来,这两种境界,前者在动而后静中得,故优美;而后者则在静中得,故壮美。优美者古人常写,而壮美不常有。不论它们表达的境界是大是小,是“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还是“宝帘闲挂小银勾”,都体现了诗人的审美境界,一种超然于物外的心境。

  如何能创造出境界?王国维提出了他颇为自豪的“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诗人在创作之初,为了创设佳境而在脑海中构思,那种孤独中的凄苦,仿佛登高远眺,而望的远近直接决定了词作意境的宏阔与窄小。“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是在创作时的模样,他们常常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而第三境,则是在拨开云雾见阳光的时刻。可见,作一首有境界的诗,并非易事,也需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才能得出正解。

 

  论“隔”与“不隔”

  从言与意上来说,不隔就是作家能通过鲜明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言与意之间没有遮挡物

 

  凡诗境界不同,在阅读上亦有不同。在36则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隔”与“不隔”的论断。周邦彦《青玉案》词:“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轻圆,一一风荷举。”能传达出荷花的精神理致,为不隔;而南宋词人姜夔的《念奴娇》和《惜红衣》则有犹如隔雾看花的憾恨。王国维经常贬义南宋词,认为“北宋风流,渡江遂绝”,可谓毒舌犀利,而差别就在于南宋词“皆在一隔字”。

  对比南宋与北宋词,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讨论重点,也是境界谁深远谁浅薄的精彩之辩。

  他称冯延巳的词“开北宋一代风气”,而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又评秦观“词境最为凄婉”,周邦彦词以“精工博大”胜。

  但对南宋词人除辛弃疾外,多有指瑕,一脸嫌弃,甚至给出过严厉的批评。他斥责姜夔有格调但是没有情致,陆游有气势但缺乏韵味。这一当头棒喝,针对当时的词坛流弊来说,旨在救时人词论之失。那时清一代,有词人沿袭南宋词人的风气,委心于声律精审、对偶工切用字尖新等形式技巧,尽是浮华泛情,晦涩沉暗,成了王国维所讥讽贬斥的“文绣的文学”。

  那么“隔”与“不隔”的区别究竟在哪里?他总结,陶渊明、谢灵运的诗不隔,而颜延之的诗稍微有些隔;苏轼的诗不隔,黄庭坚的诗稍微有些隔。从言与意上来说,不隔就是作家能通过鲜明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言与意之间没有遮挡物。王国维认为能写出不隔之作唯在一个字——“真”。只有真才能美,不真就不能产生美感,无法动人。

 

  苏、辛之胸襟与雅量

  可见王国维的审美是更赞赏那些为人耿直又志存高远、有进取精神的人

 

  在这样的审美标准指导下,王国维尤其推崇苏东坡与辛弃疾的词,称其皆有雅量且豪放。苏东坡是很多读者都喜欢的诗人,比如毛泽东就曾化用过苏轼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之语,振奋人心。苏东坡之所以能作旷达之词,还在于他的经历。他的一生是坎坷悲剧的一生,总是被贬,但对于国家兴亡他又总是报有一腔热血。难得的是,即便被贬,流落到类似“独钓寒江雪”的境地,他依然能在失意的现实中寻找到解脱。如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而辛弃疾的词亦是境界阔达、感情豪爽。辛弃疾不同于苏轼参透人生沉浮,而是以一腔炽热的感情和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表现的是英雄主义的豪情与悲愤。如他的《贺新郎》:“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可见王国维的审美是更赞赏那些为人耿直又志存高远、有进取精神的人。

  王国维也欣赏纳兰容若的词,称他的词为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从北宋以来也就他一个人了。王国维一直提倡文学之境界是要写真情,要用自然的眼光去观察事物,自然之言就是未受尘世污染的赤子之眼。如纳兰容若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句句皆在眼前,幽幽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充满无限感慨。王国维得出结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自成系统,它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融会贯通中西美学文化,可以说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著名翻译家傅雷曾在信中向傅聪推荐《人间词话》这本书。他说:“《人间词话》,青年们读得懂得太少了;肚子里要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首词,读此书也就无用……但我个人认为中国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匙。”

 

 

生命之初,打好诗词底色

孙丽娜

 

  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层峦叠翠,以其独特的意蕴美,令无数读者拜服。我们的先人千百年来用他们对民族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百姓的忧思,创造了延续千百年却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的不朽诗篇。作为华夏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古代诗词,一代代的传承是理所当然的。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教育自己儿子孔鲤,不学习《诗经》,就没有说话的资本。可见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一些古诗对他们的文学兴趣的培养和品位、谈吐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古诗是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绝妙的华章,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让孩子了解并背诵古诗,不仅能让孩子品味诗的优美意境,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智慧,增加孩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给孩子的古诗词》收录的177首诗和41首词,“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只以刻画工巧取胜者不予选录,超出孩子认知水平者亦不选录,所选诗对时代、作家、体裁等数量之比例也没有限制”,称得上是适合孩子学习古诗的经典书籍。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进行良好的性格培养和高尚情操的熏陶尤为重要。让孩子学习古诗词正是因为它蕴涵着智慧和哲理,教育性因素也是选择古诗的重要参考。比如孟郊的《游子吟》,教育孩子了解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使孩子懂得孝敬长辈。类似这些具有哲学启蒙知识的作品,会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生活启迪和为人处事的道理。

