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足常乐

 红谷斋主人 2017-02-24

《庄子》优游自得的哲理

 

《外篇·卷七上·第十九·达生

 

引言:这一节名曰“达生”,“达”就是通达,“生”就是生命。人一辈子求什么,就是求一个“通达生命”,明白生命的真谛,享受生命的快乐。人如何才能通达生命?懂得“达生”就不外求,懂得“达命”就不会“作”,就不会找死,就知道顺应,随遇而安。

人活着靠什么?靠自己的元气,元气哪里来的?是父母给的。“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鹖冠子·泰录》]元气就是元阳之气,元阳之气就是“精气”。“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东汉·王充《论衡·论死》]“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精气耗尽,靠补是补不回来的,人参不行,鹿茸不行,海马不行,狗宝也不行。人有基本的生活需求,没有食物就会饿死,没有衣服会冻死,没有人靠喝西北风活着。但是生活好的人,衣食不愁的人,是不是养生最好的人呢?不一定。古今中外,衣食无忧,而养卫不足,短命夭亡的人,不计其数。世上的人都认为养好身体就是养生,就能长生不老,于是就在养好身体上下功夫,贪多资货,厚养其身,人参鹿茸,丸散膏丹,名贵补药,多多益善。很可惜,历史上梦想长生的皇帝无不服用各种各样的仙丹,结果不是疾病缠身,就是中毒而亡。

“达生”首先就要“无累”。“无累”就是“弃世”何谓“弃世”?不是要你离开凡尘,离开世俗,到没有人烟的地方去修行。不去拼命挣房子,买车子,就是弃世。穿衣服无所谓名牌不名牌,吃东西无所谓珍馐不珍馐,就是弃世。不羡慕别人的地位、权势、富有、名望就是弃世。弃世就是“脱俗”。“脱俗”就能无累,“无累”则不急,不慌,不烦,不躁,不卑不亢,不低三下四,不违背心愿,不糟蹋自己的人格。“无累”则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就是养生。心情舒畅,就可以益寿延年。养生不是活一百岁,一百二十岁,活得舒心,活得愉快,活得有形有神,纵然半百而没,也不枉此一生。人最难得的就是形体健在精神健康。就是“形全精复”,如此就能与天为一,与宇宙法则自然规律保持一致。

人要保留自己的元阳之气,保留元阳之气,就要知道“不足为”和“不可不为”。养生者首先要弄清楚、处理好分内和分外的事情。何为分内?饱腹是基本的,御寒是必要的,这就是养生份内的事情。正常的起居,必要的操劳,关爱和亲情,过正常人的生活,都是养生分内的事情。什么是分外的事情?金玉珠宝是分外的事情,声色狗马是分外的事情,饵食长生不老药是分外的事情,好吃懒做是分外的事情。人要成功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留一口纯正之气,就要明白“无为而治”的道理。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是没有止境的,不受人的限制,不受人的掌控,没有完结的。人欲是无底洞,享受何嫌多。缤纷的世界,繁华的人间,媚人的声色,诱人的红尘,你看的完吗?听得完吗?享受的完吗?

田开之对周威公说:“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善于养生的人,就像牧羊人一样,看见那只羊落后了,便用鞭子赶它。养生者只注意自我修养,像单豹那样在岩穴里居住,在山泉边饮水,不与普通人争利,活到七十岁了,脸色还像婴儿一样。却不幸被饿虎吃了。也不能像张毅那样,出身大户人家,高门甲第,朱户垂帘,有权有势,人家都来奉承他,巴结他,结果活到四十岁便患内热病死了。不接触人世,特立独行,孤家寡人,不是养生;不远离物欲吃喝呀,应酬啊,面子上光鲜的很,但是光鲜其外,败絮其中,也不是养生。

