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武学到内家-近代武术发展的侧面观察(林世奇)

 tjboyue 2017-02-24


一、内外家之别

  武学在中国的发展,深厚而精微,一直是和「文治」相经纬的一个主流,自古以来,在盛世固然大备于朝廷,而衰世亦能见布于草野,各地雄拔之士,往往以武备立身家,由于颖异并出,各辟宗法,因此千年派下,所衍生的法门便日趋繁密,遂至不可胜数。

  至康熙时,大儒黄宗羲曾依当时拳家的说法,将武术大别为内外二家,略示其要,此后学者虽纷予以援用,但于「内家」「外家」的定义却见解分歧,迭有争议,民国初年,政府于南京设立的中央国术馆乃依当时通说,以「内家」为「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的统称,而少林等拳法则泛称为「外家」。

  「内家」武学之见重于武术界,盖由武术发展的大势而来,古代武术的兴起本为搏击格斗之具,过去的发展多以硬功直进为上乘,其势辄以威猛迅疾见称,初学者若有差池,反不免伤及脏腑,缠绵难愈。明末以来,拳家于传授的方法乃渐渐强调以「内在」的调养为先,在武术的结构上来说,即利用「站桩」的方法筑基,调理脏腑,蓄养内力,并孕育出全身的整体劲,火候既足,始以「软功」练法进入武学领域,吞吐收放,进而掌握克敌制胜的先机,而在内涵的增益方面,则和中国的传统儒、道二家的思想做了深入结合,内在的心性修养成为拳术的主要精神,这其间复吸收了道家「导引吐纳」的重要方法,使心性与内力相为温养于是「内功」的体用乃愈加完备,在这样的原则下发展出来的武学以「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三门为主,遂统称为「内家」。

  内家武学的勃兴,在武术史上开展了新的风貌,而与传统的少林武功并峙为四,指出了武学未曾开发的另一片天地,明末以迄清季,其风遂大行于南北,于中国武术的影响极为深远,因略叙其源流大意,俾学者知其所本焉。

 

二、内家武学的发展

  内家武学既为上述武学的统称,欲究明其来龙去脉,自应分别掌握其中各门拳法的统系渊源,然后始能综观全体,明其旨要。兹就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的发展,略述如下:

(一)形意拳

  形意拳的起源,充满了传说附会的色彩,拳谱语焉不详,达摩、岳武穆、张三丰都曾被奉为开派祖师,其中岳武穆首创之说尤盛、但正如形意大家宝显庭先生所言:「代远年湮,传说匪壹,俱无文献足征,未敢据为信史」,对于前辈授受的系统,确凿可考者,仅能断自明末的姬际可,姬公以前,远绍无据,姬公以后,则世系昭然,确实可信,近世拳家乃多奉姬际可为形意拳创始人。

姬际可


  姬际可,字隆峰,为山西蒲洲人氏,生性豪迈好武,颇为刻苦用功,初精大枪术,姬氏族谱说他「技勇绝伦,晚年破流寇于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其手搏之技是否另有传承,虽传说不一,但他所传的武功,经其整理裁创,应属事实。姬际可的拳法以心意为主,注重心意的融贯,强调内外的结合,手眼身法必求浑然天成,因此初名「心意六合拳」。

  心意六合拳之势法,系由前人对自然界的观察而来,鸟兽之动、风云之变,融入武术的体系以后,参以进退趋避之理,遂寓攻守之势。古谱所载较简,象形者仅有六势:「鸡腿、鹰捉、龙身、熊膀、虎抱头、雷声」,然武学根基既备,于飞禽掠食之势、走兽搏斗之形,信手拈来,莫不凌厉,于是各个名家会其理法,代有增益,遂衍至十形乃至十二形矣!自姬氏创拳以来,曹继武、戴龙邦等人相继绍承,由于武术心得有别,在北方遂派生三大支脉:

  1.心意六合拳在河北和山西两地的支脉,由于风格较相类似,皆以十二形为主,五形为基,并且因形取意,更名为「形意拳」,这二个支脉,均承学于河北的李飞羽。

  2.心意六合拳传至河南的系统,则以十大形为主要内容,系马学礼所传下,后世亦称之为「河南形意」,由于河南形意传承保守,据云古风极浓,拳架较为沈雄刚猛。

宋世荣形意拳


  河南系统的形意拳传承不广,未能普及,而河北与山西却以李飞羽之故,宗风广被,尤其河北为盛,李飞羽(字能然,或称洛能)乃当时形意一派的宗师人物,由于他打破了过去心意门教人唯亲的保守观念,广为传艺,因而其后能人辈出,声名大噪,弟子郭云深、刘奇兰、车永宏、宋世荣等均蔚为大家,而再传弟子李存义、张占魁,以迄尚云祥、韩慕侠等人,自晚清而民初,或剿匪灭盗,或锄强扶弱,威名大震,更成为北方重要的安定力量。

