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一生水与肾为水脏
河图的“1”数为五行属水。水为至阴,为生命之源,万物之祖。故水为天之始数,肾水居北方属坎卦。与医学、生命的关系:
①养生贵在养肾阳:肾水坎卦,其实并非纯阴,一阳爻含于两阴爻之间,两真水合藏一真火。所以肾阳极其宝贵,不能耗散。
②中年养生贵在保肾养精:《内经》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表明中年人保肾养精的重要意义。
③吞津保精以救肾液:足少阴肾经“挟舌本”,其精气上注于舌,舌下金津、玉液(廉泉穴)为肾水之上源,唾为肾液,故从中年起应吞津以救肾液。
④养肾水以济肝木之阴:肾为天一之水,水生木,肝属木,故肝肾有同源关系,这对中老年人养生防高血压有重大意义。
⑤顾护肾阴永葆青春:肾阴为五脏阴之根本,肾阴关系着全身阴阳的平衡,因水为天数之始,万物之基,故顾护肾阴为永保青春的第一要义。
(2)地二生火与心为火脏
河图的第2位数为火,火位正南方,属离卦。象征阳气,为水之动源。水为阴,火为阳,有了水还要有火,阴阳才能气化,万物始能生长,故火代表动力,代表温热阳性。与医学、生命的关系:
①火气通于心,故人体心火应离卦,火生土,脾应土,故心与脾关系密切。
②火性炎上,故火忌耗散,人体之火除心火之外,尚有命门相火、肝肾龙雷之火等,皆以内敛为重,忌浮越。
③心主藏神。中国历代养生家都注意心神内守,宁敛心火,如孔子提出“坐忘”,老子主张“虚无”,庄子强调“守一”,佛家讲究“禅定”,道家追求“炼己修心”,都为内敛离火的静功,内敛离火,保护心神,在人体养生学中具有重大意义。
(3)天三生木与肝为风脏
木为河图“3”之数,木代表新生,标志着万物之萌动,象征着生命之始。故《易经》八卦以震卦应春,方位向东。在医学、生命学的应用:
①人体肝属木,秉风雷之性,故肝为人体升发之脏。肝气旺者意气风发,欣欣向荣;肝气虚者委靡不振,消极颓废,故人体生命力的旺盛和衰减与肝气的鼓动很有关系。
②肝能调节血量,对人体的阴阳气血皆有重要作用。
③肝藏魂,又有调节心理的作用。
④木喜条达,忌抑郁,故调节情志是养肝的关键。
⑤目为肝之外窍,目明说明肝气未衰。
(4)地四生金与肺为金脏
河图“4”为终数,象征万物有始必有终,有生长必有收肃,因为兑卦为西方,酉乃万物成熟之意。应用于医学、生命学:
①人体肺应兑金,肺津四布,滋润五脏。
②人到中年,肺气宜收敛,人的一生中,肝为升发之脏,主动损耗最大,衰退也最早,所以50岁肝气即始衰。反之,肺气主收,耗损相对小,故衰老也较迟,80岁肺始衰。
③肺为金,燥气通于肺,最易损耗肺津,故保护肺津是保护肺的重要环节。
④肺主气,人一生中肺气耗散不少,故中年以后必须注意润肺,敛肺以顺其生理特性。 (5)天五生土与脾为土脏
“5”为河图之母数,土为万物之母,成数赖之以衍生,5位中央、象坤卦,属土,脾与之相应。脾数为“5”。在医学、生命学的应用:
①土应长夏、万物之长养,土的长养及藏性,人体的脾应之,脾为万物之源,故健脾培土是维护生命的重要基础。
②在人体气机升降过程中脾为枢转的中轴,左右着人体的气机升降。
③五脏中脾土的负荷极大,故应节制饮食,保护脾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