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不可一日无茶也”——乾隆皇帝

 萱草幽人 2017-02-24
清 乾隆帝 弘历深爱香茗,几乎尝尽天下名茶,这位不可一日无茶的皇帝留下许多茶事轶闻,又写下不少咏茶诗篇.在历代嗜茶帝王中堪称第一。



感茶农之艰辛
乾隆爷的茶里有江山,江山中有茶,他在《观采茶作歌》中写道:
“前日采茶我不喜,
率缘供览官经理。
今日采茶我爱观,
吴民生计勤自然。
云栖取近跋山路,
都非吏备清跸处。
无事回避出采茶,
相将男妇实劳劬。
嫩荚新芽细拨挑,
趁忙谷雨临明朝。
雨前价贵雨后贱,
民艰触目陈鸣镳。”
锦衣玉食的乾隆,能从茶中看到茶农的艰辛,由感贡茶不易,训示百官勤民业,重民生,才有了康乾盛世。



喜读书品茗
乾隆爱茶,嗜好闽北红茶,他有一首《冬夜烹茶诗》:
“清夜迢迢星耿耿,
   银檠明灭兰膏冷。
更深何物可浇书,
  不用香醅用苦茗。
建城杂进土贡茶,
  一一有味须自领。
就中武夷品最佳,
   气味清和兼骨鲠。”
夜深人静,繁星耀空,一边读书,一边品茶的乾隆爷,不用郁香的佳茗,而是泡杯厚重的建溪茶,他一杯又一杯自觉有味。



对泡茶用水尤为讲究
乾隆在读茶圣陆羽的《茶经》时,对陆羽煮茶用水而且大多是江南之水深感兴趣,命人将陆羽划分的20个等次的水,重新用银斗测试,划分水量比重。结果是北京海淀的玉泉水重量最轻,镇江中泠泉次之,无锡的惠泉和杭州的虎跑又次之。



所以,乾隆每次出行都用“天下第一泉”玉泉水随行。当远途的车马颠簸,存水时间较长时,发现玉泉水的滋味会变化,乾隆便命人采用静止沉淀的办法,让水轻浮在上面,烹茶时从水面吸水,来保持鲜活。



荷露煮茶
讲究活水沏茶的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时,清晨起来呼吸清新洁净空气,发现澄湖里荷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灵机一动就用天降露珠烹茶,果然汤味甘滑。他在一首诗的小序里写道:“水以轻为贵,尝制银斗较之,玉泉水重一两……轻于玉泉者唯雪水及荷露。”因此夏秋季节,乾隆常命宫人收集荷叶上的露水来烹茶。



叩指礼的来历
乾隆还是沏茶能手。传说他微服私访时为随从沏茶,令随从手足无措,下跪按茶吧,怕暴露身份,要是不下跪,又有违君臣礼节,大为不恭。这时,有位学士伸出右手,弯曲中食指,朝着微服的皇上轻叩几下,形似双膝下跪,叩谢圣恩。其他随从心领神会,立即仿效。乾隆见状大喜,轻声夸奖道:“以手代跪,诚意有加。”



一生嗜茶
乾隆八十五岁提出要让位给太子,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他却悠然地接着说:“君不可一日无茶也!”退位后,他常常到设有茶亭的御花园中煮泉品茗,悠闲自得。乾隆享年八十八岁,是历史上非常长寿的皇帝,除了他有独特的养身之道外,一生嗜茶,以茶修身养性是主要因素。



佳茗相伴,安度晚年
在乾隆做满六十年皇帝传给嘉庆之后,他就到御花园度晚年去了。在御花园里有他专门饮茶的亭阁,并有纳贡的君山银针、西湖龙井、铁观音等。在皎洁的月光下,清爽的秋风里,挺拔的长楸树边,苍劲的古柏枝前,朝听潺潺流水,悠闲煮泉烹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