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悬臂论(二)

 也胡谈 2017-02-20

古人论书有“笔力惊绝'的说法,王僧虔说“钟、卫、梁、韦(钟繇、卫凯、梁鹄、韦诞)之书,莫能优劣,但见其“笔力惊绝'。可见大书家的共同点,就是“笔力惊绝'。要做到“笔力惊绝',必须两只脚出力,肩背出力,左手出力,再加以“指腕皆不动,以肘来去”,否则是做不到的。

执笔要紧,五指要密,执笔太高,则易飘浮,以执低为宜。手则从腕到肘叫“肱'的一段,要横于前,其筋乃紧而得力,勿把腕伸向前去,筋松了就不得劲,全身的力也会打折扣的。历代的大书家,悬臂大多数是做到的,但是错在运指,笔力就弱,作小字尚能佳妙,大字则非其所长了。前面提到的包世臣,就是犯“管随指转'的错误,致“伤于婉丽',病因竞不自知。苏东坡是宋代的大书家,以“把笔不定”,运用指力,所以笔力也弱,他自己也说,不善作大字。原因在那里,或者他尚未十分清楚。所以我主张小字也提肘——也就是悬臂写。曾有“为培腕力来提榜,小字蝇头悬臂书'的句子。惯于运腕力,则写榜书——大字时,腕力自佳。

米芾的《提笔法》说:“元章(米芾)告伯修父子日:“以腕着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曰:“提笔可作小楷乎?”元章笑顾小史,索纸书所进《黼fu扆yi表》,笔画端谨,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一如大字。伯修父子相顾叹服。因请其笔法。元章曰“此无他,自今以后,每作书无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熟矣。”

《续法书论》上说:“作小楷能悬腕,已非下乘,惟能悬臂,则神气益静,非端坐不能为此,所以更高于悬腕一筹”他虽认为悬臂写小字是好的,但又视之过高,好象高不可攀。我教青少年写字,要他们提笔,两三个月就熟了,一年半载,小字都可以悬臂写了,其实并非难事。

悬臂论(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