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疼一年了,已经累觉不爱

 李静曦 2017-02-22




▼ 病案介绍











面色偏黯,舌质淡映紫,苔淡黄浊腻,脉细滑。证属心脾同病,中阳不足,胸阳不振,血行瘀滞,治宜标本兼顾,温理中焦,通阳宣痹,理气化瘀。


处方



▌ 药方1





▲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7剂。

1993年1月4日复诊,患者药后胸痛大减,仅快步行走时小有发作,无汗出,脘痞嗳气基本消除,纳谷有增,便溏改善而仍欠实,守方继进,


▌ 上方改(药方二)





以增强温理中停之功效,再服7剂后,病情日渐好转,原方稍事出入,服用近2个月后,胸痛诸症状消失,食纳复常,大便成形。



分析点评



从五脏辨治胸痹疗效好。


本例患者有冠心病病史,以心胸疼痛阵作,伴有汗出为主症,痛后神疲乏力,此为心阳不足,不能温煦,胸阳失旷之典型胸痹病证;


同时兼有脘痞嗳气,纳谷欠馨,大便溏薄,是为脾阳虚弱,运化失权,胃气郁滞所致;


面色偏黯,舌质淡映紫,舌苔淡黄浊腻,提示痰瘀痹阻。周氏辨证为心脾同病,心病者心阳不振,心脉滞,脾病者中阳不足,脾胃虚弱。


治以标本兼顾,温理中焦,通阳宣痹,理气化瘀,方选理中汤为主加减。


方中干姜大辛大热,直人脾胃,温中祛寒,振奋脾阳;桂枝温通心阳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配以失笑散、红花、丹参、三棱、莪术等理气活血;九香虫、甘松、炒延胡索均为辛温行气止痛之品。


诸药配合,使中阳足,脾胃健,心阳振,瘀滞除,血脉通,则诸症状自除。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典型的心脾同病证,在两脏的主次关系上,周氏认为以脾阳不足为本,心阳不振为标,足太阴脾经“其支者······注心中”,故障阳不足,胸阳亦随之不振,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痹阻胸阳,滞心脉,则胸痹心痛。


周氏治疗本案胸痹,不用瓜蒌薤白类方温通心阳,而是独辟蹊径,从脏腑辨证出发,通过温理中焦,以振奋心阳,其辨治思路,值得思考。






▌文摘抄于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漫画医案每周一、周二、周三更新...





国医大师介绍






周仲瑛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
    世代中医,幼承庭训,随父周筱斋教授学习中医。1948年开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56年进人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工作,先后任住院医师、讲师、主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副院长等职。1983年调任南京中医学院,任院长。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等职。 







国医传承值得每个人关注!


(关注ID:gyccjy)

正在浏览此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