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医17——甘草广用也有弊

 昵称11634697 2017-02-20


凡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缓其力。

寒热夹杂亦用之,调合其性无攻击。

什么时候要慎用甘草呢?

唯有中满不食甘,临证还须究端的。

陈老提到甘草有五大作用

第一补中益气

典型的代表方是,黄芪甘草汤。

在虎山踢腿,有个妇女腿沉。半山都上不来,脸色苍白,面目虚肿,上到山里来踢几圈,短气乏力,才四十多岁,脉沉弱很难摸到。

在古籍中记载用黄芪甘草汤,六比一,服用能够使人脾主四肢功能加强,运动锻炼后能够感觉到有力从脚底涌出。

黄芪60克炙甘草10克。

我还加了枸杞子15克,牛大力15克,五指毛桃15克。


这妇女服用三剂后,一口气登上虎山亭,短气感觉就消失了。

再踢腿,她说很轻快,十多年都没有这种感觉了。

可见黄芪甘草汤,补中益气效果良。

这汤方可以作为体虚脉弱者的练功方。

二是祛痰止咳。

一患者感冒后,咽痛,胸中郁闷有痰,却咳不干净。十多天,这是痰留胸咽,像雾霾在天空,能见度低,周身不爽。

桔梗甘草汤,大派上用场。

桔梗20生甘草10。

我还加了木香5郁金5,以颠倒木金丸来抚平胸膈闷气,配上金刚三腿,三剂还没吃完,十多天咳而咽痛就好了。

在古籍中记载桔梗甘草汤专排胸咽痰浊。


第三个功能是清热解毒。

过完年后大家到虎山来练金刚腿。

两个人都有牙龈肿痛非常难受,问中医有没有牙痛药

中医治牙痛,那是拿手好戏。先不说我们前面拱老讲的凤阳牙痛山药白芷地骨皮骨碎补。

就说这个大黄甘草汤药就是治牙龈肉肿痛的特效药。

大黄15生甘草8泡茶。

疼了三四天,当天晚上泡,第二天就好。

对于逢年过节暴饮暴食引起的胃火牙痛,牙龈肿痛这大黄甘草汤,清热解毒效果良。


这方子是居家常备,不单治牙痛那么简单,一切火曰炎上的病痛,皆可清解之。

最精彩的莫过于甘草的第四大作用,缓急止痛。

老人一般晚上抽筋的用芍药甘草汤效果非常好。

这个春节碰到一例最严重的老人抽筋晚上他都害怕睡觉,睡下去脚抽筋会惊醒过来。

我们用治抽筋的六药黄金组合。

白芍20克,炙甘草20克,怀牛膝10克,炒苡仁30克,淫羊藿30克,小伸筋草15

一剂吃下去晚上抽筋就消失。

配合金刚三腿,三剂吃完,到现在都没有再发作过。

这六味药堪称抽筋六药,是抽筋的克星专门缓急止痛升阳除湿。

甘草第五大功用是调和诸药。

病人胃痛的吃凉的不舒服,吃热的也难受这叫寒热胃。


怎么办呢?

用凉药不行,用热药也不行那就要寒温并用半夏泻心汤主之。

里面有黄连消炎热干姜暖胃冷配合甘草调和阴阳,使寒温并用,不会打架。

甘草详细使用陈老论的非常深刻。   我们下面来看陈厚忠老先生的《甘草广用也有弊》:

 


临床对甘草的广泛运用,可以说在中药里堪称王者。

据有关信息称,我国一年用量可达六万吨之多。凡医者处方中几乎张张处方皆用,有人甚至习以为常,不管辩证,不论何方,均塞用甘草,似乎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水平和对中医的内行。其实中药甘草,虽用途广泛,有诸多功效,可治多种病症,但也有弊,也不能滥用,也须辩证,推敲,仔细琢磨,方能使用。笔者根据数十年的临床以及对甘草的关注和运用,利弊权衡,用量自掂,略述己见。

甘草味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协调诸药。用于脾胃虚弱,身倦乏力,心悸气短,甚或咳嗽痰多,脘腹疼痛,痈肿疮毒,食物中毒等,如此多药效主治,怪不得遍受诸医之青睐。

  

甘草用得最好最广者,首推医圣仲景,他在《伤寒杂病论》中共223方,其中用到甘草者,多达164方,而炙甘草汤、桂枝汤、甘草泻心汤、甘草干姜汤等,量重用达四两,折合现市量约55.68克,即使用量最轻的防己黄芪汤,也用了近半两,约6.96克。

余赞仲景善用甘草,也向仲景学用甘草。表现为:甘草补中益气,为调和脾胃之常用,如仲景的炙甘草汤以它为君药,治“脉结代,心动悸”;甘草泻心汤用治“胃中虚”之“心下痞鞕而满”;小建中汤治“心中悸而烦”,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用补中益气汤治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四君子汤治脾虚气弱等,均取其甘草补气和中之功,收治疗之宏;后世《大明本草》载甘草:“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本草正》云甘草:“有调补之功”。《本草汇言》更明确指出甘草:“健脾胃,顾中气之虚赢,协阴阳,和不调之脾胃”。


甘草功能止咳化痰,能入肺、胃诸经,表现于在上祛痰止咳,在中调和脾胃。如仲景方中的麻黄汤、小青龙汤、苓甘五味姜辛汤、麦门冬汤等均用之,而且成为经典,时徒几千年,仍然疗效不减,是为典范,近代之甘草片,应该也是源于此,不过只是剂型的改变和疗效的提高罢了。