人做什么都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心无旁骛,运心用志,凝静不离,这就是“乘凋”丈人的道。孔子在吕梁看到的那位会水的老丈,只承认自己熟能生巧,这就是他的道。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专一。养生也是如此。用心专一,精神集中,没有杂念,则醉汉摔车,尚而无碍;削木为鐻,鐻成,者惊犹鬼神。人的性子是要磨的,棱角是要平的。心浮气躁,是办不成事的,火急火燎是要坏事的。老成持重,心平气和,随遇而安,看似没有什么,其实是很了不起的。

扁庆子对孙休说:你身体是全的,九窍是通的,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没有成为瘸子,没有中道夭折,够万幸的了,你还抱怨什么。人之病就在贪心,人之病就在不知足,人之病就是没有够,人之病就在得陇望蜀,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知道,知足者常乐呀!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达生”就是生命的通达。“达命”就是明白而顺应生命的规律。懂得“达生”就不外求,懂得“达命”就不会“作”,就知道顺应。“人之生也,各有素分,形之研丑,命之修短,及贫富贵贱,愚智穷通,”[清·郭庆藩:《庄子集释》]都不尽相同,都是身不由己的,无可奈何的。))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人活着靠什么?靠物质,没有食物就会饿死,没有衣服会冻死,没有人靠喝西北风活着。但是生活好的人,衣食不愁的人,是不是养生最好呢?不一定。古今中外,衣食无忧,而养卫不足,短命夭亡的人,不计其数。)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离形”就是离弃形体。人不能离弃形体,形体和思想、精神不可分离,形体没有了,精神也随之而消亡。但是有很多人虽然形体还在,精神已经消亡,灵魂没有了,与死去没有什么区别。植物人就是“形不离,而生亡者”的人,他们的形体还在,与死去没有多大的差别。)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人活着就是活着,死去就是死去。“生死去来,委之造物,妙达斯原,故无所恶。”[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生由不得你,死去也由不得你。我的命我做主!的确很好听,慷慨激昂,但是也很无奈。)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可悲的是,世上的人都认为养好身体就是养生,就能长生,于是就在养好身体上下功夫,贪多资货,厚养其身,人参鹿茸,丸散膏丹,名贵补药,然而很可惜,“妄谓足以存生,深可悲叹!”[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历史上梦想长生的皇帝,无不服用各种各样的仙丹,结果不是疾病缠身,就是中毒而亡。本意是“厚养其形,弥速其死,故决定不足以存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有些事情是不能不去做的,有些事情是可以不去做的。“分外之事,不足为也;分内之事,不可不为也。夫目见耳听足行心知者,禀之性理,虽为无为,故不务免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养生者首要的就是要弄清楚、处理好分内和分外的事情。何为分内?饱腹是基本的,御寒是必要的,这就是养生份内的事情。正常的起居,必要的操劳,关爱和亲情,过正常人的生活,就是养生分内的事情。什么是分外的事情?金玉珠宝是分外的事情,声色狗马是分外的事情,饵食长生不老药是分外的事情,好吃懒做是分外的事情。)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正平则与彼更生,更生则几矣!(如果不使形体被役使,不是活的很累,那么就要“弃世”。何谓“弃世”?不去拼命挣房子,买车子,就是弃世。穿衣服无所谓名牌不名牌,吃东西无所谓珍贵不珍贵,就是弃世。不羡慕别人的地位、权势、富有、名誉就是弃世。弃世就是“脱俗”。“欲有为养形者,无过弃却世间分外之事。弃世则无忧累,无忧累则合于正真平等之道,平正则冥于日新之变,故能尽道之玄妙。”[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脱俗”就能无累,“无累”则不急,不慌,不烦,不躁。“无累”则心情舒畅,心情舒畅就是养生。心情舒畅,就可以益寿延年。事奚足弃而生奚足遗?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人世间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有什么不能遗忘的呢?有什么不能放下的呢?你有几百万的豪车,能怎样?你上下班只能步行,只能挤公共汽车,不是也活得好好的吗。人生短暂,就是那么几十年,最难得的就是“清心”两个字。“故弃世事则形逸而不劳,遗生涯则神凝而不损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弃世”就能“清心”。“清心”无处买到,只有自己去求,自己去寻找。“人世虚无,何足捐弃?生涯空幻,何足遗忘?”[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人最难得的就是形体健在精神健康。就是“形全精复”,如此就能与天为一,与宇宙法则自然规律保持一致。“形全不扰,故能保完天命;精固不亏,所以复本还原;形神全固,故与玄天之德为一。”[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天和地,孕育了万物,孕育了一切生灵。天地和合,阴阳相生,父精母血,孕育了生命。人活着靠自己的元气,元气哪里来的?是父母给的。“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鹖冠子·泰录》]元气就是元阳之气,元阳之气就是“精气”,“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东汉·王充《论衡·论死》]“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精气耗尽,靠补是补不会来的,人参不行,鹿茸不行,海马不行。沟宝也不行。“不劳于形,不亏其精者,故能随变任化而与物俱迁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要长生就要守住你的元气。)

