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切除肠癌肝转移?不要怕!

 wxyi2017 2017-02-26
邢宝才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肝胆外一科主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外科教研室主任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内容提要:
据统计,约50%的结直肠癌患者会在病程中出现肝脏转移,肝转移的治疗情况直接决定患者预后。目前,肝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CRLM)唯一可能治愈的方法,一半以上患者可以存活超过5年,预后远优于单纯全身化疗。但初始可切除的病人只占15~20%。因此,如何将初始不可切除CRLM 转化为可切除,提高可切除患者的比例,是提高CRLM治疗效果的关键,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主要针对目前CRLM转化治疗的相关策略和大家进行分享。

全身转化治疗
对于
初始不可切除的 CRLM,非手术的治疗中位生存只有不到 24 个月,如果可以转化为可切除并进 行手术,患者 5 年生存率可以达到 33%。因此如何能够获取更高的反应率,使更多患者获得手术机会,是提高初始不可切除CRLM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而在转化治疗方案选择上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1) 方案的有效性应该足够强;2) 达到可切除的速度 应足够快;3) 化疗方案安全性应足够高,不良反应可 耐受;4) 方案能够带给患者的生存获益最大。早期 在 5-Fu 时代,只有不到 10%的初始不可切除患者可以通过化疗转化为可切除。后期随着化疗药物 (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及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和 贝伐单抗)的临床应用,通过使用 mFOLFOX6(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或 FOLFIRI(伊立替康+氟 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可以将反应率提高到60%~70%。近来 FOLFOXIRI 方案(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靶向药物进行转化治疗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强有力的化疗可以获得更高的反应率及转化率。 2014 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一项III 期的 RCT 临床研究证实,对比 FOLFIRI 联合贝伐,FOLFOXIRI 联合贝伐组的 ORR(客观缓解率) 显著提高,PFS、OS 显著延长。另一项关于三药转化性治疗的研究将FOLFOXIRI 联合贝伐与 mFOLFOX6 联合贝伐治疗不可切除的CRLM 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 FOLFOXIRI 联合贝伐组的 ORR 为 81%,而 mFOLFOX6 联合贝伐组的 ORR 仅为 62%。基于上述研究可以看到,三药(FOLFOXIRI)联合贝伐单抗与两(FOLFOX/FOLFIRI)联合贝伐单抗相比,有效率、转化率明显提高。尽管三药组白细胞减少、腹泻、末梢神经炎等不良反应有所增加,但III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无差异。因此,在身体状况允许的 条件下,对于一些潜在可切除的患者,可以选择有效 率更高的三药方案,并每 2-4 周期对肝转移进行评价。2012 年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共识中指出,术前化疗后应根据肿瘤的不同反应情况分类处理:1)肿瘤部分缓解(PR)且可切除:及时手术;2)肿瘤部分 解(PR)但仍然不可切除:继续原方案化疗;3)肿瘤维持稳定(SD):继续原方案化疗,4 个月后如仍然维持 SD,应考虑二线方案;4)肿瘤进展(PD):可考虑二线 方案。

全身转化治疗一线方案选择
转化
治疗一线方案如何选择一直存在争议,尤其是对于RAS野生型的患者。各项针对靶向药物的头对头研究由于终点不同 ,二线治疗方案有差异 ,联合化疗方案的不同(80405研究中,化疗方案以FOLFOX方案为主),导致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但实际上针对转化治疗,我们最关注的的就是肿瘤客观缓解率(ORR)。80405研究的结果似乎给大家长久以来Bev及Cet之争一个答案,即一线选择Bev或Cet均可。但亚组分析显示,对于RAS野生型患者,使用Cet其ORR率还是明显占优。近期一项META分析纳入3项对比靶向药物的研究:FIRE-3、PEAK、80405,结果显示,对于RAS野生型患者一线应用抗EGFR联合化疗,ORR和OS有显著获益。而一线使用抗EGFR抵抗,能使VEGF上调,从而使治疗微环境更加有利于二线抗VEGF的治疗 。另外,一线抗EGFR带来更高的EST(早期退缩)及DpR(最大达缓解深度),利于转化。我们必须明确,选择最有效的靶向药物,达到切除目标的机会越大,患者获益越大; 若冒险在一线选择有效率低的药物,二线再用效果好的药物获益小。 因此,对于RAS野生型患者,一线选择2药联合Cet为最佳选择,当然根据临床情况(经济等)2药或3药±Bev也可考虑。而对于RAS突变患者,根据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可选择2药或3药±Bev的方案。
那么与靶向联合的最佳化疗药物配伍是什么?这也是一直困扰广大肿瘤医生的问题。在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中,以不同的化疗方案(FOLFOX/FOLFIRI)为骨架,荟萃分析了不同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对于Anti-EGFR,联合伊立替康显著延长OS及PFS,优于联合奥沙利铂 ;若要使用Cet+奥沙利铂,则一定要注意的是氟尿嘧啶给药方式引起的效果差异:静脉泵入(bolus)优于推注(infusion)/口服卡培他滨。而对于Anti-VEGF,联合奥沙利铂及伊立替康均有获益, Anti-VEGF联合伊立替康稍优于奥沙利铂(但没有显著差异)。


肝动脉灌注化疗 (HAI)
由于
较高的肝内药物浓度以及相比于全身化疗更高的反应率,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HAI)逐渐成为治疗初始不可切除 CRLM 的一 项有效治疗手段。早期的I期、II期临床研究显示, HAI 与全身化疗的联合应用治疗 CRLM 的有效率大 约为 52%~75%;转化率可达到 47%。近期来自斯隆凯瑟琳癌症纪念医院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入组患者中的65%属于二线或三线治疗,通过肝动脉灌注5-Fu 及全身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贝伐单抗,总的 反应率达到 76%,约 47%的初始不可切除的患者转化 为可切除,中位生存期达到了 38 个月。而随着药物治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全身化疗药物被应用在了HAI的尝试中。由Adam教授发起的一项欧洲多中心II期研究(OPTILIV)中,入组患者全部接受过多线的全身治疗,通过动脉灌注3药(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Fu)联合全身Cet,有29.7%的患者转化为可切除,切除后中位生存期达35.2 月。而股动脉持续泵入的给药模式减少了置泵的创伤及并发症,应用更加方便。
近期一项日本学者的研究,从机制上阐述了对于全身化疗抵抗的患者使用HAI治疗有效的原因。10名接受全身治疗失败的患者接受了HAI,仍有3名患者达到了部分缓解,8名患者一般状态得到改善。基于此,学者们将HCT-116结肠癌细胞放入0.1ng/ml浓度的5-FU培养基进行培养,筛选出对于5-Fu抵抗的细胞系(R-line)。随后将正常HCT116结肠癌细胞系(S-line)和R-line分别暴露在不同浓度梯度5-Fu24孔板中进行培养,以Annexin-V-FLUOS staining Ki观察细胞死亡比率。结果发现两者都随着5-Fu浓度升高出现死亡率升高,但S-line比R-line死亡率更高。因此学者们认为,一线HAI治疗,其有效率会比接受全身化疗失败再接受HAI治疗效果更佳;由于HAI肝脏局部给药浓度高,接受全身化疗失败的患者再接受HAI仍然有效。

因此HAI做为全身治疗失败后的有力补充,仍然可获得较高的反应率和切除率。所以 HAI 成为不可切除 CRLM 的重要选择,尤其对于肝转移负荷大且无肝外转移、或一线转化治疗失败的患者。未来仍需要大规模的 RCT 研究,来为 HAI 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

临床治疗流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