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气营血的治疗原则

 古道岐黄 2017-02-24

  卫气营血治疗原则

  卫气营血的治疗大法:卫气营血四种不同类型不仅在层次上有浅深之分,而且各有特定的病机变化和证候表现。临床根据不同阶段的证候表现,辨别邪之所在,明确传变界限,从而确定治疗方法,这就是卫气营血作为温病辨证施治依据的意义所在。叶天士《温热论》中说:“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根据以上原则,总起来说:

  一、邪在卫分,发热恶寒,应用辛凉平剂,如银翘散(《温病条辨》银花连翘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荆芥豆豉芦根牛蒡子)、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杏仁、甘草、桔梗、芦根、连翘、薄荷)等,予以发汗

  二、邪在气分,不恶寒反恶热,应用辛凉重剂,如白虎汤(《伤寒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等,清热邪保津液,但不可早用寒滞之剂,用之正如章虚谷所说:“邪不外达而內闭”。

  1.邪结阳明之府:腹满舌苔老黄或燥刺,应用苦寒通降,如承气汤等。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10克、芒硝12克、甘草6克。

  小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12克、厚朴6克、枳实9克。

  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10克、芒硝15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

  2.兼有卫分症状:清气中参以清解,如牛蒡薄荷等。

  3.兼小便不利,参用竹叶、灯芯、芦根等导水清热,不宜用泽泻、猪苓等分利之品,以伤阴液。

  4.邪未入营:不可早用丹皮生地......等营分药物,以免引起病邪深入。

  三、邪在营分:舌质红降,应用清气凉营,如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 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

  气营两解,可使营分之邪向气分宣达,从枢机转出气分而解。

  这里必须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不论是否有气分症状,总须多少参用宣化清气之品以透热转气。

  如果营分证状神昏澹语较重,热闭心包,则应急用清心开窍(至宝丹【成药】、清宫汤【组成:元参心、莲子心竹叶卷心、连翘心、犀角(可用水牛角代)、连心麦冬.出自《温病条辨》)以达内闭之邪。

  四、邪在血分:舌质深降、斑疹透露、吐衄下血,应用凉血清气,如化斑汤(《温病条辨》石膏知母生甘草玄参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白粳米)、犀角地黄汤(《千金方》:犀角(可用水牛角代)、生地丹皮赤芍);
  舌质紫晦,瘈疭、脉虚,应用养血定风,如大小定风珠(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地黄、麦冬、龟板牡蛎鳖甲阿胶甘草五味子麻仁鸡子黄小定风珠.《温病条辨》:鸡子黄1枚(生用) 、真阿胶、生龟板、 童便1杯 、淡莱)。

  1.兼有瘀血:大便黑而易解,时欲漱口而不欲咽,则应凉血之中加以散血之品,如犀角地黄汤(《千金方》)加丹参桃仁琥珀等。

  2.动风发痉:应用甘寒苦寒、育阴参以潜镇,如三甲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不去心)、 阿胶、麻仁、生牡蛎(先煎)、 生鳖甲(先煎 )、生龟板)、大小定风珠等。

  总之,温病治法,首用辛凉解表,次用清透气热,或苦寒直折里热,终用甘寒或咸寒以增液救阴,此为温病过程中治疗的基本大法,但在具体运用上,必须根据“卫气营血”四者症状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