子列子问关尹曰:(“列子”列御寇。“关尹”,“姓尹,名喜,字公度,为函谷关令,故曰关令尹真人;是老子弟子。”[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请问何以至于此?”(至人,就是有道行的人,修身达到更高层次的人,道德修养臻于完善的人。这样的人潜行于水中不会憋闷,跳入火中,不会被灼伤,行走于高空中,不会感到恐惧。世上真有这样的人吗?修养臻于完善,道德极为健全,也不可能产生特异功能。但是至人,看得开,想得开,放得下,“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所以就不怕潜行,不怕蹈火,不怕攀高,不恐惧,不忧虑,就能“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春秋谷梁传·隐公元年》]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保有一口纯正之气;“贵义而不贵惠”就是保持一口纯正之气。这口纯正之气哪里来的?投机取巧得不来,聪明伶俐换不来,有钱买不来,有势力抢不来,更没有人馈赠于你。)居,予语女!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长得很像样子,没有用处;做的很像样子,没有用处;装得很像样子,没有用处。圣人不是装出来的,至人不是谁加封的,思想过硬是有纯正之气支撑的,办事情顺应天道,是因为他尊崇无为而治。物与物相去甚远,人与人相去甚远。“何足以远,亦何足以先至乎?俱是声色故也。唯当非色非声,绝视绝听者,故能超貌象之外,在万物之先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人往往迷于声色,先听见的是声,先看见的是色。声色能够迷惑你的思想,迷住你的眼睛,扰乱你的心智,毁坏你的身体,夺走你的生命。)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有形的物体,在形色方面力求千年万花,没有止境。缤纷的世界,繁华的人间,动人的声色,诱人的红尘,你看的完吗?听得完吗?享受的完吗?)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物质是多种多样的,变化是丰富多彩的,更是没有止境的,不受限制,不受掌控,没有完结的。物质“得造化之深根,自然之妙本,而穷理尽性者,世间万物,何得止而控驭焉!故当独往独来,出没自在,乘正御辩,于何待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人欲是无底洞,享受何嫌多。“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曹雪芹《红楼梦·好了歌》]彼将处乎不淫之度,(“不淫之度”就是不多求,不贪财,没有非分之想。“得道圣人,方将处心虚淡,其度量弘博,终不滞于世间。”[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而藏乎无端之纪,(变化是无始无终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你只有懂得变化,顺应变化,适应变化,如此就是“藏心晦迹于恍惚之乡”。[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游乎万物之所终始。(只有顺应自然,随遇而安,随缘造化,享受始终,放任于自然之境,遨游乎造化之场,才能达生。)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顺应天道,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方能率性而动,不犹豫,不彷徨,不烦躁,不焦虑。吐纳虚夷,爱护元气,一性合德,与物相应,通达万物之造化,回归自然之本。)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郄,物奚自入焉!(只有这样的人,才能遵守天道,顺应自然,全而不亏,心神凝照,没有间歇,没有危殆,没有困厄。)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比如有人喝醉了,从车上掉下来,虽然摔伤了,但是并没有生命危险。)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虽然他也是人的肌肤,人的皮肉,人的关节,但是因为醉酒后,不紧张,不恐惧,所以他从车上摔下来也就没有感觉。)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遻物而不慴。(他不知道自己在乘车,也不知道自己摔下来,所以就不恐惧,不害怕。就是因为“心无缘虑,神照凝全,既而乘坠不知,死生不(人)〔入〕,是故遻于外物而情无慴惧。”[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全于天乎?(醉汉从车上摔下来,能够保全性命,是因为他无思无虑,全然不知。因此忘却外物,忘却生死,忘却恐惧,忘却名利地位,忘却利益冲突,忘却温柔美艳,忘却享受,你就能够保全自身。)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忘却就是“藏于天”。“藏于天”就是合乎天道,尊崇天道,顺应天道。如此就不会有伤害。)复雠者,不折镆干;(复仇的人,不是去折断伤害你的那支宝剑。)虽有歧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歧心”就是心不正。一个人被天上落下来的瓦砸伤,你能怨恨飘落下来的瓦吗?换句话说:你怨恨不平,怨恨天老爷不公,有什么用?怨恨太多了,怨气太重了,地球照样转,太阳照样东升西落。)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最好的世界,是无战争的世界;最好的世道,是无饥荒的世道;最好的生活是没有不公的生活。最好的思想是无为而治的思想。只有“海内清平,遐荒静息。野无攻战之乱,朝无杀戮之刑者,盖由此无为之道,无心圣人,故致之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这一切只有无为而治方能实现。)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开人”就是打开智慧的人。“开天”就是顺应天理的人。“不虑而知,开天者也;知而后感,开人者也。然则开天者,性之动;开人者,知之用。”[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是局部的,不完整的,受制于情的,受制于道德、忠义、善良、仁爱等价值观念的。因此“率性而动,动而常寂,故德生也。运智御世,为害极深,故贼生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这就是常常说的那句话:“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德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以智治国”就是以你的主观愿望治国,凭想当然治国,凭经验治国,以你的见识、见解、能力治国,这就是所谓的“开人”。“不以智治国”,就是根据具体情况治国,实事求是治国,因地制宜治国。这就是所谓的“开天”。“开人”者,违背客观现实,是要碰壁要倒霉;“开天”者,顺应时代变化,追随时代潮流,不断前进,不断创新。)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必须遵守“天道”,遵守宇宙法则,遵守自然规律,就是“不厌于天”。遵守自然规律是做人正确的选择。“因天任人,性动智用,既而人天无别,知用不殊,是以率土尽真,苍生无伪者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拘偻者承凋,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承凋,取蝉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孔子到楚国,在树林里,看见一位驼背老人手持粘蝉的杆子,粘取蝉,就像弯腰捡东西一样轻松。孔子问,承凋有没有道啊?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做什么都有道。“道”就是理,就是规律,就是办法,就是原则,就是注意事项,就是经验教训。一次次地实验,一次次地失败,就会换来一次次的成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凋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凋之翼,何为而不得!”(我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枯树枝一样,这就是用心专一,精神内守,不受干扰,耳不旁听,目不斜视,因此熟能生巧。)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拘偻丈人之谓乎!”(全神贯注,集中精力,运心用志,凝静不离,这就是“乘凋”丈人的道。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成功的几率就大,成功的机会就多,达成目地就有可能。三心二意,难以成功,朝三暮四,难以成功,心不在焉,不可能成功。)

