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305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20-01-17
第十六章 祛痰剂/化痰熄风/ 半夏白朮天麻汤(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现在我们讨论治风化痰。
   半夏白朮天麻汤
(半夏白朮天麻汤《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4.5克) 天麻 茯苓 橘红各一钱(各3克) 白术三钱(9克) 甘草五分(1.5克) 
【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新世纪一版)
 
   半夏白朮天麻汤这个方是《医学心悟》上的。
   它主治的证候是风阳上扰证。

   从风阳上扰证的形成机理来看,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 一个是,本身脾湿生痰。
   有痰湿的体质,这类的体质因素,根据《内经》上讲的,肥人多痰,一般体质都比较胖了。《内经》上讲“肥人多痰,肥人气虚”,气虚反映在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所以生痰。
* 第二个原因呢,肝风内动。
   这个肝风内动的形成,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痰气上逆。

   痰气上逆引动肝风,所以我们有的叫它肝风挟痰,实际上痰为主。而且由这种痰气上逆引动的。
 @ 痰气上逆,上扰清空,造成眩晕,这个眩晕,
  # 眩是眼睛看东西发黑,
  # 晕是天旋地转。
   现在我们说耳源性眩晕,像美尼尔氏综合征这类神经性眩晕,这类其中不少就属于这种,包含有风痰上扰这类的可能,当然这类病也要辨证,证型可以有多种,但风痰上扰证在其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比例。
 @ 除了眩晕,可以头痛。这种痰湿上逆,上干清阳,头部气血逆乱,可以导致头痛。
   这类的眩晕头痛,往往阵发性的,
  # 一发作,非常剧烈,眼睛发黑,天旋地转,站立不稳。
  # 平静下来呢,状若常人,什么感觉都没有。
   这和气血不足的眩晕,或者属于像气虚的头痛这类,在临床上不难区别。它带有一种阵发性,突然发作。平息以后状若常人这种特点。

   作为兼证来讲,
 @ 痰阻气机,既然脾虚生湿,有痰,痰最容易阻滞气机,造成胸膈痞闷,引起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可以恶心呕吐。
 @ 从一般舌象脉象这些佐证来看,
  # 舌苔白腻反应出是有痰湿,
  # 脉弦滑,弦反应有一定的肝风特点,滑主痰。

   从刚才这个主治证候分析来看,这个风痰上扰证的核心问题,是痰气上逆,所以我们化痰和治风要相结合。 

   这个方的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其中化痰熄风是治标,健脾祛湿是治本.
(板书:方解  
君 半夏  擅长燥湿化痰,和胃降逆(治痰)
   天麻  擅长平熄肝风(治风)
臣 白朮  健脾燥湿    
   茯苓  健脾渗湿
佐 橘红  理气化湿,和半夏相配治气
使 甘草  1. 补脾胃之气   2. 调合全方的药性)

   从方的组成来看,
* 以半夏、天麻作为君药
 @ 半夏这个药擅于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燥湿化痰,治疗痰湿是治本了,本身这个肝风挟痰,我前面讲了,是痰气上逆引动的肝风,所以解决谈的问题。
 @天麻擅长于平熄肝风。
   前人,象《本草纲目》讲到,天麻是治眩晕的要药,是治肝风的神药。
   当然现在有些把天麻说得太神了。天麻是没有补性的,它擅长于,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有降血压作用。这实际上就是在中医的平肝熄风,针对肝阳上亢,肝阳化风,风阳上扰,平肝熄风这个作用。
   半夏、天麻两样联用,体现一个治痰,一个治风。针对了这种风痰上扰,起到化痰熄风作用。

* 臣药 白朮、茯苓
 @ 白朮用来健脾燥湿。
 @ 茯苓用来健脾渗湿。
   白朮、茯苓就构成健脾除湿的一种基本组合,配伍结构。这两味药是从张仲景时代以后,这一千八百多年,人们经常用来健脾除湿的基本结构。体现了治病求本。

* 佐药 橘红
   橘红有理气化湿作用,通过理气化湿有助于化痰。
   橘红、半夏相配,实际上是治痰要治气,“治痰先治气,气顺痰自消”。 

* 加甘草作为使药
   一方面能够补脾胃之气,
   一方面能够调和全方药性,作为使药。

   整个这个方从组成上来看,是在二陈汤这个基础方的基础上,加天麻、白朮构成的。
   半夏、茯苓、橘红、甘草,这就是一个二陈汤。前面我们在治痰剂的第一个方,所讨论的。那加了天麻、白朮以后,就构成了这个方叫半夏白朮天麻汤。
   从治疗湿痰的基础方,转化为治疗风痰,风痰引起的眩晕,头痛的一张常用方。这是我们讨论的半夏白朮天麻汤的方义分析。

   这张方的配伍特点:风痰并治,标本兼顾。
* 风痰并治体现在半夏、天麻并用。
 @ 用半夏以及二陈汤来化痰,
 @ 用天麻来熄风,体现了风痰并治。
* 标本兼顾呢,
 @ 它既有解除风痰的天麻和半夏,
 @ 又有茯苓、白朮健脾祛湿,治疗生痰之源,所以叫标本兼顾。

