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科外泌体研究套路:破骨细胞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解螺旋 2020-08-27

作者:酸菜(转载请注:解螺旋·医生科研助手)

经过了几个月的闭关,全新升级版的文献精读班在今春又开班啦。本课程涵盖多个医学生物领域,通过文献精讲传授课题选择、设计方案、开展课题的套路和实用精华技巧,学以致用,帮助大家发表高质量的文章。今天分享的上周六酸菜主讲“开箱课程”核心内容。讲述了破骨细胞外泌体中miRNA对于成骨细胞的影响。如果大家想报名文献精读春季班的话,可以直接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

这篇Cell Discovery上的骨科文章,Cell Discovery是2014年自然出版集团(NPG)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合作的新期刊,今年影响因子估计在7、8分左右。首先来看下今天的文章题目:

其中有四个关键字: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外泌体、miRNA,四部分连起来这篇文章也就是研究源自破骨细胞的外泌体中miRNA能够抑制成骨细胞的活性,来看看具体是怎么做的。

一、实验假说

科学研究第一步就是提出假说,然后再开始证明,这也是核心的科学思想。本文的假说如下图所示:

这里面有三个核心内容,支撑起这篇文章:

1、从破骨细胞来源外泌体能够被成骨细胞摄取并影响其成骨功能——阐释模型

2、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破骨细胞外泌体高表达miR-214,能够负调节ATF4,抑制成骨效应——提出分子

3、破骨细胞外泌体依赖于ephrinA2- EphA2信号途径影响下游效应——解释机制

研究的逻辑链就是:

二、结果解读

本文用七张大图来呈现研究的数据,可以分为四部分:

1、Fig1交代了分子的来源,并进行了对miRNA的筛选,选择了此次研究的对象miR-214;

2、Fig2-Fig4是通过了离体实验验证了外泌体以及ephrinA2- EphA2信号的生物学功能;

3、Fig5-Fig7是在动物模型中对外泌体miR-214做了功能鉴定,尤其是Fig7是对于治疗策略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Fig1作者是要鉴定破骨细胞来源外泌体及miRNA,那首先就要做一个破骨细胞的模型。作者选了经典的小鼠RAW264.7做为前体细胞,之后加入RANKL(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诱导2天,基本骨科做破骨细胞模型的都是这么做的。

对于外泌体的观察,作者除了用常见的电镜技术外,还用了动态光散射技术(DLS)来检测培养上清中颗粒粒径分布。两者都证明了有外泌体的存在。电镜图基本也是外泌体文章的标配。

当然,光看形态还不够,接下来还用Western做了外泌体表达的Marker蛋白鉴定,有一些Marker是非常特异的,只在外泌体中表达。这篇文章选了HSP70、TSG101、CD63(荧光标记),除此以外为了证明是外泌体,还检测了核蛋白标记,因为外泌体是没有细胞核的(可以看到Western上的空缺),这里选择了TFIIB、LaminA/C。

确定了是外泌体后,作者开始对其中的内容物进行了分析,这里用了Bioanalyzer进行片段长度的分析,在18-24 nt 处发现了丰堵富集。

接下来开始了文章的重头戏,通过高通量测序筛选比较RAW264.7和RANKL诱导的RAW264.7的外泌体miRNA,并通过查文献得知13个差异表达miRNA与骨代谢相关, qPCR验证得到9个上调的和4个下调的miRNA。

作者选择了miR-214-3p做研究对象,是一个显著表达上调的miRNA。之所以选这个miRNA,因为作者在文献中发现了这个miRNA能靶向ATF4来抑制成骨功能。这是一种略为保守的研究方案,降低了本文的学术创新,如果选一条全新的miRNA并找出靶向基因介导成骨细胞,那这篇文章的影响因子还能再高。

然后作者还非常严谨通过RNase降解实验验证了miR-214是来自于外泌体而不是凋亡小体和微泡的。这时候作者还不放心,又做了人的细胞模型,CD14+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分选后加入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 和 RANKL诱导,又做了一遍了形态学和Western检验,证实了诱导成功,当然也没放过miR-214。这就是套路,告诉了我们最完整的外泌体miRNA检测要做哪些。