颜渊问仲尼曰:“吾尝济乎觞深之渊,津人操舟若神。吾问焉,曰:‘操舟可学邪?’曰:‘可。善游者数能。若乃夫没人,则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吾问焉而不吾告,敢问何谓也?”(走路有走路的“道”,行车有行车的“道”,驾船有驾船的“道”。其中的规律就是熟能生巧。走的桥多了,走路不成问题;会潜水的人,游泳没有问题;知道水性的人,驾船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聪明人应该懂得触类旁通的道理,如果不懂得触类旁通,那就是一个木头疙瘩。)仲尼曰:“善游者数能,忘水也。(善于游泳的人眼里没有水,心无忌惮。善游泳的人,懂得水性,遂若自然。)若乃夫没人之未尝见舟而便操之也,彼视渊若陵,视舟之覆,犹其车却也。(会潜水的人,即使没有见过船,但是他知道水性,知道行船犹如陆地上行车一样。)覆却万方陈乎前而不得入其舍,恶往而不暇!(船再颠簸,他也不恐怖,不紧张,不在意。犹如弄潮儿站立潮头一样。水性好,便无所畏惧,从容自得,等闲视之。)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婚。(“瓦注”用瓦做赌注,比喻贱物轻掷。用瓦做赌注,他没有什么紧张的,所以技高一招,发挥得好。用黄金带钩做赌注,因为太贵重了,所以他紧张,生怕输掉,有技能发挥不出来,心有顾虑,头脑发昏,发挥失常。)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各种技巧都一样,有所矜持,必然顾虑重重,缩手缩脚,甚至昏头昏脑,一事无成。对外物看得过重,其内心则不平静,显得笨拙。人生如比赛场,顾虑重重,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有水平发挥不出来,徒有真本领也是枉然。)

