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城里的那些河……她的前世今生你啊晓得啊

 金樽清影 2017-02-25

提起南京的河,

大多数人可能想到的就是十里秦淮,

可以说南京的旖旎全都在这,

但也反映出一个十分普遍的误解,

很多人习惯将南京城里的河统称为“内秦淮河”

很多政府部门的文件、图示等也都习惯这么称呼,

甚至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错把大中桥至复城桥之间的水道看作秦淮河了,

不过,朱自清并非南京人,不熟悉南京地理,瑕不掩瑜,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涨涨知识。

跟随南京地方史专家为你解读南京城内秦淮河、金川河、青溪、运渎、杨吴城濠等主要水系的变迁。



秦淮河曾宽逾百米波涛汹涌


民国年间的秦淮河房

虽然现在很窄,桃叶渡当年真的需要“搏命南渡”

说十里秦淮,不能不说桃叶渡。 


十里秦淮流经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桃叶渡。现在还能看到的,除了面目全非的乌衣巷,也只有一个桃叶渡。 

《金陵四十八景》之桃渡临流   吴小铁供图


由此乘船出发,可以沿秦淮河顺流入江;可以溯秦淮上游,转入南运河前往苏、杭:也可以由青溪北行进入六朝宫城区。据《儒林外史》中的描写,直到清代乾隆年间,从桃叶渡登船,还可以一直荡到进香河。所以桃叶渡才会留下那么多迎来送往、离情别绪的诗词。

《康熙南巡图》中秦淮河盛况


桃叶渡首先还是因为王献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在《乐府诗集》中还另收有三首《桃叶歌》,其中之一是“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明知风波无常,仍要搏命南渡,可见出王献之和桃叶两人之间的深情。 


自此之后,桃叶渡被历代诗人吟咏不绝。今人身临其境,沿河两岸的风光另做别论,首先入眼的便是水面狭窄,不过一二十米,实在想象不出如何兴风作浪。

这疑问并非自今日始。六朝时的秦淮河,确曾是一条波涛汹涌、风波无常的大河。


六朝时长江入海口离南京不远,常使秦淮河泛滥成灾


在南唐建金陵城之前,从东面浩浩荡荡而来的秦淮河水,自然没有城墙约束,应该是在赤石矶北端、白鹭洲公园一带即进入城区。直到明代晚期,桃叶渡旁尚有柳浪湖,白鹭洲公园以西与夫子庙前秦淮河之间,仍是一片沼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园内湖水东边仍直抵城墙根,城外就是从东而来的秦淮河。


而桃叶渡会出现波涛风浪、翻船溺人,并不奇怪,因为六朝时长江入海口离南京不远,台风海啸,海水沿长江倒灌,常使秦淮河泛滥成灾。在《南京城市规划志》中,可以看到一幅“史前时期古河道位置示意图”,距今两三万年前,南京地区水域的分布远远大于现代。


直到六朝时期,长江的入海口还近在京口(今镇江)、广陵(今扬州)一线。

秦淮河初称“龙藏浦”、“淮”、“淮水”、“小江”,直到唐代,才始见“秦淮”之名,这里也就统称为秦淮河了。

 

水西门新街口逸仙桥通济门一线以南被称为秦淮河河谷平原


距今三千多年前,秦淮河主流在鸡笼山、覆舟山一线被阻断,山南河道消失,山北形成玄武湖和金川河流域。凤台山与石头山之间的莫愁湖一带,遂成为秦淮河的入江口,而当时莫愁湖也还是长江的一部分。此后南京地区水系以清凉山、五台山、鼓楼一线为分水岭,形成南部的秦淮河水系和北部的金川河水系。

《点石斋画报》中秦淮河上很是热闹


现在的老城南部,水西门、新街口、浮桥、逸仙桥、瑞金新村、通济门一线以南,被称为秦淮河河谷平原。


而城市北部,大方巷、萨家湾、兴中门一线以北,许府巷、紫竹林、四平路一线以南,被称为金川河河谷平原。 


北宋以后秦淮河水枯逐渐变窄


六朝秦淮河面宽逾百米,也已被近年的考古发现所证实。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在老城南颜料坊地块的考古中,发现了秦淮河岸边一处古码头驳岸遗址,可以清晰地看出六朝至南唐的码头变迁状况。根据现场测量,六朝时期的两岸码头之间,相距约在一百米;隋唐时期的码头,单侧收窄约五米,烧结土的驳岸地面也较六朝稍低。而宋代的河面,据文献记载,则急剧收窄,仅剩四五十米。 


可见在南京地区,水面收缩、水位降低,是一个大趋势,而遭遇气候寒冷时期变化就更为明显。北宋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极寒时期。其时南京地区水位偏低,另有重要证据,就是玄武湖因枯水而严重淤塞,所以王安石于湖心开挖十字河泄水,即可进行围垦。


