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

 渐近故乡时 2017-02-22

Ref: Min X, et al. World Neurosurg.2016 Mar 29. pii: S1878-8750(16)00486-1. doi: 10.1016/j.wneu.2016.03.067. [Epubahead of print]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总体发病率为14.1/10/年;在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到0.0074%;目前,对于CSD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仍有争议。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线药物,能改善血管形成并减轻炎症反应;降胆固醇药物--阿托伐他汀属他汀类药物,可促进血管形成和抑制炎症、降低促炎症分子的水平。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已在部分医疗机构开展,但缺乏其临床有效性的评价和治疗经验。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医院神经外科的Xu Min和江苏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Chen Pin等就此开展研究,评估阿托伐他汀治疗CSDH的疗效,结果发表于20163WorldNeurosurgery在线。

 

该项回顾性研究对109例从20144月至201510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CSDH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临床症状、血肿部位和体积、手术方式、阿托伐他汀的用法和持续时间、以及预后指标如血肿体积变化和神经功能状态等。结果,7例保守治疗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20mg/天,疗程1-6月。1月后,血肿体积从20.83±4.49 ml明显减少到11.40±4.46mlP0.05);6月后,7例保守治疗患者血肿消散。将102例手术患者,按照有无使用阿托伐他汀分为两组,手术加阿托伐他汀组同样给予口服20mg/天。最后发现,使用阿托伐他汀与血肿体积减少明显相关(图1)。

 1. A. 1例左额CSDH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前、后CT图像:A1A2. 入院时血肿大小;A3A4. 阿托伐他汀治疗1月后血肿有所缩小;A5.治疗3月后血肿基本消失。B. 1例左额CSDH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前、后CT图像:B1. 入院时血肿大小;B2. 阿托伐他汀治疗1月后血肿缩小;B3. 治疗2月后血肿缩小;B4. 治疗3月后血肿体积<5ml;B5. 治疗6月后血肿消散。C. 1例左额CSDH患者,给予手术和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的CT图像:C1C2. 入院时血肿大小;C3. 钻孔后复查CT血肿有残留;C4C5. 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月后血肿消散。D. 1例双侧半球CSDH患者,给予手术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的CT图像:D1D2. 入院时双侧血肿大小;D3. 右侧半球钻孔后复查CT,血肿缩小,有残留;D4. 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1月后血肿进一步缩小;D5. 治疗3月后,双侧血肿消散。

 

最后作者指出,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单一的阿托伐他汀保守治疗与手术结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安全有效;可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药物治疗CSDH的途径。

 

(德国科隆大学医学院郑锋编译,《神外资讯》主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衔城教授审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