  形意拳大体而言,招式并不繁复,但欲得其神味理法却难。前辈李飞羽尝云:「形意拳术形式极简单,而道则深奥。」盖形意拳忌用拙力,其精髓全在神气二字,上下相合,内外合一,若至于无拳无意之境,已入内家上乘之功,历来拳谱于此阐述颇详,端赖学者之用心耳。早期最重要的一部拳谱为《心意六合拳谱》﹝或称《形意拳谱》﹞,据说系姬氏得之于终南山道士,盖出于岳武穆遗绪云云,但其说玄诞,考据家徐震认为应系后人所伪托,惟此谱论证极为精到,堪称形意拳经典之作,颇足以印证后学。


(二)八卦掌

  八卦掌的渊源不知起自何人,清朝以前未尝闻称。至清初时,董海川以八卦掌绝技崛起于燕赵,名动京师,北方豪杰风从群起,八卦掌遂衍为中国武术史上的重要宗派,因此八卦门人往往以董海川先生为开派鼻祖。惟董氏身世疑幻,得艺之经过颇称传奇,盖董氏尝自言涉迹江、皖,山中逢道士授艺,学乃大进,而「丹士」究为何人,众说纷云,益增神秘,本门高义盛师祖曾以师门传述,断定为江西广华山的毕澄霞祖师,其说系统甚明,似无传讹之虞,今从此说,容俟大雅君子裁正之。

  董海川,系直隶顺天府文安县人,赋性豪爽,颇喜漫游,自八卦掌法大成之后,回返京都,供职于王府,其后偶因机缘得试身手,声震远近,遂广开门庭,授徒传艺。纵观董氏生平,无论拳剑器械,无不造其极诣,于八卦掌的整理,光前而裕后,堪称一代武学宗师。其接引后学则以活泼多变著称,因材施教,并无定法,后世八卦掌系统冗杂,或肇因于此,但当时门徒因得各展所长,威泽极盛于燕京,尹福、程庭华、马维祺、刘凤春、宋长荣等均有声于世,名重一时,其中程庭华传授最广,今日八卦掌传人多出于此系。

李子鸣八卦掌


  燕、赵之地,民风慷慨尚武,八卦掌和形意拳既同盛于河北,因缘际会,颖异之士亦因相互砥砺,藉为辅弼,遂日渐合流,相传董海川与形意拳名家郭云深数较于肃王府,难分轩轾,乃以拳理相印证发明,蔚为美谈。今以武术观之,形意拳以直劲为主,刚毅古朴,八卦以横劲为主,机巧多变,其劲本有相辅相成之功,除却外形拳架的异点,二者的理路却均于内家上乘的精要,息息相通,是以形意名家往往亦能深入八卦武学,李存义、张占魁、韩慕侠、孙禄堂等形意前辈,即均为八卦门之大家。

  八卦掌开宗既晚,于传统武学反省亦深,《易经》穷理通变,号为「智海」,遂为拳家所本,因形取象,托意于卦,相生相连,势势贯串,衍生了极富机变性的八卦武学,而由于早期八卦掌源出道家玄门,益得道家「导引练气」之术的丰富浸润,充满了玄门养生的色彩。因此学者欲明其理路,必深入中国传统思想之体用,穷理尽性,知常察变,切不可汲汲于搏斗,专务击刺,致失其神髓。


(三)太极拳

  太极拳为今日最流行之拳术,传布之广,即妇孺亦自耳熟能详,惟起源之说或因附会,或由讹传,每托玄秘,令人莫测高深,民间尤喜以「邋遢道人张三丰」为祖师爷,辗转引用,未及详考,但态度严谨之学者则以力求笃实为本,极慎于传述。武术考据之风勃兴于民初,名学者唐豪、徐震等人于太极拳起源之说均详加考证,不惮烦琐,条陈缕析,反复批驳,数十年来,史料相为佐证,脉络益明,附会之说乃戢,武术界于是断定:太极拳乃清朝初年,发源于河南温县的陈家沟。

  陈家沟世代相传,武风极盛,太极拳究创始于何人,颇难定论,最有力者有二说:一说以为明末战将陈王廷于明朝亡后退隐家居,晚年于陈家沟造拳自娱,教授子孙,是为太极拳创始人;一说则以为陈家沟本有炮捶行世,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过陈家沟,将炮捶加以改订,遂创太极拳,二说均言而有据,故未敢妄断,并录于此,容俟方家指正。

