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虚阳亢,肝风内动 脑血管意外多属此证。 主证:素有头痛、眩晕、麻木,突然昏厥,抽搐,或口眼歪斜,偏瘫。舌质红,脉弦细。病位较浅、病情轻者只出现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或偏瘫。病位较深、病情重者,除上述诸证外,尚有神志不清或昏迷。中风时常伴有痰盛,如喉中痰鸣,舌苔滑腻。 病机:素体阴虚,肝阳易亢,化火生风,风火交煽,挾痰上扰,蒙蔽心窍则神志昏谜,流窜于经络则肢体麻木,风痰阻于脉络,气血流通不畅,则出现口眼歪斜、舌强不语或偏瘫。舌质红,脉弦细,均为阴虚肝旺之象。 治法:滋阴平肝,熄风开窍。 药物: 1.平肝:可用天麻、钩藤、僵蚕、菊花; 2.熄风:轻者用钩藤、僵蚕、地龙;重者用全蝎、蜈蚣。 3.随证加药:眩晕重加磁石、生石决明;痰多加半夏、胆南星;抽搐、痉挛加僵蚕、全蝎、地龙。昏谜时用药见“痰迷心窍”。 方例:一般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镇肝熄风汤(淮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练子、生麦芽、茵陈、甘草)加减。 偏瘫,言语不利,口眼歪斜,宜用活血通络、祛风涤痰法,常用《医林改错》之补阳还五汤(当归尾、川芎、黄芪、桃仁、地龙、赤芍、红花)加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