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二)鲁国那些事

 金色年华554 2017-02-26

春秋时期的鲁国一直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自从曹刿论战击败齐桓公后,鲁国在春秋历史上更多是个被其他诸侯欺负的角色,尤其是来自邻居齐国的骚扰。同时鲁国内部也是矛盾不断,其国君也在春秋诸侯之中属于没有权利和地位的。这种奇特的现象在鲁国是如何形成的,鲁国国君又做过何等努力?至圣先师孔子在周游列国之前又有哪些故事和经历,儒家思想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孔老夫子和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尤其是汉武帝在董仲舒的忽悠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儒家思想发扬光大,再加上明清八股取士时就知道看四书五经,搞的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些如果你做不到仁义礼智孝就不是人一样的感觉,甚至直到今天我们还被家长们教育什么“父母在,不远行”云云。其实孔夫子也不容易,因为后世有着太多太多强行扣在他头上的帽子,什么以德报怨,言必信行必果等都不是人家孔夫子说的,甚至是孔子反对的。后世很多人还经常因为一些不是人家孔夫子说的话而把孔子骂的一文不值,甚至连人家祖坟都刨了。

好吧,平心而论,我也是从小在“孔孟之乡”长大,受到了很多不知道是对是错的“儒家思想”的教育,以至于我对孔圣人没啥好感。但是我们谈春秋,不说孔子确实说不过去,那么咱们就从他的国家鲁国说起。

个人感觉,春秋时期的鲁国故事,可说可不说。因为鲁国撑死算个二流国家,不但在国力上被齐秦晋楚四大强国甩出十几条街,论对于历史的贡献连郑国这种墙头草都比不上,更不要说以后会提到的吴越等新霸主。如果根据历史记载总结鲁国历史,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晋国快来帮忙呀,齐国人又来欺负我了!其他的都是什么内乱,参加会盟(谁组织的会盟都去,出勤率极高),对国际事务品头论足等等。但是为啥要说他们呢,两个原因,第一是出了个孔圣人,第二是出了个左丘明。俩人都有一个共同职业:作家,还写了两本著名的书《春秋》和《左传》,更要命的是其他诸侯国的人不热衷于记载历史。因此后世研究春秋历史,包括太史公司马迁,很多时候都要从这俩鲁国人的书里找当时的记录,而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也没有什么书,很多事情都是口口相传,自然身边的事情知道的多一些。所以鲁国那些鸡毛蒜皮的破事情写的巨多巨详细,你不可能把鲁国历史视而不见。所以,还是简单说几句吧。

前面提到过,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而且掌管礼数,本事不大地位不小,还拥有泰山之利。所以春秋初期,鲁国还是被人高看一眼,郑庄公找的第一个朋友就是鲁隐公,而且那时候鲁国跟齐国关系还不错,三家还小小的称霸中原了几年。然而后面的鲁桓公就没这么牛了,自己来路不清不楚,最后死得不明不白,篡权当政,却被齐襄公抢了媳妇,还窝囊的死在了齐国。到他儿子鲁庄公时代,鲁国就有点撑不住了。但是他们运气不错,先是乡巴佬曹刿帮他一鼓作气摆平了齐桓公,然后贴身侍卫曹沫提刀子逼着齐桓公还了土地。加上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不好意思拿鲁国出气,因此鲁庄公也算是个鲁国的太平国君吧,鲁国从而消停了几十年。

鲁庄公去世之后,鲁国的好日子就过到头了,历任鲁国国君开始了内忧外患的生活。先看看外患,从齐桓公的儿子齐孝公开始,齐国的国君就没几个在家好好过日子的。咱先不说那热爱武力的齐庄公齐景公兄弟俩,就连个敢公然笑话晋国大臣的齐顷公,也会在哪天不高兴的时候发兵把鲁国揍一顿,还引发了那场“鞍之战”。鲁国地处齐国南部,晋国东部,楚国北部,这三个国家鲁国谁也惹不起,所以基本上他们称霸会盟的时候,鲁国国君都要在场。就迟到了两次:一次是彭衙之战后鲁文公没有及时拜访晋襄公,另一次是鲁宣公在赵盾的最后一次会盟中没有按时到达,结果两次都被晋国人直接从盟会上轰了出来,别人在屋里开会,鲁国国君在门口蹲着写检查,就这地位。后来鲁国终于找到一个靠谱的大腿,就是轰他们出来两次的晋国,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有了共同的敌人:齐国。后来各国弭兵不打了,晋大腿也慢慢开始变细了,鲁国难得硬气了一把,在公元前532年把邻居小国莒国打了一顿。没想到晋国正好想找个机会树立一下威风,晋昭公在六卿的唆使之下,拉上齐景公和许多中原诸侯们针对鲁国搞了一个“平丘之盟”,来声讨鲁国不热爱和平的错误举动。虽然鲁国心里不服,晋国也没那么可怕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而且齐景公也不是好惹的,于是鲁国选择了沉默。

