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叉神经痛的康复

 昵称34246721 2017-02-20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支配范围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由于发作时多伴有面肌反射性抽搐,表情极其痛苦,所以也称为“痛性抽搐”。本病症多发生于成年人及老年人,女性略多于男性,大多数为单侧性。

三叉神经痛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机制尚不清楚,多数认为病变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及其感觉神经根内,也可能与小血管畸形、岩骨部位的骨质畸形等因素导致对神经的机械性压迫、牵拉以及营养代谢障碍有关。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明确,常见的病因有:①脑干内病变:如多发性硬化、脑桥延髓缺血性病变、脑干肿瘤等。②半月神经节和颅中窝三叉神经感觉神经根病变:三叉神经瘤、脑膜瘤。③三叉神经颅外段伤害:三叉神经支配的皮肤和黏膜范围较广,故口、眼、鼻窦、耳等处病变均可累及三叉神经。④后颅窝脑外病变:动静脉畸形、小脑上动脉和岩静脉分支压迫神经、脑膜瘤、听神经瘤、蛛网膜炎和脑干的三叉神经感觉根处的粘连、基底动脉瘤等。⑤三叉感觉性神经病。⑥其他:包括感染、代谢、中毒性疾病等。

临床表现

三叉神经痛发作前常无预兆、骤然发生、疼痛性质为短暂性、阵发性电灼样、针刺样、刀割样等剧烈跳痛。严重者常伴有面部肌肉反射样抽搐,伴有面部发红、皮温增高、唾液分泌过多、鼻粘膜充血等。白天发作为重,早期发作稀疏,间歇期较长,夜间较轻或停止,后期逐渐加重,疼痛发作次数频繁,严重者可通宵发作不能入眠。疼痛多见于三叉神经的分布区域内,其中起始于第二和第三支最为常见,以单侧三叉神经区域受累。

疼痛可由如洗脸等接触面部的感觉刺激诱发,或由面部运动诱发,如咀嚼、说笑等,部分患者面部有触发点,每遭轻微触及就会引起疼痛,触发点大多数在第二、三支区域内,三叉神经第二支疼痛发作多因刺激皮肤的触发点(上唇外1/3/,鼻翼,上门齿,颊部及眼球内侧等处)所致,饮冷、热水、抽鼻涕、刷牙、洗脸等亦可诱发;三叉神经第三支诱发疼痛发作多因下颌动作及冷、热水刺激所致。

治疗方法

(一)发作期治疗

1、药物疗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药物治疗,如卡马西平、巴氯芬、大剂量维生素B12.

2、物理治疗

①离子导入治疗:大小适宜的电极置于患侧面部,副电极置于肩胛间,药物多有0.5%可待因,0.01%组胺加1%的利多卡因等,由阳极导入,8~16mA,每次15~25分钟,每日一次,15次为一个疗程。

②低频脉冲电疗法:采用三角波或矩形波,用点状电极置于压痛点及沿三叉神经分支的区域,每日一次,15次为一疗程。

③磁疗:在痛点治疗,贴磁片或用动磁法,每点10~20分钟,两者并用。

④超短波治疗:电极置患侧面部,发病初期采用无热量,进入了缓解期后就可调至温热量,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

⑤微波疗法:圆形辐射器置于患侧面部,间隙250px,微热量,10~15分钟,每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

⑥超声波疗法:声头置于患侧面部,移动法,剂量0.5~1.00W/cm,每次5~10分钟,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

⑦红外线:可配合针灸使用,以照射微红为宜。

⑧氦氖激光疗法:照射光圈照射在周围神经出口处,面积不宜太大,10分钟一次,一日一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

3、针灸疗法

第一支痛:针刺太阳、阳白、头维、丝竹空、鱼腰、凤池、翳风。

第二支痛:针刺下关、颊车、地仓、承浆、四白、养老、迎香、听会。

第三支痛:针刺下关、颊车、地仓、听宫、水浆。

每日一次,间歇捻转留针10~15分钟,15~20次为一个疗程。

康复护理

部分患者因疼痛不能进食者,在间歇期鼓励病人进食。为防止营养不良,可给予高热量、营养丰富的流质、无渣软饭等。嘱患者保持精神愉快,胸怀开阔,避免精神紧张,有规律饮食起居,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