看不到“没命江南渡”的无常风波,桃叶的精魂也就难以为人理解,只落得与“秦淮八艳”一样以色媚人了。

 

 

扑朔迷离金川河

上世纪30年代的金川门


对于金川河,有一个普遍的误会,以为明都城金川门因金川河而得名,其实恰恰相反,金川河是因金川门而得名。


金川河正式得名甚晚原因就在于,金川河不像秦淮河那样是一条稳定的河流,其流域几经变化,并曾一度消失。清代人眼中的金川河,肯定不是六朝时的样子;而今人看到的金川河,又已不同于清代。 


金川河水域最早出现在距今二三万年以前


按今人的说法,金川河流域有两个源头,一支是清凉山及其余脉五台山、小仓山北麓之水,由南向北。清凉山虽然不高,但现代以来被作为南京城内的分水岭,其南水系归入秦淮河流域,其北水系则归入金川河流域。另一支就是玄武湖水,由东向西。


玄武湖与金川河关系密切,今人常将六朝时期玄武湖的入江水道称为金川河。


金川河水域的历史相当悠久。它最早出现,是在距今二三万年以前。一九八三年,地质钻探资料证实,当时的秦淮河古河道,有一支由淮清桥经大行宫、浮桥,过鸡笼山与覆舟山之间通玄武湖,经模范马路、福建路一带,在狮子山东侧汇入长江。


但是到三千多年前,秦淮河在鸡笼山与覆舟山之间被阻断,金川河下游便成了玄武湖的入江水道。 

金川河秋色


直至清末民国老地图仍未见“金川河”之名


从古代文献中看,最初得名的是金川河下游的靖安河,或称古漕河,始见于南宋年间。


据《景定建康志》卷十九载:“古漕河,一名靖安河,自靖安镇下缺口,取道入仪真新河,八十余里。”同书中所引南宋初年吴聿《靖安河记略》,叙长江至此波涛汹涌,“东南漕计,岁失于此者什一二”,严重地影响了北宋的漕粮运输。


为解决这一问题,“宣和六年,发运使卢公访其利病,得古漕河于靖安镇之下缺口,谓其取径道于青沙之夹江趋北岸,穿坍月港、繇港尾越北小江,入仪真新河,以抵新城下。往来之人,高枕安流八十余里,以易大江百有五十里之险,实为万世之利。役之始兴,扬子、六合、上元分治其所临之地”。


靖安河的疏浚,主要是为了官方的漕运安全,当时并没有把它与现金川河上游水域相联系,很可能上游与下游水域就没有贯通。此后方志文献,直到嘉靖《南畿志》,都是只有靖安河,不见金川河。

明代建造都城引起的重大水系变化之一,就是第一次将金川河流域包入城内。


 


寻找青溪运渎


“青溪九曲”曾经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吴小铁供图


很多人不知道,除了秦淮河,南京城里的青溪、运渎,在历史上的名气和地位也不容忽视。


然而,由于青溪和运渎水道在后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宋代以后的文献即语焉不详,对于它们的具体方位产生了多种说法。南京地方史专家薛冰先生经多方考证,进行了一次系统疏理。 


受青溪和运渎走向限制,台城中轴线歪了二十五度


通过近年考古发掘,六朝宫城台城的位置已经可以确定,东吴太初宫则位于台城西南。值得注意的是,台城的中心在大行宫一带,其中轴线并不是正南北方向,而是北偏东二十五度。


从《南京名胜古迹》中复原的古水道图可以清楚地看出,造成这个偏斜的原因,正是南京地区的水道走向。城东边的青溪和西边的运渎,既是都城的天然屏障,同时也限定了都城的外沿,而它们都是北偏东的走向。古代地图都把王朝都城画成正南北方向,可事实并非如此。根据目前考古结果,建康城的南垣,约在今白下路、建邺路一线,其西南角在今张府园一带。建康城的北面,东晋时与台城共用北墙,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才新立都城北垣,其方位大约在今珠江路与四牌楼之间。 

 

晚清民初户部街淮海路到铁汤池沿线大小池塘可能属于运渎故道

从晚清时的地图上可见,户部街一带水塘很多


运渎是人工运河,青溪也有一部分是人工运河。唐许嵩所撰《建康实录》卷二中,有一段涉及运渎、青溪、潮沟与城北堑四条水系的注文,是时代较早而较系统的叙述。据书中记载:赤乌三年(二四O)十二月,“使左台侍御史郗俭监凿城西南,自秦淮北抵仓城,名运渎。”


城北堑和潮沟也是东吴开凿的运河。潮沟北面有一条支流,经归善寺东面直通玄武湖,可以引湖水补充潮沟水量。这条支流的位置,只有一个可能,即今南京市政府所在之处。今市政府附近的武庙闸,仍为玄武湖与珍珠河之间的通道。城北堑水同样源自青溪,也是自东向西流,但它不在都城北墙外,而是从东北角进入都城,成为建康城北墙与台城北墙之间的水道。