甘草乃缓急止痛之要药,源于《内经》:“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用于临床推仲景之芍药甘草汤,为治“脚挛急”之名方,柔肝缓急,以此治多种疼痛及腓肠肌痉挛特效。还有用乌头汤治“疼痛不得屈伸”;甘草附子汤治“骨节痛烦,掣痛不得屈伸”。都是取其缓急止痛之功。而临床拓展运用,十分广泛。


甘草调和诸药,既可解药百毒,又可使峻猛之毒不伤正气而和缓,呈双向或多向样作用。《本草纲目》云:“诸药中,甘草为君,治72种乳石毒,解1200般本草毒,协调从药有功”。又《本草疏正》云:“仲景两书中凡为方250,用甘草者120方,非甘草之主病多,乃诸方必合甘草,始能曲当病情也”。《汤液本草》亦有“所以能安合草石而解诸毒”之说。

甘草还能清毒泻火,为咽痛必用之品。笔者曾用玄麦甘桔当茶饮,频频含嚥,治慢性咽喉痛,多获良效而痛除咽畅。  

忆学徒之初,吾师用于中医外科上的生疮生疖,痈疽疮疡,不论初期中期或已溃排脓,甚或疮疡将敛,均离不开甘草,谓其能 “解百药毒”,“解一切草木虫鱼鸟兽之毒”,近代医家张锡纯先生 更确切地指出:“粉甘草,性平不温,用于解毒清火剂尤良”。


甘草还有生津止渴之效,这一功能是通过生津来实现的,仲景用生津止渴之方可谓多矣,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等,均用甘草护胃生津养液,前用清热生津止渴,后用生津益气养胃。日本医者花村认为:甘草的主要功效是“润凅燥”,曰:“遍览《伤寒》、《金匮》中配伍的处方,由于发汗或下利或水分吸收障碍等,直接情况以及由于伤寒或虚劳等间接情况,尽管原因各式各样,但任何津液不足都要用甘草”。

甘草在临床上的运用极为广泛、普遍,笔者也时习用之。但细细品尝,思量。任何事物均为一分为二,何须甘草,即用之有利,肯定用中也有弊忌,故需特别注意,讲究用量轻重,用时暂、久、加工炮制、用药部位,现代药理。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能勉强用之,更不能信手拈来,画蛇添足,貌象夜郎。这是笔者临床用药之准则和基点。


忆己刚入道之初就听师长们 议论,甘草或长期、大量服用,可致腿脚无力(俗话说癞脚),身沉体重,故而一直牢记,并临床辩证,体验。

笔者一般,用于补益脾胃虚弱者,取蜜制炙甘草。量在6克左右,时不过二周。若用于解毒,疮疡痈疽,多取生甘草,量在5克,若遇淋证,小便不利,茎中痛者,多用甘草梢,此药专治茎中疼痛,思量可能与类比取象有关。

当今临床笔者也有重用甘草之例:凡见口腔黏膜变性,多甘草生、熟并用,量各6克左右,借此以修复变性之粘膜。


若心律不齐而使用炙甘草汤,用量在10克左右,时间以不超过一周为宜。

甘草味甘,但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满腹胀及呕吐者慎用或忌用。《汤液本草》云:“甘者令人中满,中满者勿食,甘缓而壅气,非中满所宜也”。长期饮之,湿热素盛之人也不宜服味甘壅气之品。

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 ,虽然用到甘草入方者甚多,用量也较偏重,但那是2000多年的年代,不能与现今的气候、环境、社会、人情可比。亦凡水饮、淤血,燥屎内结等有形之邪充斥体内而正气未衰者,或气机阻滞,或需急下者,一般慎用或不用;若属正虚,鼓动无力而心下痞胀满,临证仍需使用。当年仲景用防己黄芪汤治风水,风湿,用量上之轻就是可发人深思。


在中药十八反歌诀中,“藻戟遂芫俱战草”,其战的就是甘草,当今虽有很多学者和临床医家对此多有质疑和突破 使用并取得显效而未见中毒者。况仲景方中也有半夏甘草,甘草甘遂同用,但笔者对此持谨慎态度,认为不能为彰显自己的技术和取得一时之疗效而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参阅近代资料,据认为:甘草的副作用是由于摄入量过高而引起的其中一些负面影响包括:

提取物中的甘草酸可以引起称作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疾病,其特点是体内叫醛甾酮的激素水平过高,阻碍钠的排泄,导致钾从尿液中排出,引起血压升高和肌肉损伤,损失钾导致心脏和肌肉运作异常,引起保水,造成水肿。

据欧盟2008年报告,过度使用甘草,可导致血压升高、肌肉无力、慢性疲劳、头痛、肿胀、男性睾酮水平降低等问题。

人们还认为,孕妇过量使用,可引起大出血,甚至早产。还有报告显示,长期使用甘草,还会引起体重增加等副作用。


还有研究发现 ,甘草制剂有损性作用,每天用28克以上,可致男性性欲降低和其他形式的性无能,停药4天后可恢复。

据此笔者在临床上对患者有高血压、肥胖、糖尿病、肾病、心脏病或月经不调等的人,尽量避免甘草的摄入,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或存在性功能障碍的男性也慎用,正在使用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和利尿药物(阿司匹林、地高辛、皮质类固醇、胰岛素、泻药)的人也避免使用。

清代医家徐灵胎在‘用药如用兵’论中提出:“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而毒药则以之功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害致,皆毒药之类也。故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尤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