再说说内忧,鲁庄公去世后,交代了自己的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和季友好好辅佐新君从而复兴鲁国。没想到聪明的季友为了更好的稳固新君位子,错误的杀死了叔牙,后来庆父又发生叛乱,幸好季友还是成功解决了鲁国内乱。但是从那时候起,鲁国的政权就渐渐落入了庆父,叔牙和季友的后人手中,分别称为孟氏,叔孙氏,季氏。由于这三个人都是鲁桓公的儿子,人们将他们三家成为“三桓”。从某种程度上说,鲁国早早的进入了类似晋国晚期的“六卿执政”模式。三桓子孙轮流坐庄,鲁国国君就是个行政代表,没啥权利。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二)鲁国那些事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国国君在三桓势力的阴影下生活了一百多年,终于受不了这口恶气,在鲁昭公时期爆发了。这鲁昭公就是敢得罪晋国出兵伐莒,结果被当成反面典型在平丘会盟上批判的那位。在外面受气已经够了憋屈,鲁昭公回到国内也不爽。当时的掌权大臣是季氏的季孙意如,从来不把鲁昭王放在眼里,跋扈不臣,还把国内的大臣们都得罪光了,尤其是跟叔孙氏矛盾很深。不但如此,季孙意如竟然在一次季氏的祭祀活动中,把鲁国的国家舞蹈队搬到自己家里,用了“八佾”之礼。按照当时的规矩,只有周天子和掌管礼数的鲁国国君祭祀时可以用“八佾”,其他诸侯国只能“六佾”,士大夫祭祀只能用“四佾”。所以,当孔子听到这件事后,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叹:“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既然季氏变成了全民公敌,那么公室代表鲁昭公就有了替天行道的想法。公元前517年,他在大臣们的建议下,突然发兵攻打季孙意如的府邸。季孙意如权倾朝野几十年,手下也是兵强马壮,但是人家鲁昭公毕竟是你上司,加上这次鲁昭公带来的人还不少,就想认个怂道个歉完了,以后自己低调点,各退一步尽弃前嫌。可是鲁昭公却在大臣的鼓动下非要致季孙意如于死地,还派人去找季氏的老对头叔孙氏来帮忙。当时叔孙氏掌门叔孙婼不在家,他的家臣们还是挺清醒的,他们知道,三桓之间虽然有矛盾,但在国君面前却是唇齿相依,万一鲁昭公灭了季氏,下一个就是叔孙氏和孟氏了。于是叔孙氏不但没有帮助鲁昭公,反而帮助季孙意如对抗鲁昭公。鲁昭公一看大势已去,不得不逃出去避难了。

鲁昭公的逃难地点是齐国,因为临淄距离鲁国比较近,而且这也不是讲究过去恩怨的时候。齐景公倒是很给面子,二话没说就出兵帮他出气,很快就打下了郓城,让鲁昭公起码在鲁国有个住处,并且表示要亲自送鲁昭公回国。季孙意如迅速采取行动,买通了齐景公的手下,使他放弃了亲自护送鲁昭公回鲁国都城的念头。这样一来,鲁昭公的回家之路就变的一波三折,最终也没回成。看着鲁昭公太可怜了,晋国也想插一手,当然,他们也是在变相的跟齐国掰腕子。季孙意如再次用金钱解决问题,买通了当时晋国掌权的士鞅,使得晋国也没有实质性的行动。稳住了两个大国,季孙意如一不做二不休,出兵郓城又把鲁昭公赶到了齐国。鲁昭公在齐国过的不开心啊,因为齐景公越来越不拿他当回事(这是多正常的事,逃难的国王赖人家这里不走,哪还指望好脸色),还曾经酒后羞辱过他。鲁昭王不爽,搬家去了晋国,却连晋国国君的面都没见着。没办法,鲁昭公只好又搬回了齐国,齐景公倒不是不欢迎,但是直接给他降了一级称呼,鲁昭公又折腾回了晋国……反正最终也没能再回鲁国。直到公元前510年,折腾了一辈子的鲁昭公终于折腾不动了,客死他乡,结束了他勇敢而又窝囊的一生。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二)鲁国那些事

下一个站出来跟三桓作对的,不再是国君,而是家臣。季孙意如去世后,季氏家臣阳虎篡夺季氏权利,软禁季氏继承人季孙斯,掌握了鲁国的执政大权。阳虎还联合晋国,公然与齐国作对,使得齐鲁之间战端再起。与此同时,阳虎为了巩固自己对鲁国的统治,准备出手干掉三桓势力。但是季孙斯和孟氏家族联起手来共同努力,挫败了阳虎的阴谋,最终阳虎不得不出逃晋国,成为了赵鞅的手下。阳虎在鲁国执政期间,由于来路不正,加上他引发的连年征战,鲁国人民都不怎么喜欢他。但是,有个人却没有经受住他的质问和诱惑,不但帮他出主意,还为他做了官,这位有个性的老先生,就是我们的至圣先师,孔夫子。

