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国藩: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天津实诚人 2017-02-19

读史越多,越不会一叶障目。欢迎添加有史哥私人号,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加关注即可:



作者:张宏杰

来源:《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



曾国藩之重于兄弟情谊,在安排曾国荃南返一事上表现得很充分。


晚清时代,治安不靖,出行不易。为了曾国荃回家一事,曾国藩操了很多心。首先他得为曾国荃找到一个适合的旅伴,结伴同行。恰好湖南籍京官郑世任外放贵州兵备道,赴官将经过长沙。曾国藩把弟弟托付给他,商量多次出行细节,“初八九起议,十四日始决计”,决定七月十六日出发。


陆路长途旅行,当时主要的交通方式是坐车。曾国藩给弟弟雇了一辆质量上乘的车,费用比普通车辆要贵近两成:“雇轿车一辆,价钱二十七千文。时价轿车本只要二十三千,孙见车店内有顶好官车一辆,牲口亦极好,其车较常车大二寸,深一尺,坐者最舒拂,故情愿多出大钱四千,恐九弟在道上受热生?病。”


十六日曾国藩送弟弟出门,本身经济很紧张的他还是给弟弟带了三十二两银子作为路费。此外,又封了十两银子,这是给家里老人们的钱,不过他嘱咐曾国荃,如果路费不够,也可取用:“外封银十两,敬奉堂上六位老人吃肉之资,孙对九弟云,万一少途费,即扯此银亦可,若到家后,断不可以他事借用此银。然途费亦断不至少也。”


路上仆从的选择也很关键,曾国藩雇了一个叫向泽的人,“雇底下人名向泽,其人新来,未知好歹。观其光景,似尚有良心者”。(后来曾国荃“在任邱县寄信来京,云向泽伺候甚好”。)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曾国藩送曾国荃返乡,兄弟二人“彼此恋恋,情深似海”,曾国藩一直送出城外二十里,见到雨后道路仍有积水,怕有翻车之虞,心里有些后悔。但是事情已定,只能依依而别。“十六日未刻出京,孙送至城外二十里。见道上有积潦甚多,孙大不放心,恐路上有翻车陷车等事,深为懊悔。”直到二十三日,接到弟弟在途中所发的信件,始稍放心。




曾国荃道光二十年年底进京,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出京,在京一年半有余。曾国藩总结他的学业说,九弟总的表现不够用功。“读文作文全不用心,凡事无恒,屡责不改。此九弟之过也。”


不过曾国荃身上的优点也很突出,比如“待兄甚敬,待侄辈甚慈,循规蹈矩,一切匪彝慆淫之事毫不敢近,举止大方,性情挚厚。此弟之好处也”。


总结这一年半的兄教弟学,应该说,曾国藩算得上尽心尽力。兄弟偶有不和,有他过于严厉的原因,但更主要原因是国荃年轻不懂事。但是对于九弟早归,曾国藩内心一直感觉有所失疚。这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他在日记当中回忆这一年的事说:“心摇摇如悬旌,又皇皇如有所失……以九弟之归,心常耿耿……昨两夜不能寐。”


九弟南归之后,曾国藩思念不已,在家书中说“自九弟去后,思之尤切”。曾国荃走后三个月,曾国藩写了一首忆弟诗:


别汝经三月,音书何太难!

夜长魂梦苦,人少屋庐寒。


骨肉成漂泊,云霄悔羽翰。

朝朝鸟鹊噪,物性固欺谩。


兄弟走后,在北京的寒夜,他更感孤单,只能苦候家书,以慰思念。



到底是年轻不成熟,在京之时,曾国荃闹着回家。但是回到家里不久,曾国荃又开始怀念在北京的时光,想要再次进京。


回到家里之后,曾国荃重新在父亲曾麟书的私塾“利见斋”中就读。老秀才曾麟书的教学方法远远不如曾国藩高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初,曾国荃与六哥曾国华商量,想一起再入京师,跟随曾国藩读书。


这一次,曾国藩明确表示反对。因为曾国荃这样忽来忽去,轻举妄动,家里大人显然不会同意,而且路费也难以解决。他在致诸弟家书中说:“若九弟今年复来,则一岁之内忽去忽来,不特堂上诸大人不肯,即旁观亦且笑我兄弟轻举妄动。且两弟同来,途费需得八十金,此时实难措办。”


后来曾国华与曾国荃在曾国藩的安排下到省城长沙读书,在罗泽南处附?课。


在后来的通信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曾国荃对自己在北京的表现表示后悔。比如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六月十四日信中,二十五岁的曾国荃说:“弟深悔早岁留京未自伏案用功,任意使气,不听大兄之教诲。”


咸丰元年十二月初八,曾国荃在家书中又说:“意欲考优贡,如果能得,则可以来京,仍依函丈,岂非平生盛事?今日之老沅,似乎非当日之皮[脾]气也。若不得优,则心图上进,总要中举,来住京师,与吾老兄常相聚首?耳。”


可见时间越久,曾国荃回忆北京一年多的生活,越感到长兄对他的关爱与尽责,对自己当初的表现也越加后悔。


曾国藩后来写了这样一首诗,回忆九弟在京那段的时光:


阿弟光明者,爱兄心尚孩。

良时无汝共,雅抱向谁开?


难就陆云业,多惭许武才。

皇都宁不美,舍去竟何哉?


就是说,九弟心性光明直率,对待长兄,有时还像孩子一样。九弟有西晋陆云(陆云十六岁即被举荐,入洛成名)那样的才华,可惜他却不能像汉代许武那样(武每耕,令弟旁观。夜教读,不率教,即自跪家庙告罪)助弟少年成?名。


二十二年之后,曾国藩又写过这样一首诗,回忆京师时光,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陆云入洛正华年,访道寻师志颇坚。


惭愧庭阶春意薄,无风吹汝上青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