Fig2开始做功能,先开始做外泌体被受体细胞摄入的观察,在细胞模型MC3T3-E1(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中用DiO(细胞膜绿色荧光探针)标记了外泌体,Hoechst(细胞核染料)标记MC3T3-E1细胞。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就能观察到破骨细胞来源外泌体被MC3T3-E1细胞摄入情况。同理用FAM标记了miR-214,观察到了外泌体中miR-214被MC3T3-E1细胞摄入情况。

然后在人成骨细胞系hFOB1.19通过PCR对miR-214的作用进行了验证。在文献中已经揭示了在miR-214的下游是ATF4,接下来就是一整套实验,先检测了hFOB1.19细胞ATF4有没有受到miR-214抑制,下游成骨细胞的相关标志物包括Alp、Bglap、Col1a1有没有受到miR-214的影响。

ALP染色活性鉴定,颜色越深成骨活性越强

整个Fig2就是说明了,破骨细胞外泌体来源的miR-214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Fig3阻断了外泌体,来观察对于成骨细胞调控的影响是不是会被抑制,用了两种抑制策略:

1、中性神经鞘磷脂酶(neutral sphingomyelinase) 抑制剂 GW4869

2、外泌体释放关键基因Rab27a的siRNA

这样用两种或三种方法来说明同一个问题,能让文章的逻辑性更强。

作者又做了一套Fig2的检验来说明抑制破骨细胞外泌体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Fig4开始机制研究,由文献知破骨细胞ephrinA2可作用于成骨细胞EphA2受体抑制成骨。Fig4a-4g沉默了ephrinA2,Fig4i-4n沉默了EphA2来观察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ephrinA2 / EphA2相互作用是外泌体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的穿梭所必需的。

Fig5开始在体研究,用破骨细胞特异性蛋白Acp5的启动子构建miR-214 Knock in小鼠(OC-TG214)。作为一个模型的验证,首先要检测破骨细胞、成骨细胞、血清中游离miR-214和循环外泌体中miR-214的表达。

在体实验与离体实验不同,可以检测骨组织和成骨细胞中的Alp、Bglap、Col1a1表达,除此之外,还能进行形态观察发现OC-TG214鼠腰椎组织中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密度降低,这也可以作为潜在的观测指标。

Fig6中作者换了人的标本,还用了OVX去卵巢小鼠模型。检测发现骨质疏松病人血清外泌体中的miR-214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在模型中也是一样的情况。

然后作者叒对那些关键蛋白进行了检测,还是是前面那一套。骨质疏松病人和OVX模型小鼠的ephrinA2表达、Alp、Bglap、Col1a1表达。以及沉默EphA2受体后的ATF4、Alp、Bglap、Col1a1表达。

Fig7验证了一旦阻断了外泌体是否会对OVX动物模型产生治疗和缓解的作用。

Fig7a:3月龄OVX手术后8月开始注射Rab27a的脂质体siRNA,每周2次维持4周,取样检测。之后的检验方式也和前面一样,比较新的就是这里做了显微Ct吗,显示了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密度上升而结构模型指数降低,说明其对骨质疏松是有缓解作用的。

三、套路分析

这篇文章研究了破骨细胞对成骨细胞经由外泌体来交互通讯的机制,其核心就是miR-214。对miRNA的研究就可以分析出如下套路:

片段长短:Bioanalyzer

分子筛选:二代测序+qPCR

外泌体特性:Rnase+Triton

分子来源:miRNA前体检测

对于破骨细胞研究的学习也可以从几方面进行:

细胞模型: RANKL诱导RAW264.7细胞(鼠)、外周血单核细胞分选+诱导(人)

观察指标: TRAP,形态学

动物模型: 转基因、OVX

相应的成骨细胞研究也能从这些方面学:

细胞模型: MC3T3-E1 (鼠)、hFOB1.19 (人)

观察指标: Alp、Bglap、Col1a1

动物模型: 转基因、OVX

外泌体的特性上的学习包括:

鉴定:动态光散射、电镜

标记:HSP70、TSG101、CD63

摄取:DiO荧光探针

分布:AB、MV、Exosome

阻断:GW4869、Rab27a siRNA

上述的套路就已经包含了这篇文章中的所有研究内容。那是不是只有这些值得研究呢?当然不是,比如这篇文章的主角是miRNA,完全可以改成lncRNA、circRNA以及蛋白。我们可以在其中筛选鉴定出新的分子,提出新的机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