孔夫子的故事很多很多,当然很多也是传说,至今没搞明白的也有不少。比如,孔子是怎么出生的?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这个好日子正在挑战着今天的教师节),他爹叔梁纥在六十六岁高龄与一位颜氏小姑娘“野合”后怀上了孔子。我们在佩服叔梁纥老先生的战斗力和繁殖能力的同时,也对这个野合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往好处说吧,两个人起码不是符合礼数的生活在一起。别管怎么合吧,反正俩人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生了一个脑袋有点畸形(有点凹进去),但是长大了有一米九大个子在当时还算帅哥的一个圣人。

圣人一般会成熟的早一点,孔子也不例外。他十几岁就开始参加工作,同时也痴迷于研究礼数,顺便点评一下当时的国计民生,慢慢的在当时鲁国的评论界和思想界混出了一点名声。后来鲁昭公讨伐季孙意如失败,自己跑到齐国去避难,孔子因为骂了人家季孙意如“是可忍,孰不可忍”,自然没法在他们的统治下生活,于是也跑去了齐国。孔子在齐国的地位可比鲁昭公高多了,齐景公将其奉为上宾,还拉上晏婴一起请教孔子治国之策。孔子为他献出了那条流传千古的治国方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各自干好各自的活,有各自的样子,天下就太平了。齐景公一听,原来还有这么好的主意,于是没事就喜欢找孔子拉拉家常,谈谈治国。晏婴不太喜欢孔子,告诉齐景公这都是些务虚的东西,听听可以,别拿着当回事。齐景公还是更加信赖晏婴,对孔子也就没那么热情了。孔子很受伤啊,待在齐国也没啥意思了,于是就回老家鲁国了。

回去以后,孔子开始办两件事。一是写书,后世著名的六经《诗经》《春秋》等大作都从那时候开始的。二是带徒弟,那些著名的七十八贤弟子,什么颜回,子贡,冉求,卜商等都开始陆陆续续投奔孔夫子门下。其他的弟子咱们就不再说了,光是语文课本里的“子曰:某某如何,某某如何……”就提到很多次,只是这个卜商后面还会提到,因为他的存在,中原出现了一个新的霸主。

孔子这时候可没有看破红尘,像鬼谷子,张三丰等人一样隐居,不问世事。他只是没有机会而已,尤其是他那颗想为社会做贡献的热心可从没停止过,否则他老人家也不会主张“学而优则仕”。于是,那个人见人骂的阳虎给了他机会,请他出来做官。开始孔子还装清高,说自己不与阳虎之流为伍,没想到阳虎给他家送了几块肉,孔子知道后就不再矜持了,于是出仕做官。后来阳虎倒台,孔子的仕途却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在其五十六岁的时候,到达了其仕途的最高峰,被鲁定公任命为鲁国的国相。令人意外的是,给人印象一直很和蔼的孔子,一当上国相就杀了一位经常说他坏话的士大夫少正卯,说他妖言惑众,这件事也为孔子留下了很多的争议。但是总体而言,孔子在国相的岗位上还是做了一些贡献的,然而他的工作却引起了齐景公的不安,他担心孔子会让鲁国强大,从而对齐国造成威胁。于是齐国送了一个庞大的美女歌舞团,给到鲁国三桓之首,实际掌权者季孙斯,让他天天沉迷在歌舞美女中。孔子一看统治者不务正业,于是心灰意冷,辞职不干了,从而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生活。熟悉又陌生的春秋战国(二十二)鲁国那些事

孔子的周游列国,确实是在信念和坚持的支撑下实现的,其难度远大于当年重耳的流浪史。当时中原各国之间还是有一些相互的摩擦和侵扰,而且儒家思想毕竟不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尽管有一些国君,例如楚昭王等,还是热情接纳了孔子,但孔子最终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用儒家思想治国。公元前479年,至圣先师孔子离开人世。当他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说出了那句耳熟能详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相信,无论后世如何评价,赞扬和批判孔子,我们都不能否定他对后世的影响和贡献。尤其是他对于“礼”和“仁”的诠释,体现出他对外界秩序和内心修为的见解,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

孔子去世后,春秋时代也就进入了晚期。春秋的历史,基本上就是晋楚两个大国争霸的历史。弭兵之后,晋国衰弱,甚至发生内乱,齐国虽然中兴,但是也只是齐景公统治下的昙花一现。那么,弭兵之后的楚国,又在做什么?(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