  如今儿童国学教育方兴未艾,特别是诵读古诗的早期教育开发方式尤受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推崇。一般的古诗选本多以成人的标准和思维来选编,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而《给孩子的古诗词》遴选出那些贴近孩子生活、符合孩子心理和思维方式的作品,从内容上涉及孩子的生活、游戏、学习、劳动、礼仪、情操等各方面,使得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仔细阅读诗词内容、认真揣摩诗歌意象,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意境。而只有把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充分地结合起来并联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才能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书中选取了《饮酒》《望月怀远》《江村即事》《乌衣巷》《大林寺桃花》等世人耳熟能详的瑰丽古诗,在逐字逐句讲解分析的同时交代了故事背景,使孩子更好地解其意,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此外,通过对这些古诗的背诵还会对语言产生感性的认识,让孩子从文字当中发现美,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并立德修身。

  国学大师南怀瑾认为,经典古诗文能使孩子们渐渐懂得“人伦之道”的做人道理,懂得“生存之道”的生活艺术。不仅如此,诗的语言还富有音乐性,古诗尤其讲究韵律。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一些简单易懂、形象性较强的古诗,教孩子学习,不仅可以使孩子学到知识,受到品德和美感教育,还能有益于孩子的智力开发。

正如《给孩子的古诗词》作者叶嘉莹曾说的:“我从小就喜欢读诗,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工作也已70年了。这本书不是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份感发生命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所以中国一直有诗教之说。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我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关系。”我想,这也是叶嘉莹想要传递给孩子们的最重要的东西。

 

 

花间词派的时代注脚

欧明俊

 

  中国词史上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号称“长短句之宗”,对词史的影响巨大深远。《花间集》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收录了温庭筠、韦庄等18位花间词派诗人的经典作品,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汉民族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

  《花间集》共10卷,选录唐末五代词500首。编者赵崇祚,字弘基。据欧阳炯《花间集序》,此集当成书于后蜀广政三年(公元940),其时赵崇祚为卫尉少卿。在1900年敦煌石室藏《云谣集》发现之前,《花间集》被认为是最早的汉族词选集。

  《花间集》得名于作品内容多写上层贵妇美人日常生活和装饰容貌,女人素以花比,写女人之媚的词集故称“花间”。这些词作都是文人贵族为歌台舞榭享乐生活需要而写。绮筵公子、绣幌佳人眉眼传情,当筵唱歌,辞藻极尽软媚香艳之能事。

  对于这样重要的作品,千年的传播史上有过很多版本,不可避免地出现较多文字歧义,因此校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便不得不提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花间集校注》,共取校宋、明、清时期20余个《花间集》版本,皆重加校勘,共改正、补充误校、失校数百处。仅以号称精校的最为通行的李一氓《花间集校》为例,即改正、补充其误校、失校达150余处。该书方便读者一册在手,即可详知各本文字出入、歧义情况,免去了手头版本不全之苦与四处访书的奔波翻检之劳。

  此外,词学界对《花间集》的研究,宏观立论者多,对10500首词的微观剖析,似乎做得不很到位。除不断重复谈论数十名篇外,绝大多数《花间》词,很难说有精当的文本解读。旧注本的评点往往语焉不详,随意即兴;当代普及性注本的“评析”则时而显不得要领,甚至出现硬伤。《花间集校注》于500首词作的疏解,用力至勤,可以说是第一部严肃的学术性批评著作。这些文本“疏解”颇具深度与新意,如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的疏解,引入自《诗经·陈风·月出》肇始的“望月怀思”的“原型心理模式”;再如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的疏解,立“乡愁主题诗词”的“反题”一说,发人所未发。书中此类“疏解”甚多,俱见校注者才学与识力。

  该书注重将传统评点的笼统印象,落实为现代批评的精切具体,表现在文本和名句解读两个层面,对读者理解词意、鉴赏词艺甚有助益。校注者在广泛运用中国传统诗学理论解读作品的同时,还注重引入西方文艺美学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如对母题原型理论、语义学、诠释学、心理分析、接受美学、互文性理论等的借鉴,均能如盐溶于水,不落迹象,创生出仅靠本土传统理论无法生成的新意。

  缘于词人或刊布传抄者的原因,《花间集》文本存在一些前后矛盾或解释不清之处,校注者发现并正视这些属于文本内部的问题,皆给出相对妥帖的解释。疏解文字既遵从体例,要言不烦,又具体实在,切中肯綮;既注重理性的条分缕析,又注意行文的生动流畅,不少篇的疏解,颇富文采和诗意,融合了传统诗话词话批评和西方逻辑分析批评之优长,令读者生齿香心餍之感。

  《花间集校注》的“前言”洋洋四万余字,描述《花间》词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阐发《花间集序》的理论内涵,探究《花间》词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宏观统摄全书,亦见校注者理论思辨的功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