田开之见周威公,(田开之,人名,学道之人。周威公,“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曰:“吾闻祝肾学生,吾子与祝肾游,亦何闻焉?”(“姓祝,名肾,怀道者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游”即游学。威公问:听说名肾在学道,你们两人一起游学,他学的怎样啊?怎么没有名声呢?)田开之曰:“开之操拔篲以侍门庭,亦何闻于夫子!”(田开之说:我只不过是个扫地的,能听得到什么呢?)威公曰:“田子无让,寡人愿闻之。”(你还谦虚什么?你就说给我听听吧。)开之曰:“闻之夫子曰:‘善养生者,若牧羊然,视其后者而鞭之。’”(听先生说过:善于养生的人,就像牧羊一样,看见那只羊落后了,便用鞭子赶它。)威公曰:“何谓也?”(这话怎么讲?)田开之曰:“鲁有单豹者,岩居而水饮,不与民共利,行年七十而犹有婴儿之色,不幸遇饿虎,饿虎杀而食之。(“单豹”“鲁之隐者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在岩穴里居住,在山泉边饮水,不与普通人争利,活到七十岁了,脸色还像婴儿一样。不幸遇到一只饿虎,把他吃了。单豹自视清高,不与一般人来往,特立独行,因此不得善终。)有张毅者,高门县薄,无不走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还有一个叫张毅的人,大户人家,高门甲第,朱户垂帘,有权有势,人家都来奉承他,巴结他,活到四十岁便患内热病死了。此人“是流俗之人,追奔世利,莫不驰骤参谒,趋走庆弔,形劳神弱,困而不休,于是内热发背而死。”[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豹养其内而虎食其外,毅养其外而病攻其内。(单豹,注意自我修养,不免被外来的意外所伤害;而张毅注意外面的形象,吃喝呀,应酬啊,面子上光鲜的很,但是光鲜其外,败絮其中。)此二子者,皆不鞭其后者也。”(这两个人都是只注意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单豹寡欲清虚,养其内德而虎食其外。张毅交游世贵,养其形骸而病攻其内以死。此二子各滞一边,未为折中,故并不鞭其后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孔子说:不要把自己藏起来,也不要把自己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要木然地站立在两者中间。“不滞于出,不滞于处,出处双遣,如藁木之无情,妙捨二边,而独立于一中之道。”[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三者若得,其名必极。(不显,不露,站在中央。不出头,不缩头,做个骑墙派,你的名声就显露出来了。)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必盛卒徒而后敢出焉,不亦知乎!(走在危险的道路上,十分之一有被害的可能。因此父子兄弟相互提醒,时刻戒备,要等人多的时候结伴而行,这不是很聪明,很有智慧吗?)人之所取畏者,衽席之上,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者,过也!”(人生最可怕的,就是睡觉睡死了,吃饭噎死了,跳舞跳死了,喝酒喝死了,穷奢极欲把自己玩死了,天上掉馅饼,把自己乐死了。因此就应该知道警惕,别犯这样的错误。)

