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状态 我们的心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光明的状态,一种是黑暗的状态。当我们有觉性的时候,心就处在光明的状态。当我们用觉性去知道脚和地面碰的一刹那,在这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我们的心就处于光明之中;当我们失去觉性的时候,也就是处于无明之中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处于黑暗之中。心要么是处在光明的状态,要么就是处在黑暗的状态。光明和黑暗不能同时存在,就像在这个房间里,黑暗和光明不能同时存在是一样的。光明来了,黑暗自然就走了。当我们用觉性去练习的时候,无明自然就消失了,修行就是这么简单。 烦恼有三种:贪、嗔、痴。当我们的眼睛看到喜欢的东西时,耳朵听到好听的声音时,鼻子闻到好闻的气味时,嘴巴吃到美味的食物时,脑子想美好的事物时,身体上都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这叫乐受。当乐受生起的时候,我们希望一直把它留住,不让其消失。心的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贪爱”。 当我们的眼睛看到不喜欢的东西时,耳朵听到不喜欢的声音时,鼻子闻到难闻的气味时,嘴巴吃到不爱吃的食物时,脑子想到不高兴的事物时,身体上会产生痛苦的感受(苦受)。当苦受升起的时候,我们不断的排斥、打压,希望它早点消失。心的这种行为,我们称之为“嗔恨”。 当身体的感受、内心的情绪以及念头生起时不知道,消失时也不知道,此时心的状态,称之为“痴”。 平时我们的心就处于这三种状态当中,这三种状态不断交替。当我们没有觉性的时候,我们的心始终处在贪、嗔、痴中,此时我们的心就是黑暗的,当我们有觉性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处在光明之中。世界上只有三种人:1、心完全处在光明中的人,即觉性圆满的人;2、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人;3、心完全处在黑暗的人。 我们过去一直处在无明之中,心一直处在黑暗的状态。当脚与地面碰触的这一刹那,我们能够用本能去知道。这个“知道”就如同一颗小小的火星,在那一瞬间把我们的心照亮了。当我们用觉性知道脚与地面碰的一刹那,我们的心就处于光明之中,就是这非常之短的时间,这一点点的星火,就可以燎原,就可以驱走千年的黑暗。 我们培养觉性,这叫修“毗婆舍那(vipassana)”,就像做手术,最开始要把脓包切开,切开时非常痛苦,我们只能选择忍受痛苦,因为这些痛苦与别人无关,与练习也无关,所有的烦恼都是由我们自己过去所有的身、口、意的行为所造成的,只能自己承受。佛陀只是教给我们方法,他不能代替我们去承受这些痛苦,我们必须亲身体验。隆波田尊者说,本来没有苦,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苦,所以才产生了烦恼。隆波田的弟子隆波甘恬说,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的疼痛、疲劳、昏沉等,这些像金子般宝贵。这些烦恼虽是大家所不喜欢的,但却是培养觉性的很好的资粮。烦恼即菩提,也就是烦恼和智慧是同一回事,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本质上是同一枚硬币,智慧是从烦恼中生起来的,我们需要对烦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在练习中,除了昏沉以外,疼痛、疲劳、烦躁、无聊、妄念多等所有的身心反应,我们都要将它们保持原样,不要改变身心的状态。当身体上出现疼痛时,有的学员开始耍小聪明,让身体晃一晃、摇一摇。这样一来疼痛就消失了,舒服了一些,但这是不可取的。又譬如妄念很多,有人就把眼睛望向窗外,把心放在窗外的美景上,烦恼和不喜欢的念头就减少了,这也是一种小聪明。在练习过程中,必须老老实实,不可耍小聪明,无论内心升起怎样的痛苦和烦恼,除了昏沉以外,都要保持原样。 昏沉是五盖之一。练习的时候昏昏欲睡,眼皮抬不起来,课间休息时马上就精神起来,这叫昏沉。昏沉和睡眠不足是完全不同的。睡眠不足是练习的时候想睡觉,课间休息时还是想睡觉。当昏沉刚刚一露头,马上就做大动作把它赶走。切不可带着昏沉来练习,当完全清醒过来以后方可继续练习。 练习的时候,心中想什么随他去想,不要控制他想什么,也不要控制他不想什么。当我们心中冒出念头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跟随妄念编故事。要让这些杂念自然生起、自然消失。 很多学员问到,练习时不要用注意力去知道。那么注意力到底放在哪的问题。答案是不把注意力放在任何地方,让注意力休息。就像很多人吸烟,当吸烟的时候需要用两只手指紧紧夹住烟,当烟吸完了还需要手指用力夹住吗?大家平时日常工作中大多时候需要用到注意力,但修行最不需要的就是注意力,在这七天里就让注意力休息一下。 大家来这里修行不要抱有任何的期待心理。上一期儿童课程上,有一位家长的分享说得很好,他做了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一个人去果园,只想摘葡萄,可是到了果园发现除了没有葡萄其他什么水果都有,结果他只好空手而归;另一个人毫无期待的来到果园,最后却满载而归。修行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 练习时,不要用注意力知道,不要用感觉知道,不要用心知道。只是简单的知道脚与地面的“碰”,不要关注脚抬起、放下的整个过程,就算不知道那个“碰”也没关系,抱着一个玩游戏的心态轻松地来练习即可。 我们可以试试手部动作的“动”,相对脚与地面的“碰”,力量是非常小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一个妄念来了,可能会跟随5分钟、10分钟甚至更久才能回到当下;当我们做原地经行时,通过脚与地面的“碰”,可能不用1分钟就回到了当下。所以原地经行这个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禅修效率是非常高的,“碰”非常尖锐,非常有力,想不知道都不可能,一知道“碰”,就把我们的心从妄念、从过去和未来拉回了当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