   既祛邪,又扶正,但全方以化痰熄风的治标为主。有就是说,风痰引起眩晕、头痛,发作期当时使用的。健脾祛湿治本是做为辅助的,不是主要的。所以掌握配伍的特点,既要知道风痰并治,标本兼顾。标本兼顾还要知道这个方配伍是以哪个为主的。

   在临床运用方面
   这个方的主要辨证要点:首先是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
* 应该说主要用于眩晕、头痛,特别是用于眩晕,这是一个风痰引起眩晕,这张方是个首选方,也是个名方。
* 舌苔白腻,脉弦滑是佐证,这是用来反应它属于痰湿,痰较重。

   因为我们知道肝风内动引起有很多原因,我们前面治风剂,第二节平熄内风,基本上都是讲的肝风。不管是热极生风也好,肝阳化风也好,阴虚风动也好,都是各类的引起肝风内动的一个治法。
   我们这里所谈到的是由于风痰引起的,具体来说,是痰气上逆引起的动风。表现了它不是像前面的治风剂里面所讲的
 @ 像镇肝熄风汤,动风,中风,肝风内动引起中风。
 @ 或者像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风内动,风阳上扰的高血压眩晕头痛这一类。这都不同。
   这是风痰引起的眩晕、头痛。和前面的主治有很大的差别。这又是反映了一个治疗眩晕、头痛的一个类型,一个常见类型。

   所以我们讲到在临床使用当中,对于像现代医学所讲的美尼尔氏综合证,神经性眩晕,象这类病,中医学有它的治疗上的长处。在现代医学治疗上想根治都比较困难,中医学从辨证的角度出发,上述这些病证,有一部分它是属于风痰上扰引起的。这个方疗效也比较好。

   但是每个病人他具体的情况,可以反映的不同,
* 比如,眩晕较重的,这个方唯恐力量不足,加僵蚕,胆南星。
 @ 大家知道僵蚕擅长于祛风痰,
 @ 胆南星呢,它是清热化痰的,眩晕重,痰郁而化热,可以加胆南星。
   在祛痰力量方面来说,治风痰南星和僵蚕都比较强,所以加进去可以增强祛风痰力量。

* 当然如果头痛比较突出,这个方治头痛的力量,应该讲不如治血瘀,治头痛力量不足一点,要增加治头痛效果比较好的一些药物,比如说蔓荆子,它擅长于治头痛。白蒺藜也是能祛风止痛的。

* 当然如果反覆发作病程久了,经常反复发作,中医有个理论叫久病入络,可以有风痰上逆,上扰清空,影响头部经络,进而导致瘀血产生,这个方里加川芎更好。川芎是治头痛之要药,能够活血行气止痛了。

* 呕吐如果严重的,因为从主治证候当中,它这个脾虚生湿,湿聚成痰在中焦为主,痰气上逆才引起风痰,所以中焦痰湿重引起 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胃不和降就可以导致呕吐,呕吐严重我们要帮助胃的和降,降气和胃加代赭石、旋覆花。
   这一点可以参考我们前面讲,理气剂的降气里边旋覆代赭汤配伍旋复花、代赭石的道理,总的用来降胃气之上逆。

* 至于气虚的呢,气虚那可以表现平时这个病人就有气虚,主要是脾胃气虚,比如面色晃白,或者面色,四肢无力,发语声低,脉来虚软,那这些都是脾胃气虚的表现,萎黄,加党参,黄耆,增加这种补气补脾的作用。

* 如果痰湿偏重,也就是说痰量较多,平时可以有咳痰,胸闷比较严重,从脉来讲往往偏滑,苔来讲呢白滑、水滑,说明痰湿重。要增加祛湿力量,加泽泻、桂枝。
 @ 用泽泻利水渗湿。
 @ 桂枝有助于温阳化气,而且这种痰气上逆,桂枝可以平冲降逆。
   这都是一种常用的临床随证加减的一种方法。

   使用注意方面
   这是应该强调的,运用半夏白朮天麻汤,它主要用于眩晕头痛。
* 阴虚阳亢,肝阳化风这类病机的,不宜使用。
   眩晕头痛有很多类型,非常多类型,内伤杂病引起的眩晕头痛里面,比如说我们教材写到的使用注意,阴虚阳亢,这在前面治风剂里,平熄内风那一节,我们所讲的镇肝熄风汤,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阴虚阳亢,或者天麻钩藤饮,也是阴虚阳亢,肝阳化风,这一类病机的不能使用这个方!
   因为这个方里边,化痰用的半夏这类,比较辛燥,辛温燥烈,可以加重这个阴伤。阴伤加重之后阳亢更加突出,本来人家可能有中风先兆这些,用了以后反而中风发作了,加重病情。所以同样一个内伤杂病的眩晕,你辨证要准确。
* 至于气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那他必然要有一组气血不足的临床表现。
   比如:
 @ 气虚眩晕,往往劳累以后发生,或者早上发生,它发生比较缓慢,不是一种突然发作,而且这种眩晕休息一下就好了,休息一下容易缓解。
 @ 血虚引起的眩晕,一般舌质淡,脉细。它很容易和这类证候相区分。
   所以在临床上这些眩晕发生,不能用半夏白朮天麻汤。
   这在临床使用上要注意的! 

   祛痰剂我们就讨论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