祝宗人玄端以临牢筴柙,说彘曰:“汝奚恶死!吾将三月豢汝,十日戒,三日齐,藉白茅,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则汝为之乎?”(“祝,祝史也,如今太宰六祝官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祝”就是负责祭祀的官员。“元端,衣冠。筴,圈也。彘,猪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庙祝戴好帽子,穿好衣裳,执版而祭鬼,然后走到猪栏,对猪说:你为什么要讨厌死呢?我喂养你三个月了,“将养汝以好食,齐戒以洁清,藉神坐以白茅,置汝身于俎上,如此相待,岂不欲为之乎?”[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我好好地伺候你死去,你为什么还不乐意呢?)为彘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筴之中;为猪打算,还不如吃糠糟,吞猪食,关在猪圈里,活下去的好。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死得于腞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为自己打算,当然希望活得好,享受荣华富贵,死后也能盛装在绘有文采的柩车上葬在豪华的棺椁之中。)为彘谋则去之,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为猪打算,应该舍弃白茅、雕俎之类的东西,为自己打算就应该好好的运用这些东西。那么自己与猪有什么不同呢?猪希望有猪食吃,有猪栏住,坐享其成地活着;人希望有名誉,有地位,高车骏马,死后得到厚葬。猪与人有不同吗?)

桓公田于泽,管仲御,见鬼焉。齐桓公“即桓公小白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到田间去打猎,丞相管仲为他驾车,桓公突然见到了鬼。)公抚管仲之手曰:“仲父何见?”对曰:“臣无所见。”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心里有鬼的人才会见鬼,心里没有鬼的人,不会见鬼。)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夫忿滀之气,散而不反,则为不足;(“皇子”,“姓皇子,字告敖,齐之贤人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所谓见鬼是自欺欺人,自己伤害自己。忧惶而归,遂成病患,所以不出。“人忿怒则滀聚邪气,于是精魂离散,不归于身,则心虚弊犯神,道不足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邪气上而不下,则上攻于头,令人心中怖惧,郁而好怒;下而不上,阳伏阴散,精神恍惚,故好忘也。夫心者,五藏之主神灵之宅,故气当身心则为病。”[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桓公曰:“然则有鬼乎?”曰:“有。沉有履。灶有髻。(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呢?说没有鬼,就没有鬼。说有鬼就有鬼。泥之中有鬼曰履。灶有鬼,称灶神,“其状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户内之烦壤,雷霆处之;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蠪跃之;(“门户内粪壤之中,其间有鬼,名曰雷霆。”[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人宅中东北墙下有鬼,名倍阿鲑蠪,跃状如小儿,长一尺四寸,黑衣赤帻,带剑持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泆阳”是西北方鬼,“豹头马尾,名曰泆阳。”[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水有罔象,丘有峷,山有夔,野有彷徨,泽有委蛇。”(水中有罔象鬼,“状如小儿,黑色,赤衣,大耳,长臂,名曰(冈)〔罔〕象。”[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丘峰鬼“其状如狗,有角,身有文彩。”[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山上有夔鬼,“大如牛,状如鼓,一足行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野地里有彷徨鬼,“其状如蛇,两头,五采。”[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沼泽地里有委蛇鬼。)公曰:“请问委蛇之状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紫衣而朱冠。委蛇是什么形状?”身躯大如车轮,长如车辕,穿着紫衣,戴着红帽。)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它最讨厌听到雷车的声音,一听见这种声音,就两手捧着头站着。见到它的人,就能成了霸主。桓公辴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于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万物有灵,万物有知,因此万物皆有鬼。所以见到鬼,并不都是坏事。齐恒公还忧心忡忡吗。不会了,因为他的野心能够驰骋了,别人也能够理解他了,心病自有心病医。)