  太极拳既创于河南,初时仅在陈氏族人间谨为授受,未传于外,其后之所以风行于海内,当肇基于河北永年的杨露禅,据传杨露禅因慕陈氏威名,甘赴陈家沟为佣仆,久侍得窥授受,复得陈长兴之亲传,学乃大成。杨氏返北后,由于武功冠绝一时,技显当世,遂以「杨无敌」之名驰誉京师,广开宗法,力为提倡,而门人踵接,络绎相承,太极拳乃大行于河北,与八卦掌、形意拳交互辉映,并重于京畿。

杨澄甫太极拳


  杨露禅所传太极拳,于原有陈老架已有改订,其后门下弟子于拳意各有所会,支脉愈衍愈众,遂派生了武、吴、李、郝、孙氏各家的太极拳,其中武禹襄的拳架,尚兼受河南陈清萍赵堡架的传承。而杨露禅所传的太极拳,经杨露禅之孙杨澄甫定型以后,流传极为广泛,可谓遍及于海内外,因此今日最常见的太极拳,迨出于杨氏。

  杨氏太极拳既为后世所盛尊,旧有的陈氏太极拳反而鲜为人知,民国初年,陈发科应邀至北京传习太极拳,身法与手法均与杨氏回异,功力之纯、艺业之精,却震骇于当世,于是陈氏太极拳的风貌乃披露于世。大略而言,陈氏太极拳柔中寓刚,醇厚中不失苍劲,可以说保留了较为浓厚的古风。

  太极拳流传既广,拳谱亦自丰富,早期最重要的一部拳谱为王宗岳所写的《太极拳论》。拳谱中以太极两仪立说,文字精练,曲尽武学之妙,对太极拳作了全体大用的深入描述,充满了哲学的理念,盖早期先辈既深观于盈虚消长之机、乃以古代的易学思想为大本,御繁执简,于吞吐收放的理路出入自如,略无拘碍,因此遂以万物之母:「太极」为名,用明斯旨。

  就学习的过程来看,太极拳以松柔入手,辅之以导引吐纳,即在于培养全身的内力与整体劲,迨学养深厚之后,松柔中寓有刚劲,沉着中亦有轻灵,因此应敌时随粘随化,出手成圈、刚柔俱泯,一片大雅风范,尽在于一心之用,学者若误柔为软,惑于外观,即终身习之,亦不能深造有得,有志于斯者可不慎哉!

 

三、结语

  这是一篇概论性的文韦,旨在对于中国近代武学开展出「内家」一路的过程,做一个扼要的介绍;并透过这样的叙述,概略的提揭「内家武学」主要的精神。做这样全面性的观察,有助于对武学整个脉络的掌握,但是这种抽象的了解,惟有在亲身礼践,进而层层深入验证以后,才有实际上的惹茂。武学所以不同于其它的学术,即在于对「身体」实践性的要求。对一个研究武学的人来说,「太极」、「阴阳」等玄理,如果只是停留在口诵心熟的阶段,便是不曾踏入武学的殿堂。内家武学也好,外家武学也好,拳家们在历史上的眩目神采,完全在于他们的精神与肢礼充分验设了武学的菁华,而获得生命的高度肯定,进而在为人处世上进入圆融无碍的境界,这不但是武学家,也是人们求任何学问的终极目的。

  而出现在历史上所有的武学宗派,均是为了提供一条利于学者入手的途径,内家之为名,亦即在于强调「内在」修炼方法的重要性。以站桩的过程来看,人们外驰而散乱的精神,在轻灵松静的要求下被沈淀下来,而所有的架式,处处要求一种圆润而饱满的意味,便肉体和精神巧妙的融合无间。透过这种锻炼方式,不但在技击上完成了浑厚无端的整体劲,转圜收发,游刃有余,更在精神上进入和谐而圆通的秩序,而与周遭的自然秩序融而为一,蕴酿了无穷的生机和喜悦。这不但是武术史,更是人类文化史上了不起的成就。

  从这路武学发展的轨迹看下来,一直看到忽视武学的今天,尤其令人意识到武学中「内在精神」的重要性。就作战而言,武术也许不再那么迫切的需要,但是旺盛的体力和充沛的元气,永远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凭借。「内家武学」不但提供了这一点,更拓展了一种圆通而深厚的气象,学者们悉心体会,远近高低,莫非江山。善体此意者,大是无限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