在晚清至民国初年的地图上还可以看到,自户部街、淮海路到铁汤池一带,仍散列着多个大大小小的池塘。而从南向北,自今木料市、大香炉、明瓦廊到破布营、洪武路一线,正有一个明显的向东偏折,呈现出自南向东北的流向,与上述水道走向恰相吻合。所以研究者多认为这即是运渎故道的遗迹。 

 

运渎水道曾经建有六座桥唐代尚存


要想了解早已湮没的运渎水道,现在可以从六座桥上找线索。唐代人还能看到运渎上的这六座桥,自北向南依次是孝义桥、杨烈桥、西州桥、高晔桥、对禅灵渚渡的桥、新桥(旧名万岁桥)。


这六座桥中的关键节点,笔者以为有下列三处。


第一处是运渎的南端起点,也就是运渎与秦淮河交汇处。


第二处是运渎北端,与潮沟的交汇点,也就是孝义桥的位置。如上文所说,阊阖门与孝义桥的位置,很可能就在今洪武路、羊皮巷一带。


第三处就是位于西州城东南角的西州桥。西州桥的位置可以说至关重要,此桥位置倘能确定,则其南、北以至东、西各桥位置,都可以迎刃而解。


从青溪上七桥位置可见当年为何有“九曲”之说


建康城的东面,直接受到青溪的约束,每个城门出去,都需要经过青溪上的桥梁。《建康实录》记载溪上有七座桥。自北而南,依次是乐游苑东门桥、尹桥、鸡鸣桥、募士桥、菰首桥、青溪中桥、青溪大桥。

晚清时期竺桥附近水道图


前人说“九曲青溪”,应该说的是青溪的自然流域,即从钟山西至燕雀湖,到菰首桥,西北通募士桥,西南向四象桥,再转向淮青桥,这还只是大的曲折,其间小的曲折肯定更多。 

 

将青溪、运渎和秦淮河相连通的人工河对南京城市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由四象桥向西,经洪武路南端内桥、绒庄街北端鸽子桥连接西州桥的水道,相信也是人工开凿的运河。这一段运河工程量不大,而将青溪与运渎、秦淮相连通,无论从交通运输的角度,还是水源相互调剂的角度,好处都是很大的。后世将这一段称作运渎东源,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条水道的形成,对于南京城市形态有重要影响。建康都城南垣,南唐宫城南垣,都是以秦淮中支为护龙河,秦淮中支实际成为宫城区与市民区之间的界河。秦淮中支北侧形成了重要的东西干道,即今白下路、建邺路一线,也一直被作为上元、江宁两县的分界。



杨吴城濠的来龙去脉


开头讲的朱自清那篇著名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就提及大中桥到复成桥之间的河道,这其实误导了许多人,因为此河道严格来说并不属于内秦淮河,而是1100年前的杨吴时期围绕南唐都城人工开凿的护城河——杨吴城濠的一段。搞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就会明白为什么明明身处平缓之地的“十里秦淮”却在城里弯折成个“V”字形。

 晚清时期英国人托马斯·阿罗姆笔下的长干桥

南唐金陵城第一次将秦淮河南岸包容在内


后人说起南唐金陵城,大都注意到它“始东南跨淮水”。南唐金陵城改变了六朝都城以秦淮河下游为外郭的格局,第一次将秦淮河南岸(今门西、门东)的稠密居民区与繁华商业区包容在内,初步形成了涵括政治军事和民生经济的城、市的统一体。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如今南唐宫城已无迹可寻,明确的地标只有一个内桥,因正对宫城南门而得名。内桥南北跨秦淮中支,在南唐名虹桥,北宋改建称蔡公桥,南宋以南唐旧宫作为行宫,又改名天津桥。

内桥近影 李欣摄  


据明万历年间《客座赘语》记载,内桥以北的卢妃巷(今洪武路南段)一线,正是南唐宫城的中轴线。宫城开东、南、西三门,无北门,城外四面都有城濠(旧称护龙河)环绕,宫城内也有河道相通。洪武路南段正当古运渎向东曲折处,遗留水道池塘不少,这些河道应该就是在此基础上加以调理而成,其水源主要来自秦淮中支。


由此可见,南唐宫城南垣设定于此,不但可以利用秦淮中支作为南面护龙河,同时作为东、西护龙河的水源,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水、陆交通干道。过内桥向南可直达都城南门。