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十天后周宣王问他:鸡驯好了吗?纪渻子回答:没有训好,鸡正骄气十足呢。谁也不敢碰,不敢接近它。)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嚮景。”(十天后的鸡,听见别的鸡叫,它就叫起来了。鸡的心还野着呢,意还悬着呢,胆还壮着呢。)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天后又来问:鸡训好了吗?回答:还没有训好。鸡看见什么东西就会跳起来。愤愤不平啊,气急败坏啊!心有不甘啊!)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行了,鸡的棱角磨平了,锐气减退了,思想麻木了,意识模糊了,心若死灰了,呆若木鸡了。别的鸡害怕了,见它就跑了。性子是要磨的,棱角是要平的。心浮气躁,是办不成事的,火急火燎是要坏事的。老成持重,看似没有什么,其实是很了不起的。)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吕梁”山西地名。“蒲州二百里有龙门,河水所经,瀑布而下,亦名吕梁。”[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此处指黄河龙门瀑布。“八尺曰仞,计高二十四丈而县下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水瀑布既高,流波峻驶,遂使激湍腾沫四十里,至于水族,尚不能游,况在陆生,如何可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艺高人胆大,水性好的老丈,非常人可比。)使弟子并流而拯之。(孔子徒有好心,而不识人。)数百步而出,被髮行歌而游于塘下。(老丈浪里行,水里走,如履平地。)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你是人呀还是鬼呀?我看你是人啊,为什么能有这样好的水性啊?你玩水的门道是哪里来的?)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汩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此吾所以蹈之也。”(我没有什么玩水的门道,我生在水边,长在水边,经常来玩水,经常要下水,经常到水底下潜水,顺着水势而游,因此水性好就是了。)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始乎故”就是,从小如此,本来如此,一贯如此。“长乎性”就是由着“惯性”,本着“习性”,合着“心性”,顺着“水性”。人在山上住,原知山树杂草生;人在河里游,惯知鱼鳖虾蟹游。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合情合理。“人有偏能,得其所能而任之,则天下无难矣。用夫无难以涉乎生生之道,何往而不通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梓庆”,“姓梓,名庆,鲁大匠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鐻者,乐器似夹锺。”[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他做的鐻逼真,鐻似虎形,刻木为之。彫削巧妙,不类人工,见者惊疑,谓鬼神所作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你有什么超人的本领,异乎常人的技术吗?)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我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技术!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只不过我准备做鐻时,集中精力,凝神静气,不敢有半点马虎。做这件事情前,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没有什么庆贺、赏赐、获取爵位和俸禄的想法,没有什么成功失败的想法,没有什么做好做坏的想法,专心致志,似乎忘掉了自己的四肢形体。)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什么王公大臣,也不存在了。是是非非也不在乎了。智巧愚拙,什么想法都没有了。)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之后,我才进入山林里头,一心一意地选材,然后动手制作。)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做的时候,认真追求自然天成,所以能够出神入化,犹如天成。)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东野稷”,“姓东野,名稷,古之善御人也,以御事鲁庄公。”[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此人驾驭车子,技艺娴熟,“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庄公以为组绣织文,不能过此之妙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庄公命他转上一百遍,再回来看看。)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颜阖”,姓颜,名阖,鲁之贤人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颜阖说:转一百遍回来,东野稷的马,就累死了。)少焉,果败而反。(不多久,东野稷果然失败而回。)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为什么?气力尽了就结束了。用力过度就完结了。爬到定点就有走下坡路了。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别人冬泳,你用冬泳?别人跑马拉松,你也跑马拉松?别人天天走一万米,你也天天走一万米?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工倕旋而盖规矩,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灵台一而不桎。(“倕是尧时工人。”[清·郭庆藩:《庄子集释》] 他善画圆,可以比美于圆规、矩尺。他手随物化,因物施巧,不稽留,一气呵成。)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忘掉足,鞋子没有不适。忘掉腰,腰带没有不适。忘掉是非,心灵没有不适。)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内心不疑,外惑不改。所遇而安,随时变化,物境虚空,外不从事,乃契会真道,所在常适。你越觉得不合适,就越不合适;越觉得倒霉就越倒霉,越觉得吃亏就越吃亏,越觉得不平衡就越不平衡。越是要追求成功就越不得成功。越是要出人头地,就越难以出人头地。心平气和,自然无为,心态平和是成功的钥匙。)

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孙休”,“姓孙,名休,鲁人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踵门”就是天天登门。“诧子”,“告也,叹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扁庆子”,“姓扁,名子庆,鲁之贤人,孙休之师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休居乡不见谓不修,临难不见谓不勇。然而田原不遇岁,事君不遇世,宾于乡里,逐于州部,则胡罪乎天哉?休恶遇此命也?”(孙休天天来见师父,告说自己不达天命。“我居乡里,不见道我不修饰;临于危难,不见道我无勇武。而营田于平原,逢岁不熟,禾稼不收;处朝廷以事君,不遇圣明,不縻好爵。遭州部而放逐,被乡闾而宾弃,有何罪于上天,苟遇斯之运命?”[清·郭庆藩:《庄子集释》]我力求十全十美,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总是事与愿违。我怎么这么倒霉呢?)扁子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至人自行”,“至人”首先要忘掉自己,忘掉名利,忘掉成败,忘掉境遇,忘掉周围的一切。“虚远清高,故能内忘五藏之肝胆,外遗六根之耳目,荡然空静,无纤介于胸臆。”[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凡非真性,皆尘垢也。”除了真性情之外,一切都不要在意,“凡自为者,皆无事之业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因此“彷徨是纵放之名,逍遥是任适之称。而处染不染,纵放于嚣尘之表;涉事无事,任适于物务之中也。”[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不要找一些借口来原谅自己,宽恕自己,放纵自己。只有接物施化,才能长养黎元。)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你把自己打扮得很有才能,很有智慧,很不一般,像天上的太阳。“汝光饰心智,惊动愚俗;修营身形,显他污秽;昭昭明白,自炫其能,犹如担揭日月而行于世也,岂是韬光匿耀,以蒙养恬哉!”[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你真的是一个有道德,有品味,有修养的人吗?)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你身体是全的,九窍是通的,有鼻子,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没有成为瘸子,没有中道夭折,够万幸的了,你还抱怨什么。你还是走吧!人之病就在贪心,人之病就在不知足,人之病就是没有够,人之病就在得陇望蜀,生在福中不知福。)孙子出,扁子入。坐有间,仰天而叹。弟子问曰:“先生何为歎乎?”(孙休走了,扁进门了,坐下来长叹一口气。门人子庆问:师傅叹什么气呀?)扁子曰:“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惊而遂至于惑也。”(扁子说:我对他讲了半天的道理,只怕他听不清,弄不懂,想不开。越弄越糊涂啊!)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邪?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孙休的想法是对的还是错的?扁子的话,是对的还是错的?谁对谁错?弄得清楚么?辩论的明白吗?对明白人,说明白话。对不明白的人,说什么都不能使他明白。)扁子曰:“不然。昔者有鸟止于鲁郊,鲁君说之,为具太牢以飨之,奏九韶以乐之。鸟乃始忧悲眩视,不敢饮食。此之谓以己养养鸟也。(当年一只神鸟落在鲁国的神庙里,鲁国君主,很喜欢它,请它享受牛羊肉大餐,还奏起了“九韶”之乐。结果怎样?吓得神鸟,不敢吃,不敢喝,死了。这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养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以委蛇,则平陆而已矣。(假若用鸟的生活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它,栖息在树林里,浮游于大江大湖上,让它吃泥鳅和小鱼。这是个最简单,最普通的,又是最基本的道理啊。)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吾告以至人之德,譬之若载鼷以车马,乐鴳以钟鼓也,彼又恶能无惊乎哉!”(如今这个孙休,就是一个愚人,一个不开窍的人,一个孤陋寡闻的人,我对他讲那么多高深的理论,就好像用马车来装载小老鼠,用钟鼓之乐声来取悦鴳雀一样。他怎么能不感到吃惊呢!“达生”、“达命”是要看人的,不是什么人都能理解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峻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