今珠江路东端的竺桥。该桥始建于南唐,当年杨吴北城濠东起于此地 高松摄


东虹桥即今四象桥,由此北向至娃娃桥,应即南唐东面护龙河水道走向,而娃娃桥很可能就是宫城东门外的桥。西虹桥即今羊市桥,在鸽子桥北。旧有羊市桥路,1930年拓并入建邺路,即木料市至珠宝廊的一段。宫城西门外理应也有桥,以娃娃桥相衡量,当在今张府园一带。


都城东南北三面城濠都是改变了既有水系的新水道

秦淮河水自东而来,到上水门分为两支,一支进入城内,即“十里秦淮”,也被称为“内秦淮河”;一支沿城外南行,随城墙转折向西,经南门(今中华门)外,直入长江,成为东面城垣南段及南面城垣的护城河。


《至正金陵新志》卷四中说得很明白,这一段城濠是人工开凿的运河:“长干桥,在城南门外。五代杨溥城金陵,凿濠引秦淮绕城。”因有此河相隔,所以南门外必须修造桥梁以便通行,也就是今天的长干桥。


上水门的设置,是南唐建城时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浩浩荡荡而来的秦淮河,此门起到分流与管束的作用,一方面利于将城内的河道束窄,一方面也为城外的护濠提供了水源。而到了战争时期,上水门又是防止敌军顺流直入城中的一道关口。南唐时秦淮河流量甚大,所以最初上水门很宽。到了北宋后期,因为极寒气候所导致的水位降低,也因为防守抵御北方金、元侵略军的需要,上水门遂被砌窄。这也加剧了城内秦淮河河道的收窄。

今长干桥位于中华门外


杨吴城濠上的竺桥,可能就是六朝青溪的募士桥。竺桥到上水门这一段水道,也就相当于六朝建康城东面的青溪,所以应该是利用了自然形成的青溪故道,但也做了清淤与整理的工作。这一段青溪水道的拉直,很可能就是在此时才最后完成的。后人往往将这一段水道归入杨吴所开凿的运河,也称杨吴东城濠。而沿竺桥向西,直到乌龙潭东的北面城濠,则完全是杨吴所开凿的运河。


北城濠水的流向,不能简单地说是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


北面开凿运河位置的选择,是为了西段城垣可以利用“石头冈阜之脊”,城外又可以乌龙潭为护濠。杨吴城濠的水源,除了东面来的青溪水,还有北面的城北堑和潮沟遗存,珍珠河水在浮桥处汇入,进香河水在莲花桥处汇入。


所以,说到杨吴北城濠水的流向,不能简单地说是自东向西或自西向东,而应是双向都有。清代中期,今广州路一线仍属低洼湿地。在20世纪初的地图上,自乌龙潭经五台山北麓到北门桥之间的水道,仍是贯通的。


“十里秦淮”并非人工运河,为何会突然弯折成个“V”


南京城里的 “十里秦淮”是游人常去的著名景点,但大概很少有人想过,“十里秦淮”为什么会弯折成个“V”字形?要知道,自然形成的河流,在地势平缓的情况下,是很难形成小于直角的锐角转折的。秦淮河已经被确定不是人工运河,怎么会形成这样尖锐的曲折呢?是什么样的力量能使河水如此急剧地转向?


这主要仍是大自然的力量,但也受到人类活动的一定影响。


远古时期,秦淮河由东面浩浩荡荡而来,从赤石矶的北端,今白鹭洲公园一带进入南京城区,继续西行,直抵凤台山下,因受到凤台山一线丘陵的阻挡,只能转而北行入江,凤台山下便已隐藏着一个弯折。在秦淮河河谷平原的淤积形成过程中,河水遇阻转折处的泥沙沉积量会更大,成陆也更快。秦淮河西五华里的东南—西北走向,由此成形。


南唐建金陵城时,对水道更是充分利用。城西以长江为护城河,城北的西段以乌龙潭为护城河,城东也部分利用了青溪故道,最令人注目的则是老城南的布局,让十里秦淮正好串连起金陵城的东、南、西三座城门。上水门的位置应在东门的南侧,这一点并无疑问,但六朝时秦淮河是经今白鹭洲公园一带西行,水面广阔,城墙上倘留有这样大的敞口,自不利于防守。所以在修城墙的时候,必然要改变秦淮河的水道,强使其继续北行,转为这一段东墙外的城濠,直至上水门入城。


这一段城墙因为建在原来的水道上,所以下部都用巨大青石砌成很深的基础,以防被水冲激浸蚀而毁坏。无论是南唐始建还是经过明初改建,今天从白鹭洲公园里可以看到的这一段城墙,其坚固仍为人们所赞叹。


北宋时期的极寒枯水,使城内秦淮河河道急剧收窄,白鹭洲公园南部、西部的水面渐成沼泽以至陆地,将湖面与秦淮河分隔开,十里秦淮最终形成了如今这样一个曲折的流向。 

本文选编自即将出版的《格致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来源:薛冰撰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